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三星和LG都陷入了困境,智能手表该不该独立通话?

时间:2024-05-22 19:23:54 科技赋能

自从Apple Watch发布以来,所有厂商都松了一口气,无论是瑞士钟表大亨、日本钟表业,还是消费电子巨头。

在功能方面并没有带来什么特别惊喜的Apple Watch表示受到了伤害。

首次在智能手表中加入独立通话功能的三星,难掩傲气和优越感。

不仅如此,近期有媒体报道称,LG也将效仿三星,推出一款具有独立通话功能的智能手表。

那么,这对于智能手表来说是个好主意吗?在苹果推出Apple Watch之前,我们的预期显然已经超出了苹果能够承受的压力,并且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自我实现了。

比如我们希望它能够摆脱对手机的依赖,独立运行;基于Moto的圆形表盘设计如此受欢迎,所以我们想当然和先入为主地认为它也应该有圆形表盘设计,并且比Moto更漂亮。

对得起苹果的声誉。

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是,如果这样做,它就不是苹果了。

果然,苹果没有这样做。

然而,仍然有人在做——三星和LG。

这两家公司帮助我们实现了上面提到的两个功能。

三星实现了独立通话,LG实现了圆形表盘设计。

但在美观度和材质做工方面,它却落后Moto一步。

那么,如果插上SIM卡就可以独立打电话、上网,这就是智能手表的未来吗?还没等我们弄清楚这个问题,LG就仿佛脑洞大开,猛然醒悟。

于是,它也迅速跟进,最近有传言称它将推出一款同样具有独立通话功能的智能手表。

▲三星Gear S内置SIM卡插槽,可以拨打电话。

这可能有些讽刺,因为第一批打电话的智能手表实际上是国产的,而不是韩国两大品牌!我之前评测的阿巴丁F80智能手表就是将手机功能浓缩到手腕小空间的绝佳例子。

它基本上只是改变了手机的形式,配备了表带,表带上还设有SIM卡插槽、摄像头、麦克风、GSP和3G上网模块。

然而,这些功能适合放在手腕上吗?尤其是当它的续航时间与智能手表一样长,并且需要每天充电一次时,这样的产品是解放了我们的双手,还是给生活带来了额外的烦恼?相信很多消费者和我一样,会更喜欢后者。

三星 Gear S,这款漂亮的曲面屏智能手表,是三星第五款智能手表,也是第一款可以独立通话的三星智能手表。

它内置SIM卡,即使手机不在身边也可以独立拨打和接听电话。

但从我的实际使用来看,这仍然不足以成为我们购买的理由。

Gear S巨大的尺寸阻碍了我们的第一审美诉求。

其屏幕高达2英寸,接近功能手机时代的手机屏幕尺寸。

再加上同样粗的腕带,戴在手上既不能握X,也不能握X。

它戴在我原本不那么宽大的手腕上感觉非常舒服,以至于当我在公共场合时,我什至有隐藏我的手的冲动。

▲三星Gear S可以直接查看图片信息,并具有独立通话和上网功能。

它确实就像是缩小版的三星手机。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来一定的便利,比如来电、短信、电子邮件,甚至阅读一些Flipboard等软件。

也可以上网,但是在这么小的屏幕上上网、浏览、看书,我想知道,这就是休闲吗?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设备的存在,尤其是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设备的存在,我们为什么要在一个狭小的地方打扰我们的眼睛呢?在续航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之前,独立打电话和上网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这会更快地消耗电池,而且你不觉得把手举到耳边接听电话很傻吗?更何况,你会在人多、噪音大的公共场所这样做吗?我对此表示怀疑。

在我频繁的测试过程中,Gear S 的电池电量很快耗尽。

当晚7点,三星Gear S的剩余电量为78%。

当我把它连接到手机并开始简单操作后,我就不再关注它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时,电量还剩4%。

洗澡后十分钟内剩余电量耗尽,自动关机。

原因是当我的手不断移动时,它的屏幕会自动亮起。

当我关掉屏幕洗澡时,屏幕也会因为水的冲击而自动亮起,那里自己就会变得“乱”。

”自动界面跳转,增加了功耗。

事实上,这款手表与三星上半年推出的Gear Fit类似。

Gear S 更像是 Gear Fit 的放大加宽版。

不同的是,Gear Fit 对我的定义是智能手环,而不是智能手表。

除了监测各种运动数据、睡眠质量和消耗的卡路里之外,它还可以接收各种信息,但它只能接收文本格式,而不能查看图片。

它比 Gear S 更好的地方在于,它的续航时间可以达到 3-4 天,而且外观更小、更轻。

它的佩戴舒适度比 Gear S 好很多。

所以,我显然更喜欢 Gear Fit 的设计,而不是像 Gear S 这样笨重、寿命短的设备。

▲银色款和黑色款 Moto 不管 LG 的下一款智能手表是否会有独立通话和3G上网模块正如传闻中的那样,我个人并不看好目前类似功能的推出。

或许,提高智能手表的电池续航时间才是根本。

如果智能手表能够实现智能手环类设备7天甚至更长的续航时间,这将更有利于刺激消费者购买。

而不是消费者想要什么功能,或者媒体宣传什么功能,而是厂商必须跟风、跟风,想办法提供消费者想要的功能。

这就需要厂家保持冷静的头脑,放弃追逐利润的心态。

目前或许推出一款堪比Moto的圆形智能手表,并选择好的表盘设计和表带材质(两者缺一不可),或许外观能最先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和购买欲望。

,这才是智能手表真正应该学习和关心的。

另外,当我把Moto戴在手腕上时,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扔掉那块卡西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