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盘点2020国内人工智能十大事件:涵盖政策法规、技术成果、产业应用等

时间:2023-03-17 13:31:07 科技观察

2020年国内人工智能十大新闻事件盘点:涵盖政策法规、技术成果、产业应用等。今天是2020年的最后一天,我们来盘点一下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十大新闻事件。回顾来年,感受这一年人工智能的变化。1、清华大学发布首个自动图机器学习工具包AutoGL2020年12月21日,清华大学朱文武教授领导的网络与媒体实验室发布了全球首个开源自动图学习工具包:AutoGL(AutoGraphLearning)。该工具支持对图数据进行全自动机器学习,支持图机器学习中最常见的两个任务:节点分类和图分类。AutoGL工具包首先使用AutoGLDataset来维护图形机器学习任务所需的数据集。AutoGLDataset导入了大规模图表示学习工具包CogDL和图神经网络库PyTorchGeometric(PyG)中的数据集模块,并增加了对OGB数据集的支持,同时也增加了一些集成自动求解器框架的支持。不同的图机器学习任务可以通过不同的AutoGLSolver解决。AutoGLSolver使用四个主要模块来自动解决给定的任务,即特征工程(FeatureEngineering)、图学习模型(GraphLearningModel)、超参数优化(HPO)和模型自动集成(AutoEnsemble)。每个部分的设计都考虑到了图形数据的特殊性。此外,AutoGL工具包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公平测试和比较算法的平台。AutoGL在设计上遵循模块化的思想,每个模块都可以扩展。用户只需实现相应模块类的接口,即可轻松测试自己的算法,为快速获取基线效果,公平比较不同模型的性能提供了便利。2.华为、北京大学等提出IPT模型,用于多个低级视觉任务。2020年12月,华为、北京大学、悉尼大学、鹏城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名为IPT(ImageProcessingTransformer)的预训练。Transformer模型用于完成超分辨率、去噪、去雨等低级视觉任务。IPT有多个head结构和tail结构,用于处理不同的任务,不同的任务共享同一个Transformer模块。经过微调后的预训练模型在多个视觉任务上可以大大超越当前最好的模型。(机器之心)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九章”量子计算机于2020年12月4日成功发射。构建76光子量子计算原型“九章”。按照现有理论,在经典数学算法“高斯玻色采样”任务中,《九章》一分钟完成的任务需要超级计算机1亿年的时间。“九章”量子计算机堪称世界领先的超级计算机,也刷新了最新的全球记录。这一成果牢牢确立了我国在国际量子计算研究中的领先地位。基于“九章”的高斯玻色采样算法未来在图论、机器学习、量子化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学术头条)4、全国首辆常态化运营的5G无人公交车落地苏州,智慧交通迈出重要一步2020年10月21日,中国移动与青州智行联合部署的无人公交车落地苏州高铁新城,推出“苏州无人公交早鸟计划”,招募一批有日常通勤需求的市民免费搭乘。据了解,无人驾驶公交车的时速可达20km/h至50km/h。基于中国移动5G网络和青州智航自主研发的技术,无人公交车即使面对人车混杂的十字路口,也能准确灵活避让、自动变道、自动转向、自动识别红绿灯。后面堵车、电动车“幽灵探头”等,也能从容应对。(苏州新闻网)5、国家标准委等五部门于2020年8月5日发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为加强人工智能领域标准化顶层设计,促进人工智能研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信息技术联合发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根据♂,到2021年,明确人工智能标准化顶层设计,研究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制定的通则,明确标准之间的关系,引导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有序开展,完成重点共性技术、领域技术、伦理等20余项关键标准的重点预研工作。到2023年,初步建立人工智能标准体系,重点研发数据、算法、系统、服务等急需的重点标准,在制造、交通、金融、安防、家居、养老、环保、教育、医疗、司法。产业和领域推进。建设人工智能标准测试验证平台,提供公共服务能力。6、“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正式登陆科创板,上市首日开盘涨幅288.26%,单日市值暴涨近600亿。2020年7月20日,“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正式登陆科创板。上市首日暴涨288.26%,单日市值暴涨近600亿。据悉,寒武纪拟将IPO募集资金用于新一代云端训练芯片、推理芯片、边缘AI芯片及系统项目及补充营运资金,并在招股书中披露,其7纳米云端智能芯片思源290已恢复生产。理论峰值性能与华为升腾910相当,有望在2021年产生大规模营收。寒武纪是典型的“科技型”创业公司。围绕云边端融合的智能新生态,致力于为各类智能云服务器、智能边缘设备、智能终端打造核心处理器芯片,让机器更好地理解人类、服务人类。7.《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19-2020年版)》正式发布: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达30万2020年6月,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发布《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19-2020年版)》。报告显示,到202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按照这一产业规模目标,预计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有效人才缺口将达到30万人,具体技术方向和岗位供需失衡尤为突出。报告提到,人工智能产业人才供需严重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不同工种供需失衡。人才需求最为强劲,分别占整体需求岗位的12.2%、19.8%和34.8%,但其人才供求比分别仅为0.13、0.17和0.98;二是不同技术方向供需不平衡,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在现阶段对人才的需求最为突出,分别占整体需求岗位的39.1%和33.4%。但相关技术领域人才极为紧缺,人才供求比仅为0.23和0.09,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三是不同地区人才供需不平衡。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川渝地区是当前人工智能产业的主要发展高地,也是主要聚集地人工智能产业人才资源集聚地。占全国总需求的90.9%,人才供给规模占全国总供给的82.9%。八、海康、华为等20家中国企业被美方列入“与中国军方拥有、控制或有关联的公司”名单2020年6月24日,据路透社等外媒报道,美国国防部决定将华为、海康威视等20家中国高科技企业列入“中国军方拥有、控制或关联”的企业名单。美国国防部24日在致国会议员的信中提到了这份名单。五角大楼发言人乔纳森·霍夫曼说,“这份名单包括所有中国政府、军队或国防工业拥有、控制或存在的相关实体。”此次上榜的20家中国企业分别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北方工业集团公司、华为、海康威视、浪潮集团、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中国铁建、中国中车、熊猫电子、曙光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广核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路透社)9、国务院:推进人工智能和可穿戴设备领域数据采集标准化工作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备的数据采集平台的意见》。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其中,提出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培育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农业、工业、交通、教育、安防、城管、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标准化数据开发利用场景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推动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车联网、物联网等领域数据采集标准化。(新华社)10.我国自主研发并成功商用毫米波相控阵芯片。2020年1月19日,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宣布,我国自主可控超低成本毫米波相控阵芯片问世,它速度快、覆盖面广,踢开了毫米波通信技术商用的“绊脚石”。中国工程院院士、紫金山网络通信与安全实验室主任刘云杰表示,要建立覆盖全球各个角落的宽带通信网络,消除信号盲点,就需要推动宽带卫星通信和5G毫米波通信两大“利器”商用。.紫金山实验室和东南大学教授赵迪轩告诉记者:“采用硅技术,同样是大规模相控阵天线产品,我们已经将成本降低到可商用的水平,实现了该技术在国内的突破!”2020这一年即将过去。这一年虽然大家都过得很辛苦,但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许多年后,我们可能已经忘记了很多年,但2020年肯定会被频繁提及。让我们记住这一年发生的事情,收拾好心情,静待2021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