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2015 CES智能硬件先锋突破 中国军团少有跟风出局难

时间:2024-05-22 18:55:49 科技赋能

CES大幕已经拉开,就像一场大秀,各角色的演员按照预先计划展示了自己的节目,甩掉预先记录好的包袱。

但最大的大奖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厉害,整体感觉不咸不淡。

是的,我瞄准的就是本届CES上“智能硬件”和“万物互联(智能家居等)”的表现。

这基本印证了智西西展前采访的30位国内智能硬件企业家中大部分人的态度。

CES智能硬件是一个不错的展示舞台,但距离爆发还很远,因此国内很多参与者也是持观望态度。

1、消费电子巨头步伐缓慢。

逛完CES中央大厅这个大佬最集中的区域,可以在SONY、三星、LG、东芝的展区发现多款可穿戴机型,其中不乏国内的TCL、海信等厂商。

智能设备,或者智能家居产品。

但有两个特点:  1)产品严重缺乏创新和突破,更谈不上革命性产品。

我对LG推出的Gwatch R评价不错,但这款同平台的MOTO产品是几个月前发布的。

已经宣布了。

索尼推出了一款不锈钢表壳和表带的Smartwatch 3,提起它就不好意思了。

无独有偶,我记得去年的 CES 上,智能手表的领军先锋 Pebble 也推出了不锈钢版本。

此次推出的新品中,只有华硕展示了颇具存在感的ZenWatch,而联想采用曲面墨水屏的Vibe Band则以非正式的方式亮相。

三星Gear Watch等多款产品也在过去几个月随着新手机的发布而亮相。

这次CES上并没有太多的突破。

当TCL阿尔卡特推出的“山寨版摩托”出现在我的朋友圈时,也引起了很多围观者的骚动。

可以明显感受到这群围观者的不屑。

这种情况,一方面表明消费电子巨头对于智能硬件的态度是“不能缺席,但还没有弄清楚突破点在哪里”。

与电视市场不同,4K~8K分辨率缩放和曲面屏已经成为一致认可的方向。

还有一点是CES平台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联想集团CEO杨元庆表示,由于声音很容易被淹没,联想计划在春秋两季推出一次联想自己的发布平台。

  2)显然还处于非主流“配角”的位置。

除了索尼也把SmarWatch3放在了比较显眼的位置(距离曲面屏电视很近)之外,三星、LG的展位布局都是将智能设备放置在明星手机展区旁边的角落里。

索尼展示的两款虚拟现实智能眼镜颇为贴心,但也处于靠墙不太明显的位置。

三星在展位中间的边缘放置了一套智能插座、门磁等家具智能互联模块及产品。

然而,玻璃柜台里展示的这套设备不仅缺乏详细的说明,而且缺乏直观的演示和体验。

除了位置偏外,这些传统消费电子智能设备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特色,产品很少有新创意。

  2。

智能硬件领域的先驱突破很少有人提及智能硬件领域先驱的代表。

在距离主会场约一英里的Sand Expo展区,我们看到了Fitbit、Misfit、Pebble等公司的产品展示。

但产品形态依然没有取得太大突破。

Fitbit展示了多款具有不同风格外壳搭配和装饰的手环,还推出了智能灯泡产品。

这个领域并不新鲜。

Misfit与施华洛世奇结合,打造出“时尚奢华”的噱头。

相反,在功能场景和产品形态上的调整却很少。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虚拟现实产品已经开始受到远超可穿戴产品的关注。

在Oculus展区,体验排队一度长达一个多小时,但体验过的用户都觉得值得。

  3。

中国军团很难跟上潮流。

中国军团这次在CES上异常活跃,但也异常安静。

活跃度从一点可以看出,在媒体和参展企业自愿组织的CES群里,活跃用户有十几家。

去年,这个数字只有十几个。

与此同时,CES上也有大量国产智能硬件品牌参展。

iHealth、Broadlink、AntVR、Oribo等国内智能硬件圈已经知名的厂商都设置了不错的展位。

然而,虽然更多的智能硬件创业项目在CES上露面,但它们却被淹没在少数大佬的产品给大众留下的固有影响力中。

同质化让后来者被贴上了“跟风模仿”的标签。

这一点从福布斯在 CES 期间评选的几款创新硬件新品中也可以看出。

产品多为海外小众项目,比如自动松紧带扣等,而本次菜单中的大部分产品也都是说实话,无论是防触电的Brio插座,还是检测情绪的智能手表,都只是同类产品的“小创新”。

4.你在等待苹果突破智能硬件吗?在与多位从业者的讨论中,一个共识是,今年CES上出现智能硬件过多而质量不够的现象后,我们需要“等待苹果”。

Apple Watch发货后,首先要看看这款智能穿戴产品是否真的被用户所需要。

二是让苹果进一步教育市场。

三是看Apple Watch用户的实际需求和应用场景。

显然,这个想法太讨好苹果了,放大了Apple Watch的行业领先效应。

不过,在这几天的 CES 上,Apple Watch 确实发布了一些新进展,公布了第一批和第二批发售的国家,以及传闻暗示了最终的发售价格。

  5。

汽车背后的智能游戏如前所述,在整体炒作的氛围中,虚拟现实产品受到了更多用户体验的关注。

另一个积极的例子是汽车智能化的步伐,显然比可穿戴产品快了一步不止。

在CES主会场北侧的一个展厅里,福特、丰田、奔驰、奥迪、大众等众多厂商正在积极探索汽车智能化/互联网化。

就在前一天,梅赛德斯-奔驰发布了自动驾驶汽车的演示。

之后,奥迪宣布将与NV共同打造车载智能平台。

特斯拉的Model X电动SUV也成为松下展台上的关注焦点。

此外,展出的还有很多汽车+手机的解决方案,例如东芝、先锋和奥迪通过CarPlay链接的iOS in Car。

在传统硬件智能化、互联网化的道路上,汽车市场明显前进得更快,汽车厂商、芯片公司、系统平台公司之间的联动积极性和效率明显远高于可穿戴、智能家居产品。

可以判断,汽车市场已经走在了硬件重构进程的最前沿。

  机会和解决方案在于时间和坚持。

回到问题,如果说智能硬件就像一锅沸腾的热水,那么现阶段还处于冒泡沸腾的前奏阶段。

经过一段时间的喧闹和沸腾,就会平静地沸腾。

当前的出路与以下几方面的同时影响密不可分:1)前述苹果等产品的开放和市场培育。

2)加上汽车市场商业化的领先,部分用户可以体验到智能化带来的便利和新体验。

3)接下来等待的就是这群参赛玩家的坚持,同时忍住大招的爆发。

在与陈旭东聊起自己的“魔法工厂”想法时,他也表示,“现在是开始,我认为物联网市场可能要到明年才会真正爆发。

”这是理性的判断。

智能硬件的热潮很快就会度过兴奋期。

沉淀下来的玩家会慢慢习惯日益成熟的市场,拿出真正能够颠覆现有生活场景、可以轻松进入的产品。

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产品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