区块链近期迎来了一波“刷屏”热潮,这既体现了人们对区块链赋能各行各业的遐想,也对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充满期待。“区块链+”,如何释放力量?新一代基础设施质量日益提高。“当前,以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和建设科技强国的新引擎。”日前召开的上海市数字经济创新峰会上,上海市科委巡视员季晓烨这样表示。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有望赋能各行各业,甚至带来颠覆性变革。“区块链可以成为新一代的信息基础设施。”中国区块链应用研究中心理事长郭宇航表示,5G和物联网的逐步普及将带来全社会数据量的几何级数增长,这将导致诸多矛盾阻碍区块链发展。数字经济。“在可见的技术方案中,区块链技术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减少数字世界的摩擦。”作为国内较早涉足区块链的企业,火币集团创始人李林也认为,区块链是一种在数字经济中提升协作、增强信任、降低时间和人力成本,促进全人类繁荣发展的技术。生命之行。从泛金融,到智慧城市建设,再到车联网,“区块链+”在助推行业发展方面已经开始展现出不俗的实力。早在去年4月,北京慕合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就与工信部所属机构联合成立了“大数据价值研究中心”,深入挖掘“区块链+大数据”的潜力。如今,研究成果已应用于“保险智能定损理赔”、“保险大数据风控”等保险科技产品和服务。工信部信息中心发布的《2018年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表明,区块链正在成为全球科技发展的前沿。随着“区块链+”的潜力向世界展露,各国争先恐后地挤入赛道,而我国目前正走在赛道的前列。2016年发布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将区块链技术列为战略前沿技术。去年6月,工信部印发,继续鼓励区块链等新兴前沿技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应用研究和探索。“中国的区块链应用处于世界先进水平。”郭宇航判断,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票据领域已经有多个落地案例,与国外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上半年,百强全球区块链企业发明专利企业中,中国占比高达67%,数字化转型深入、企业对高效诚信的诉求、政府的高度支持是推动区块链发展的关键中国区块链市场国际数据公司发布的中国区块链市场预测,未来三年区块链市场强劲增长态势将持续,2018-2022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78.3%。技术和应用创新发展依然不容忽视,“共识机制”等区块链核心创新最为突出只是“进口”,原创性相对不足。相比技术属性,国产区块链的金融属性更为突出。释放潜力仍然需要努力。“现在的区块链技术类似于20年前的互联网技术。”金融分析师肖磊认为,看待区块链技术,既不能高估短期影响,也不能低估长期产业变革的重要作用。可以预期,区块链技术将有助于改善经济运行。提高效率,促进标准化,解决各部门之间信息无法认证的问题;社会信息化、数字化程度将大大提高,“我爸就是我爸”等千奇百怪的证明将成为历史;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提高安全性但受制于硬件、理念等制约,区块链技术短期内很难快速将某个行业推上顶峰。郭宇航坦言,区块链在实验室中表现不错,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缺乏吸引力,这也是区块链至今饱受争议的原因。国产区块链技术在性能、可扩展性、隐私、安全等维度仍需突破,以满足未来大规模系统应用的需求。鼓励共识、密码、分布式通信和存储等领域的基础研究,拓展行业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李林认为,区块链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充分融合,可以为实体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