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TüV莱茵(以下简称“TüV莱茵”)“品质赢中国”华南媒体沟通会在深圳举行。
今年恰逢莱茵TüV深圳成立20周年。
首席运营官胡丽丽女士首先向嘉宾和媒体介绍了深圳公司近20年的成长历程,并展望了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交流会上,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电子电气产品服务部副总经理杨家杰与可穿戴设备领域专家以及国内外知名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了智能硬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智能硬件行业知名企业华为、Inqu Technology。
。
德国莱茵TüV深圳首席运营官胡莉莲表示,随着“互联网+”、“智能制造”等话题不断升温,大多数企业都在积极转变思维,拥抱时代变化,探索与时代的关系。
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新兴领域的融合。
其中,智能硬件无疑是众多创新方向中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之一。
以可穿戴电子产品为代表的智能硬件市场正在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新产品的研发。
然而,在产品安全、性能、互操作性和耐用性方面仍然没有统一的标准。
智能硬件市场面临挑战。
智能硬件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增长。
产品种类齐全、用户认可度高、企业坚持创新已成为市场特征。
领域细分、平台战略和大数据将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
杨家杰认为,无论是当前火热的智能家居,还是实现人与物智能交互的物联网,都是为了让产品更好地了解自己,让生活变得更简单、便捷。
杨家杰,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电子电气产品服务部副总经理。
现阶段,智能硬件市场企业主要是互联网企业、手机企业、新硬件企业。
这三类企业各有不同的优势和挑战。
对于互联网来说,它具有软件服务、线上渠道、软硬件结合等优势,但在硬件设计、供应链控制、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短板。
手机企业在硬件设计和供应链控制方面具有优势,但劣势是产品种类窄、尝试新产品的成本高。
相反,新硬件企业创新成本较低,合作灵活性较大,但制造背景和技术积累不足。
智能产品同质化严重是行业不争的事实。
杨家杰表示,智能硬件市场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产品质量没有统一标准,快速变化的智能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无法得到标准认证。
儿童手机、手表比手机辐射更大,Fitbit智能手环引发皮肤过敏等事故频发。
以智能手环为例。
市场上有很多品牌的手环,其声称的功能都相似。
在大量同质化的情况下,如何让优秀的产品脱颖而出,让消费者明白什么样的产品才是好产品,是智能硬件行业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
无人机是当今一个非常热门的词。
从亚马逊官网销售的无人机的用户反馈来看,37%的无人机产品坠机,17%根本无法工作,18%抱怨售后服务差。
其他问题还包括产品、包装缺失等问题,这些投诉背后隐藏着哪些安全隐患?如果说明书没有向消费者说明什么情况下不能使用某种类型的无人机,他们可能会因不正确的使用而遇到风险。
无人机也有可能被用于非法活动。
这是这个行业、这一类产品必须考虑的因素。
杨家杰在会上举了一个例子。
年初,TüV莱茵多家合作品牌表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精力开发可穿戴设备产品,却发现市场上已经存在类似产品,而且价格昂贵。
非常低。
默认值较低。
检测机构能否帮助他们告诉消费者他们的产品更好? “消费者从功能和宣传册上看不出区别,这就是我们服务发展的动力和初衷。
”杨家杰说道。
此外,业界还缺乏一个平台来连接各种孤立的智能硬件。
杨家杰认为,这个原因直接导致智能产品未能成为刚性必需品。
如何规范智能硬件行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智能手环占整个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的61.2%,智能手表占23.7%,智能臂环占8%,智能跑鞋占3.7%。
智能眼镜为2.6%。
智能穿戴作为新兴产业,面临着大众消费者时尚、功能、娱乐的需求。
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杨欣认为,发展热点和方向指向两个迫切需求:一是跟踪定位,服务老人、儿童;二是跟踪定位,服务老人、儿童。
另一个是健康需求。
然而,尽管发展前景光明,但我们也看到了行业增长的瓶颈:一是电池;二是产业链。
另一个是充电速度。
最大的困难是标准的建立和技术的突破。
如果不解决儿童手表、室内定位等问题,就无法实现安全的育儿。
这就需要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技术标准,因为这不是制造商的问题,而是技术标准的问题。
据了解,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于今年10月成立。
其核心成员包括三大行业的主要制造商以及约50家投资机构和国家级开发区。
该战略联盟目前正在制定全球首个可穿戴行业标准。
“文本已经制定好了,目前正在修订过程中,最快今年10月就可以发布。
我们也在申请国际标准,这将是全球第一个可穿戴标准。
”杨欣说道。
他表示,制定的标准参照国际先进标准,部分指标高于国际标准。
只要厂家符合这个标准,消费者就可以放心使用。
杨家杰表示,TüV莱茵作为智能硬件第三方认证机构,在全球设有分支机构,拥有强大的国际认证网络,可以为十多个国家提供一站式认证,使其符合当地标准。
监管要求。
。
对于可穿戴设备测试项目,TüV Rheinland 参考了欧盟法律法规。
除了欧盟强制性法律法规外,用户体验也是重要依据。
智能硬件行业的未来有第三方认证机构助力。
作为厂商代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可穿戴规划经理冯一祖在会上介绍了华为在智能硬件市场的战略布局。
同时他也表示,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对于维护市场的健康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此,华为始终秉持开放合作、携手共进的理念。
同样,深圳市盈趣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运营总监叶挺也表示,第三方认证机构可以促进智能硬件行业的规范化、规范化。
深圳市钟表智能穿戴研究院副院长于建国也认同这一观点。
他特别强调,手表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传统与科技的持续融合,对智能穿戴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钟表行业向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第三方检测机构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制定行业标准外,更重要的是引导生产企业遵守行业标准进行开发和生产。
认证的重要性在于,通过生产过程中有效的第三方监测和检测,产品投放市场后将符合相应的标准,将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风险降到最低。
作为拥有多年第三方标准认证历史的TüV莱茵,助力智能硬件行业标准化已刻不容缓。
据了解,TüV莱茵以安全和质量为核心,为产品、系统、流程和人员提供独立、公正、专业的测试、检验、认证、认可和咨询服务。
“我们一直在探索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还能做什么?”杨家杰说道。
TüV莱茵推出的智能穿戴设备认证标准包括化学要求测试服务、电池寿命测试、电池及整机安全、产品无线技术认证等,以及产品适用性测试、软件和信息安全评估等七大方面该系统构成了TüV莱茵的智能穿戴设备系统。
TüV莱茵希望从尽可能多的方面考虑产品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帮助消费者在众多产品中辨别哪些产品是合格的,并能带来实用且良好的用户体验。
沟通会结束后,嘉宾和媒体还参观了TüV莱茵在深圳的电池、声学、安全、适用性、化学检测等实验室。
参观过程中,实验室工作人员对仪器、设备和检测项目一一进行了讲解。
媒体参观TüV莱茵深圳实验室。
智能硬件市场蓬勃发展。
认证标准的出现将规范市场,形成健康的行业生态系统。
同时,也将满足用户对智能化的需求,享受真正的智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