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三星、华为荣耀手机推出最新全面屏方案。三星将这种在屏幕左上角开孔的方案称为“黑瞳全面屏”,华为荣耀称之为“吸睛全面屏”。虽然叫法不同,但这种屏幕显示技术属于“打孔屏”的范畴。自从2018年秋季iPhoneX上的“刘海屏”大行其道后,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探索能够尽可能提高手机屏占比的“异形屏”。也属于改良版的“刘海屏”。vivoNEX、荣耀Magic2和小米Mix3向外界展示了正面全面屏的全面屏设计;三星GalaxyA2s和荣耀V20通过不断优化,将“异形屏”对用户的视觉影响降到最低。可以预计,明年在屏幕技术没有跨代创新的情况下,手机外形将延续这两种设计,传统18:9比例的全面屏手机保留上而下“额头”会越来越少。不过,与广受好评的机械机制全面屏设计相比,三星和荣耀此次推出的打孔屏设计可谓喜忧参半。让我们来看看未来手机的全面屏技术会如何发展。打孔屏设计,成熟妥协“打孔屏”是刘海屏的优化版,最大的优势就是面积小,屏占比高。而且与正面无开孔机械结构的全面屏设计相比,“打孔屏”设计的机身结构与“刘海屏”相比变化不大,设计成本和耐用性都有保障。虽然“打孔屏”有很多好处和创新,但一经发布就吸引了众多媒体和消费者的关注。然而,当我们看到采用“打孔屏”设计的GalaxyA8s时,才意识到现实是多么的骨感。悬浮在左上角的摄像头在黑色界面下还能和机身保持一致,但是切换到白色界面后就显得非常突兀了。由于屏幕左上角开孔,显示面板采用了非对称设计。一旦用户使用了屏幕旋转功能,旋转后的屏幕看起来会更加怪异。虽然从天而降的“打孔屏”让屏幕覆盖面积变得极小,但依然没能解决之前刘海屏和水滴屏的弊端——遮挡屏幕显示内容。对于这种情况,有网友认为“美人尖和水滴屏更和谐”,魅族创始人黄章甚至公开表示,“大家看到的挖孔屏‘真机’只是厂商或网友争相第一个更漂亮。PS修图,真实手机永远不会像效果图或大家想象的那么好。打孔屏只是一个过客,全面屏技术还可以继续进化,虽然“打孔屏”设计不是完美的解决方案,但作为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智能手机厂商,三星和华为都是自然值得他们的认可,就像饱受争议的iPhoneX“刘海屏”一样,头部厂商一旦选择采用这种设计,自然也不乏其他手机厂商效仿。可以预见,在明年,越来越多的“打孔”“屏幕”设计手机将出现在消费者手中。但手机厂商和用户都明白一个道理,“打孔屏”只是对手机进步的一种探索全面屏技术,全面屏技术永远不会止于此前置摄像头。此前,三星在SDC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名为Infinity-O的全面屏方案。根据下图,在打孔屏(Infinity-O)之后,还有一种全面屏方案叫做Newinfinity。从草图来看,这是一个全面屏方案,屏幕上没有任何开孔。在外媒的解读中,新无限将采用类似于屏下指纹的屏下摄像头技术。前置摄像头只有在使用的时候才会出现,其他时候会隐藏在屏幕内,完全不影响用户的视觉体验。手机屏占比大比拼中,屏幕真的是越完整越好吗?自从智能手机引入全面屏技术以来,各大手机厂商都在不断提升产品的屏占比,从70%的屏占比到90%的屏占比,每全面屏技术创新成为核心卖点,就连“屏占比超过100%”的努比亚X也诞生于这一时期。我们先来看看目前各大手机厂商采用不同的全面屏技术所达到的屏占比。传统刘海屏设计:90%屏占比水滴屏全面屏设计:91.5%屏占比滑盖式全面屏设计:93.4%厂商计算屏占比的公式略有不同比率。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同样的计算标准我们暂且假设打孔屏的屏占比为95%。可以看出,经过几代技术更迭,拥有专利打孔设计的全面屏在屏占比方面仅领先“刘海屏”5%。目前手机的屏幕尺寸普遍在6英寸左右,视觉体验的提升其实只有0.3英寸。为了满足手机厂商对屏占比的追求,消费者不得不忍受越来越怪异的屏幕显示方式。这是否背离了全面屏技术发展的初衷。智能手机发展到现在,用户体验的好坏不再是由高屏占比的全面屏决定的。性能配置、拍照体验、机身材质、系统优化、续航,这些都是一部智能手机不可或缺的因素。手机厂商千万不能走以屏幕换代为主的技术错误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