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原创稿件】2017年6月28日,2017年蓝盾以“智能安防·御未来”为主题的2017年蓝盾股份新品发布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会上,蓝盾副董事长兼总裁柯宗贵,高级副总裁韩伟,高级技术官杨玉斌,子公司天瑞丰总经理李翠伟,子公司蓝盾信威总经理孟政等出席。领导、行业专家、信息安全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网络与信息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揭开未来智能安全的神秘面纱。上市五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网络强国战略纳入“十三五”规划后,我国网络安全产业突飞猛进。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充满创新、硕果累累的一年。作为智慧安防领跑者,蓝盾持续推进“大安防”产业发展战略,依托“内生+外延”双轮提供的强劲驱动,积极开拓网络安全产业前沿。不仅业务板块实现高速增长2016年,蓝盾全年营收15.74亿元,5年内实现450%以上的高速增长,构建了更具价值的“大安防”产业生态版图。柯宗贵表示,未来蓝盾将继续聚焦“大安防”产业发展战略,通过投资更多技术领先、行业经验丰富的企业,联动三大方向的技术价值和渠道协同。网络安全、军工安全、互联网安全价值、品牌价值和行业应用价值;通过不断的自主研发、技术合作和投资并购,构建更加完整的“大安防”产业生态版图。中国网络信息安全发展趋势与机遇在新品发布会上,赛迪顾问副总裁宋宇对中国网络信息安全发展趋势与机遇进行了深度解读。她在讲话中表示,当前,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总体形势日趋严峻。根据CVND2016年收集的漏洞数据,漏洞总数达到10822个,其中高危漏洞数4146个,而2012年收录的漏洞总数为6824个,高危漏洞2440个。另外,在移动互联网方面,移动互联网上的恶意程序更有利可图。2007-2016年,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的趋势呈线性快速上升趋势。通过对国内外网络信息安全发展的比较发现:从网络信息安全产品结构来看,安全软件和服务在国外安全市场中所占比例较大;而在国内安防市场,硬件是主体,安防服务只占一小部分。从网络信息安全市场规模来看,虽然中国市场规模增长显着。在信息安全投入方面,中国与美国、欧洲和日本也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美国网络信息安全投资占IT总投资的10%,而中国网络信息安全投资仅占IT总投资的1%。在网络信息安全投融资结构方面,从全球范围来看,投资机构更关注占比最大的安全服务,其次是云安全。相对而言,我国安全服务占比还很小,物联网和工控安全占比有待提高,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谈及中国网络信息安全的发展机遇,她认为,未来从政策层面看,多项政策将为安全行业提供广阔的发展机遇。从行业市场看,制造业等新领域需求将带动产业发展新动力。鉴于此,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网络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安全企业需要加强协作,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生态。国家、政府、第三方组织、联盟、厂商、用户需要充分互动,共建生态。六大智能安全产品及解决方案悉数亮相深入业务应用安全的方方面面,坚持技术创新,深化安全科技内涵,不断打造精品。本次发布会上,蓝盾人工智能防火墙、蓝盾态势感知平台、蓝盾云安全产品、蓝盾企业移动信息安全管理平台(蓝盾S-EMM)、蓝盾新微智能眼动监测雷达(BDS)——100?慧眼)、蓝盾商业应用安全审计平台等六大智能安全重量级产品和解决方案悉数亮相,推动信息安全行业最前沿实践。据杨玉斌介绍,蓝盾AI防火墙是新一代智能防火墙,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快速判断安全威胁;蓝盾态势感知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整体网络安全态势的实时评估;蓝盾云安全产品可形成完整的云网络与通信安全、设备与计算安全、应用与数据安全解决方案;蓝盾企业移动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让业务单位轻松应对各种应用场景下的安全问题;蓝盾新型微型智能眼移动目标监视雷达,全天候跟踪识别目标;蓝盾业务应用安全审计平台实现对业务操作的实时监管、操作痕迹、预警预测和违规操作追溯。目前,蓝盾已形成安全产品、安全解决方案、安全服务、安全运营“四位一体”联合开发的商业模式,不断推动全线安全产品的高性能化和国际化.数据安全、移动安全、工控安全等新兴技术被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特别是云安全和云解决方案能力的建设和输出,硅谷“机器”等一系列前沿技术引进“学习”,打造高科技“蓝盾”科技名片。站在上市第二个五年之初,展望未来,蓝盾将秉承“智慧安防第一”的理念和使命,继续乘势而上,铿锵前行,积极参与建设网络强国,续写智慧平安未来新篇章。【原创稿件,合作网站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和出处为.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