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手机几乎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些人甚至在睡觉前都在刷手机。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我们的眼睛受得了吗?有网友表示,不用太担心,你的手机有“夜间模式”,那么“夜间模式”到底是什么东西,真的能保护眼睛吗?夜间模式(DarkMode),又称深色模式或深色模式,是一种具有高对比度或反色模式的显示模式。这种模式现在越来越流行,因为与传统的白底黑字相比,这种白底黑字的图案通常被认为可以缓解眼睛疲劳,更容易阅读。无论是为了“不打扰熟睡的人”,还是“保护视力”,都是为了让屏幕的整体亮度更接近夜间环境,减少对自己或他人眼睛的刺激。电子产品的屏幕要实现亮度和色彩,我们需要用到RGB的三基色,即红、绿、蓝。这三种颜色构成了我们看到的各种颜色。而我们经常接触的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他们的屏幕发出蓝光,其特点是能量高、波长短。光谱图中蓝光为450-495nm,光子能量为2.5-2.75eV,是可见光中能量最高的光。蓝光照射会对视网膜细胞造成损伤,严重时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发现晚上玩了手机之后,视力会莫名其妙地逐渐下降。由于蓝光的波长较短,焦点不会落在视网膜中央,而是离视网膜稍近一点,所以为了看清画面,我们的眼球会不自觉地处于紧张状态。长期处于这种状态,眼球自然会疲劳。当我们长时间注视屏幕后,闭上眼睛会感到干涩和疼痛。这就是原因。除了伤害眼睛,蓝光还会影响我们体内褪黑激素的分泌。它的作用是促进睡眠和调整时差。也就是说,蓝光会抑制我们的睡眠。这是我们晚上玩智能手机的时候。我们玩得越多,就越兴奋。放下手机后,我们还是觉得很累,但就是睡不着。添加夜间模式后,我们发现屏幕亮度降低,屏幕突然变黄。为什么会这样?第一点就是屏幕的颜色是由红、绿、蓝组成的。既然知道蓝光对我们有害,自然要减少它的存在。当蓝光减少时,会出现红光和绿光。光的颜色重叠,这个颜色看起来偏黄。屏幕亮度降低,颜色更暖,其实对我们的睡眠还是挺有帮助的。所以如果你想在晚上玩手机,最好开启夜间模式。“夜间模式”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更新,但需要注意的是,深色模式可能会让你感觉光线变暗了,但它仍然无法去除蓝光。同时,开启深色模式后,画面会比较暗,我们的瞳孔也会发生变化。我们的瞳孔根据周围环境控制进入的光量。想到外面阳光很充足,我们就拉上窗帘,防止太多的光线进入。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为了看得清楚,我们会拉开窗帘,让更多的光线进入。瞳孔也是如此。在黑暗模式下,瞳孔会放大以允许光线进入。长时间在深色模式下阅读会导致眼睛疲劳和眼睛酸痛。如何保护眼睛从这个角度来说,护眼模式和深色模式都不能直接保护眼睛。如果要靠这两种模式来真正保护眼睛,可以说是把枸杞泡在热水瓶里了。而真正决定你眼睛好不好的,是你的用眼习惯。有的人整天坐在办公桌前,半夜还钻到被窝里玩手机。这时候即使屏幕的护眼模式全开,对长时间盯着屏幕的人也无济于事。所以大家在晚上玩手机的时候,尽量把灯打开,这样屏幕的亮度就不会和周围环境相差太大。当你养成用眼习惯后,手机的护眼模式或许就是锦上添花。但是长期食用,仅靠护眼模式的效果,眼睛并不会有太大的改善。不管怎样,“别玩了,放下手机,让眼睛休息一下”。永远是最好的护眼秘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