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关键核心,物联网在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并帮助行业连接和智能化。基于此,近年来,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加大物联网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布局,希望通过物联网助力实现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能家居的快速建设。物联网,进一步推动重大新兴场景加速落地。上升。目前,从全球范围来看,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截至2019年,全球互联网连接总数已达120亿,相关设备已超过70亿。预计2025年设备数量和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220亿和万亿美元。与此同时,我国的发展也进入了爆发期。专家预测,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元,未来发展令人期待。机遇凸显助推物联网发展今年以来,疫情的影响可以说为我国物联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过去,物联网虽然被视为变革的新力量,但其与传统行业的融合还不够普及。不过,今年疫情因素的影响,迎来了物联网加速落地的新契机。为克服疫情困难,重振经济发展,个人、企业、政府、行业都纷纷向物联网求助,掀起了火热的发展浪潮。当初,一批科技、互联网公司依托物联网,成功抵御疫情冲击。之后,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也加入进来,通过“上云”等方式参与物联网应用浪潮。随着物联网应用热度和价值的不断升温。3月,国家出台“新基建”发展战略。一方面将物联网纳入新基建发展,另一方面也引导相关技术的发展。对于国内物联网产业来说,“新基建”战略的推动作用相当明显。“新基建”的明确范围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这不仅包括物联网本身的发展,还包括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相关技术设施,ETC。。“新基建”的提出和实施,可以说为物联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指引。除了“新基建”,工信部5月份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也为物联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加之5G商用进程的不断加快,云迁移的日益盛行,人们对物联网的认识和需求进一步加深,这些都为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商业普及带来了良好的机遇,让万亿蓝海实现指日可待。直面挑战,挖掘更多可能当然,机遇与挑战并存。任何技术的普及都可能带来“利弊”,物联网也不例外。我们知道,发展物联网就是要实现“万物互联”,这就需要扩大与设备、系统的链接,部署大量的终端,不断提升企业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但这样一来,物联网领域必然会产生海量数据,设备更加开放,安全隐患在所难免。据了解,面对我国庞大的物联网设备数量,遭受的网络攻击和终端入侵数量已经位居全球首位。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和5G网络部署的不断加速,相关的安全挑战也越来越严峻。如果对此不够重视,“黑客入侵和数据泄露”带来的网络安全不仅会侵犯个人和企业的利益,还会对国家社会造成威胁。那么,我们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呢?现阶段,企业、行业和监管机构不断提高物联网安全意识,通过全面合作、有效沟通、强力监管等方式提升物联网安全水平,积极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同时,也在加强相关法律标准建设,突破相关保护技术,运用法律、政策、技术等多要素加强物联网安全保障,维护产业发展。其中,通过技术保障物联网安全的方式也催生了一批物联网安全公司,催化了一个潜在的物联网安全市场。据相关数据显示,到2021年,国内物联网安全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元左右,这是安全挑战转化为重要的发展机遇。接下来,我国需要支持物联网安全产业的不断落地和壮大,助力物联网产业更快走向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