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不仅在7月22日的发布会上给人们带来了小米4,还号称要给年轻人带来“人生第一款智能手环”。
这一举动瞬间引爆现场,引起轩然大波。
欢呼。
当然,在我看来,这种欢呼并不是因为这款手环令人惊叹的功能设计,更多的是因为它令人兴奋的低价——79元人民币。
关注过智能手环的人应该对此前的智能手环市场非常了解。
国外最著名的品牌是Jawbone UP系列和Fitbit Flex。
此外,手机厂商也相对涉足智能手环。
华为、OPPP、索尼都推出了自己的智能手环,但价格最低都在千元以上,Jawbone和Fitbit两个品牌的产品售价都接近千元。
另外,还有大量我们从未听说过的品牌,也不知道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价格也从~~不等。
相信很多人都被智能手环简洁的设计和准确的数据记录功能所吸引,但大多却因其高昂的价格而望而却步。
因此,小米手环的出现似乎让人们看到了希望,以前那种空中升起、只能看不能摸的智能手环终于可以戴在手臂和手腕上了。
小米手环的出现带来的另一个影响是低价智能手环的集体进攻。
但说到这里,我们的疑问也会随之产生。
类似功能的智能手环,国外的那么贵,国内的那么便宜?国外品牌太黑了吗?两者有什么区别吗?今天我们也带来了低价位和高价位的代表产品,我们通过实际使用来看看其中有什么秘密。
价格比较 首先介绍一下我们的对比产品。
低价产品是ihealth的智能手环(手表)。
我们是京东促销当天花98元买的。
目前价格已回归人民币。
售价最高的产品是Jawbone UP二代,目前官方售价为人民币元。
我们先从外观开始。
两者外观对比 外观对比 ihealth采用圆形屏体,采用嵌入式腕带设计,使得屏幕和腕带可以分离。
但它实际上并不是圆形显示屏。
它只是一个圆形的外壳,包裹在方形的显示屏上。
黑色的背景给人一种圆形屏幕的错觉。
它真正的显示区域只有中间的一小块。
所以这个圆形屏幕纯粹是为了美观(不知道是不是受到Moto的影响)。
交错相交的腕带比较粗,美观与否就看个人审美了(我个人觉得不够简单)。
ihealth可以拆卸,而Jawbone没有任何屏幕显示。
事实上,这一直是Jawbone的设计理念。
他们认为,当你已经拥有一个好的屏幕(手机)时,我们就没有必要在口袋里再携带另一个屏幕。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Jawbone 末端还有两个微妙的指示灯,切换模式时会亮起。
因此,Jawbone整体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手环,非常简洁,戴在手上也没有任何不适感。
Jawbone mode 模式切换提示灯亮起 ihealth 模式切换 手感对比 来说说手感吧。
与Jawbone相比,ihealth智能手环的塑料感更加粗糙。
主要症状是ihealth腕带的弹性有点软,硬度比较高。
摸起来感觉有点粗糙,不是特别光滑。
Jawbone的手环材质更有弹性,摸起来更光滑舒适。
感觉和当年的NBA球星腕带差不多(一定是正品)。
Jawbone通过耳机插孔同步 功能对比:ihealth有屏幕,所以它有一些优点,最明显的就是直观方便数据显示你的跑步、睡眠、卡路里消耗和好友排名都可以屏幕上清晰可见,正常情况下还可以显示时间,替代了手表的功能。
Jawbone 仅默默存储您的数据,无法显示任何内容。
如果你坚持它的功能,你可能只能添加一个“安装”右侧的按钮来实现模式切换(睡眠、活动)。
ihealth记录的数据可以通过手机的蓝牙连接传输,并通过查看微信,或者直接通过Jawbone,长按顶部按钮查看数据比较麻烦,需要取下顶盖,然后通过耳机插孔同步(一般建议每天两次)。
:早上和晚上),所以iHealth比Jawbone方便多了,可以用作手表来读取 数据准确性对比看完了它的基本功能,我们需要看的是它的数据有多准确。
我们在睡觉时也同时佩戴了两个手环,数据显示两者相差不是很大,ihealth为3小时50分钟,而Jawbone为3小时43分钟。
不过,Jawbone 的数据比 ihealth 详细得多。
Jawbone可以详细显示何时入睡、何时醒来、深度睡眠、浅度睡眠。
iHealth 除了提供睡眠持续时间的一般摘要外没有其他详细信息。
Jawbone睡眠数据图 ihealth睡眠数据图的数据不准确还体现在计步数据上。
Jawbone再次展现了其超强的细节捕捉能力(两者并未同时测试)。
什么时候活动,什么时候休息,活动时消耗的卡路里,甚至休息时消耗的卡路里都清晰显示!另一方面,ihealth 则简单得多。
它只计算总步数。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ihealth的实际计步会出现延迟和计算不足的情况。
所以很明显ihealth在数据准确性方面无法与Jawbone竞争。
Jawbone 似乎比 ihealth 更“智能”。
这里总结了 Jawbone 计步数据和 ihealth 计步数据。
我们对两款手环的评价几乎是一样的。
其实,这是一种不公平的比较,但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必要的比较。
因为它可以让我们知道两种产品之间的区别。
正如我们的评论所显示的,虽然低价的 ihealth 和高价的 Jawbone 在功能上相似,但在数据收集能力方面却不在同一水平上。
这种差距并不是体现在一般功能上,而是体现在数据的更多细节上。
就像大师画出一幅杰作,临摹者可以临摹得非常细致,但在细节上却有一些遗漏,而这恰恰是比赛的重点和难点。
我想这就是Jawbone等国外品牌那么贵的原因。
这种数据准确详细的优势在今天的初级阶段可能还不是很明显。
如果未来用智能手环来采集人体医疗数据,优势将充分显现。
购买建议因此,我想给您一个建议。
在这个初始阶段,当智能手环的用途还不清楚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对其投入太多。
智能手环现在只能算是尝鲜产品,低价产品对于尝鲜者来说更具性价比。
高价智能手环的支出与它给我们带来的效果可能不成正比。
即使我们知道这么多细节,也不会改变我们的生活。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高价位的智能手环是你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