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工信部电子标准院李鸣:标准化推动区块链产业发展

时间:2023-03-16 01:04:39 科技观察

工信部电子标准研究所李明:标准化推动区块链产业发展。十八次集体学习重要讲话中再次被正式提及,区块链技术在中国“整顿”,进入稳步发展阶段。近日,在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出版传媒集团主办、信通传媒·通信世界全媒体承办的“2020ICT行业趋势年会”上,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区块链研究室主任李明表示,标准是发现世界基本规律、加速社会进步的基石,以“标准化”为基础,建立技术体系、应用体系和服务体系,将所有体系建设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真正实现标准化的前提。发挥区块链技术的价值。区块链让数据价值最大化李明指出,根据ISO22739国际标准的定义,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账本,通过使用密码学技术,依次追加经共识确认的区块而形成的。从技术属性来看,区块链利用加密机制、共识机制、激励机制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封装”,从而提供可信的共识防篡改技术体系,为数据价值最大化提供支撑。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突破和应用,顺应传统产业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数字经济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的产业开始渗透。并取代传统经济,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数据是生产要素之一,数据的价值可以通过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李明说。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数据处理的工具,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对数据处理起到作用的技术,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应用创新,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大数据技术用于数据分析处理,云计算用于数据承载和调度。就区块链而言,其主要任务是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形成数据化服务,丰富数字经济内涵。该标准贯穿于区块链行业发展的全过程。为了实现去中心化的目标,中本聪采用了高可用的分布式技术架构,结合加密算法、共识机制等技术建立了比特币系统。在这个技术探索的过程中,区块链的事实标准已经逐渐形成。随着比特币的兴起,人们意识到比特币底层技术的价值,并将其底层技术抽象出来形成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逐渐涌现出BCOS、Fabric等联盟链底层平台,以及更多基于底层的组织平台,开发存证溯源应用模式。“区块链标准实际上对整个应用流程起到了很大的指导和规范作用。”李明说。为避免在金融、教育、医疗等各种场景中疲于奔命,可以根据区块链的技术特点提炼出相关的应用逻辑,为各行各业提供指导。从区块链的技术特点来看,区块链可以应用于存款、交易兑换、溯源和信用服务。前提是存证。对于区块链的下一步规划,李明强调,要通过组件化、跨链化、技术融合等方式解决技术产业化、系统联网和应用集成的瓶颈问题。在组件方面,目前基于区块链的平台开发系统都是通过BCOS、以太坊等软件开发方式开发的,但功能的扩展性较差,制约了区块链技术的产业化。如果厂商能够自主开发智能合约或共识机制等技术组件,则可以缩短区块链系统的开发周期。最后,李明表示,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一直致力于以标准化推动产业化。标准化方面,获批国家标准1项,发布团体标准7项,同时为贵阳、杭州、无锡、深圳、成都等城市提供标准化支撑服务;在产业化方面,联合国国内区块链头部公司成立了中国区块链技术与产业化发展论坛,携手万向、微众、平安、众安、华为、腾讯、百度、京东等国内区块链巨头。com以标准化促进产业化。同时建立中国区块链开源社区,为区块链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