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11月9日报道:在移动互联网影响和深刻改变社会生活的今天,推动和创新城市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信息化带动产业发展。清晰的趋势。地处西部交通战略高地的四川,正借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飞跃之势,构建面向未来的城市新形态。近年来,四川移动大力开展移动互联网、无线城市和物联网建设,全力打造“无线城市”。实现了“无线城市”在多个领域、多个行业的应用,让我们的城市更现代化、更智慧。海峡两岸最早合作“无线城市”试点2010年8月,四川省成都市被工信部正式确定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无线城市试点城市”,国台办国务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只选择了四川和浙江,其中四川移动作为唯一运营商参与了成都项目的建设。可以说,成都“无线之城”建设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是毋庸置疑的。四川移动也在7月份启动了全省“无线城市群”建设。今年将在全省9个市州开展“无线城市”试点,明年将覆盖全省。2011年3月8日,台湾远传电信代表再次来到成都,与“无线城市”试点项目的主要运营商四川移动取得联系。探讨旅游门户网站管理、景区内容制作、节庆活动设计、电子商务和移动应用程序开发等几个重点领域的合作……上述合作是双方在““无线城市”2010年10月西博会行动:当时,作为第11届西博会重要活动之一的2010中国国际物联网峰会在成都举行。在峰会前的海峡两岸首次现场对接洽谈中,作为四川“无线城市”项目规划、建设和运营的主要参与方,四川移动联合市经信委,与台湾远传电信、中华电信等通信巨头就实施无线城市试点应用项目达成六项共识,同意在交通、医疗、旅游、应急救灾、无线娱乐等五个领域优先开展合作试点,正式推动两岸产业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目前,双方已组成“成都-台湾无线城市试点项目推进小组”。政府积极协调资源,动员其运营商、软件信息服务商、网络和终端产品制造商参与海峡两岸无线城市试点项目,进行试点应用。带动两岸产业发展,实现各方共赢。瞄准应用最先进的“无线城市”解决方案除了两岸合作,四川移动将“网络+门户+应用”解决方案纳入“无线城市”项目的实施,投资100亿元打造“无线城市”基础网络、信息内容、应用和门户平台承担着推动“无线城市”产业发展和应用的重任。目前,全球在探索“无线城市”解决方案时,多采用单一网络或单一门户的运营模式。四川移动大胆创新,汇集本地化、集中化、易用性三大特点,将在终端上以wap、www、customer三种形式与用户见面。四川最快投入商用的无线城市平台,预计2011年11月底建成无线城市省级门户平台,2012年在全省形成“无线城市群”,无线城市2013年将建成覆盖全川的网络。近两年来,在四川移动的牵头建设下,“无线成都”积极引进国际最新建设理念和物联网、云计算技术,作为四川省的先导工程。“无线城市”,建成通信管道、TD基站、光缆、WLAN无线基础设施和统一接入门户等信息应用平台,创新推出了“企业在线”、“宝宝在线”、“天网路况》、《家园在线》,运营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最强大的移动互联网运营能力整合资源截至目前,相关数据显示,四川省手机用户规模已达6000万,其中四川移动用户规模已突破4000万,成为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最大的企业。用户;四川移动渠道分布全省最大近年来,大力发展电子渠道建设,网上营业厅、手机营业厅、空中营业厅等各类移动互联网平台日趋成熟。自2004年开始提供移动互联网服务支持以来,全省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逐年增加。多年的运营理念形成了最完善的移动互联网平台运营经验。此外,四川移动还拥有最完善的服务体系。经过多年努力,四川移动已成为通信行业服务体系的标杆企业,连续多年被评为示范企业。服务生活最具发展潜力的运营模式中国移动(微博)要打造的“无线城市”与国外其他无线城市的运营模式不同。在国外多以单网支付的形式实现,而中国移动则以公共管理、家庭生活、行业应用等形式提供全方位的“无线城市”生活解决方案。四川移动努力通过信息新技术为城市管理带来创新,通过云计算、IDC、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在城市管理创新中的应用,实现社会治安、公共预警、食品监管等、交通运输等。针对交通运输、物流配送等,建立全面覆盖、动态跟踪、信息共享、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社会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社会管理信息平台。行业前瞻企业信息化有了新方向围绕智慧城市主题,“无线城市”针对城市公共管理需求和特殊行业需求,提供各类行业应用和物联网应用,业务规模逐步扩大。例如目前已经上线的智能公交调度项目,可以将公交车的GPS定位信息回传给数据中心,公交中心可以了解公交车的实时情况,从而合理调度公交车。巴士的行驶路线和发车时间。实现了成都市区880辆公交车的调度监控。此外,这项技术在物流领域也得到了应用。E物流系统成功实现了货车结合,方便各方及时了解货物运输各方面的最新信息。一张小票,一查猪肉来源、流通渠道、检验情况;移动终端可将采集到的价格实时传输至后台,并进行分析应用……政府将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延伸至各类无线监控终端、消费者手机等移动终端。利用无线监控终端、无线电子秤等移动设备,在食品流通的各个环节现场读取食品识别RFID标签,并将监控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与后台系统平台进行交互,提高效率现场执法监督和信息安全。实时、逐步为消费者提供食品安全追溯信息手机查询服务,提高消费者知情权。一旦发现问题,政府监管部门可以系统地摸清食品的来源、节点和流向,及时采取管控措施,最大程度地消除危害。截至目前,该系统已在成都市359家农贸市场、72家屠宰场和15家外地屠宰场应用,为中心城区每天供应的6000多头生猪提供全程安全监控,生猪检验率达到100%。同时,四川移动还在“无线城市”试点城市推出了一系列新应用,如价格信息通信、路灯监控、水文监测等物联网应用,帮助相关部门掌握实时价格、水文等数据。目前,仅成都就有5万多个无线监控点,路灯监控120个点,都江堰水文监测、二滩水电水文监测等水文监测点60个点,让城市管理更加科学化。高效,让市民的生活更安全更有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