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巴塞罗那举行的MWC大会上,索尼推出了一款耳机新品产品Xperia Duo Ear。
这款耳机的奇特之处在于,它的主要理念是“双重聆听体验”,即“在聆听耳机声音的同时,还可以自然地听到外界环境的声音”。
看起来可能很神奇,但了解耳机技术发展的人都知道,这种体验其实一点也不新鲜。
事实上,早在2000年,骨传导耳机的用户就已经体验到了这种感觉。
当年,AfterShokz正式推出民用市场首款骨传导耳机Sportz M1,迅速引起轰动。
受到包括《华尔街日报》在内的多家媒体报道,并荣获多项行业重量级奖项,包括《华尔街日报》年度创新奖、PCWorld“改变世界的九款产品”等。
传统耳机通过振动产生听感人类的耳膜。
它们要么插入耳道,要么盖住耳朵。
因此,耳机一旦戴上,就与外界环境隔绝了。
对于传统的聆听需求,这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但现在用户使用耳机的场景越来越多样化,更多地从室内转移到室外,甚至是各种运动场景。
这种完全隔绝外部环境的耳机感觉有点格格不入。
对于越来越热衷于运动的年轻人来说,能够在戴着耳机听音乐的同时无缝听到外界环境是一种新的必需品,也是一种新的趋势。
AfterShokz骨传导耳机采用骨传导技术。
声音通过颞骨直接传送到听神经,因此不需要塞住或遮盖耳朵,耳朵仍然完全张开。
不仅可以体验无缝的双聆听体验,还可以保护您的听力,避免长时间佩戴传统耳机带来的不适。
索尼的耳机不支持骨传导技术。
它们看起来更像是把耳机挂在耳道前,但它们并没有插入耳道。
这会在耳道中留下一个间隙,以便耳朵能够听到声音。
到外部环境。
相比之下,索尼的耳机虽然在本届MWC上引起了很多关注,但在基本原理上,它们远远落后于骨传导技术。
我们来做一个更详细的比较。
与AfterShokz骨传导耳机Trekz Air相比,索尼的新品不仅体积更大、更重,而且一次充电的待机时间仅为4小时,而Trekz Air为6小时。
价格也比较贵——预计发售价在。
售价 99 美元,比 Trekz Air 贵了一美元。
当然,Xperia EarDuo也有自己的优势。
它集成了Google Assistant和Siri,还可以通过头部动作完成操作。
但坦白说,对于国内用户来说,这两个功能的用处并不是很大。
就像一个噱头。
更重要的是,Xperia Ear Duo 要到 5 月下旬才会在海外发售,而 Trekz Air 有现货,有三种颜色可供选择。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双重聆听体验的趋势将是不可阻挡的。
有了索尼这样大牌的背书,相信越来越多的用户会体会到双聆听体验无可替代的优越性。
然而,当索尼吸引他们时,他们最终会发现骨传导耳机是双重聆听体验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