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无处不在的今天,网络欺诈依然高发。当前,利用“新冠”等热词钓鱼、传播恶意程序等安全事件不断增多,而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加速发展,拓展了互联网发展空间。网络安全产业,使网络基础设施成为攻守兼备的重要阵地。在前不久举行的2020中国网络安全产业高峰论坛上,工信部副部长刘烈宏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出台多项重大政策,如《5G安全指引》尽快推动提高网络安全在新基建中的比重。比较。新基建需要新安全,新基建安全保障对运营商来说势在必行。在这个充满未知数的新安全战场上,运营商正依托云网融合的优势,筑起“安全堤坝”,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和其他技术增强网络安全性。新旧网络安全形势严峻网络安全通常是“旧”事件和“新”事件的混合体。年底是网络诈骗的高发期。在“老”事件中,诈骗手法不断更新。在我国,受疫情影响,在线教育、在线支付等网络应用快速增长,一些不法分子趁机实施网络诈骗。近日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度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手机赔案”共收到手机诈骗举报1561起,其中报案理赔776起,涉案金额778.9万元元。损失10037元。在“新”事件方面,随着新基础设施的不断增多,攻击者频繁对网络基础设施发起网络攻击。《2020年全球DNS威胁报告》的数据显示,2020年,各行各业的组织今年平均遭受9.5次DNS攻击,平均损失高达92万美元。中国工程院院士吴鹤权指出,由于“新基建”的广泛应用和深入渗透,一些安全隐患也相应增加。多位安全专家预测,2021年钓鱼诈骗、勒索软件等攻击数量将增加,这些威胁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效,2021年不会改变。云网融合为新型网络安全打下坚实基础基础设施。新基建的核心是数据和算力,严重依赖计算机、网络等资源。基于此,构建新一代云网融合的智能防御体系,以适应新的安全威胁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方面,运营商走在了前列。中国电信始终将网络信息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并将其作为5G建设的核心要素进行布局。在云网融合安全方面,中国电信立足运营商网络安全优势推出“云迪”系列产品,在DDoS攻击防护、网站安全、域名安全、防-钓鱼诈骗:其中DDoS防护能力超过5000G。目前,中国电信已利用云迪平台为全国200多个政务、医疗卫生、教育、公共服务等部门免费提供网络攻击监控、网站监控、应急服务等服务。针对云安全,中国电信构建了全方位的立体“防护盾”。除了打造“端网云一体化”、全天候监控、强大的端到端安全能力、全球领先的安全网络外,中国电信还推出量子盾运营,提供量子安全云为数百个城市和企业提供量子安全网络服务。中国移动积极打造和云安全能力体系,提供从准备阶段到保障阶段、汇总阶段的全流程再保险服务。同时,全网+省级联动模式,实现攻击“一点发现,全网治理”,为网络安全贡献力量。授权。中国联通自主研发沃云,大大提高了数据、设备、网络等方面的安全性。据悉,新发布的新沃云6提供多达76项监控性能指标,支持实时告警信息,为客户的安全应用保驾护航。为网络安全保驾护航,需要多管齐下。随着新基建的不断加码,信息安全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浪潮。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十三五”期间,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20年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700亿元,比2015年翻一番,增速全球领先。在政策支持和市场完善两个轮子的推动下,运营商在网络安全方面的努力既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课题,也是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不过,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所长魏亮看来,虽然运营商在探索以安全服务形式输出安全能力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已经也对运营商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挑战。这就需要运营商不断探索网络安全创新模式,夯实安全防御能力。一方面,依托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安全技术迭代创新、智能化升级,为网络安全赋能。另一方面,运营商要在人才、设备等关键环节联合产业力量协同创新,构建相互协同、相互支撑的网络安全产业生态。在11月举办的2020天翼智能生态博览会上,中国电信与量子安全通信领先企业国盾量子成立中国电信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聚焦量子技术,提前布局量子安全产业。当然,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和网络安全队伍的建设仍然是电信行业安全发展的重中之重。近年来,运营商不断组织攻防演练和攻防比赛,以战代训,以提高我国网络安全水平。人才综合实力。在这个硝烟弥漫的网络安全战场上,三大运营商坚持创新驱动、加强协同、打造强大的安全队伍,必将加速网络安全产业迈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新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