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品类越来越多。
近日,苹果发布了最新的可穿戴智能设备Apple Watch。
可穿戴智能设备并不是成年人的专利。
越来越多的厂商涉足儿童可穿戴设备领域。
其中以手表和手环最为常见,其功能主要体现在跟踪、定位和健康监测等方面。
但业内专家指出,我国儿童可穿戴智能设备技术尚不成熟,功能也不完善。
儿童手表和手链很受欢迎。
技术的进步使得可穿戴设备新品不断,也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就突破1万台。
除了成人可穿戴设备,更多厂商涉足儿童生活领域。
据媒体报道,广东一家科技公司近日推出了一款可穿戴儿童手环。
这款手环主要具有定位、导航、行踪查询等功能。
而且,家长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终端平台指定电子围栏为“安全区域”。
一旦手环检测到孩子的活动超出或进入围栏,家长就会收到手机提示信息,有效保证孩子的安全,防止走失。
如果孩子不小心迷路了,家长可以立即使用一键导航快速定位孩子所在位置,并根据系统建议的搜索路线快速搜索。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的儿童可穿戴设备主要以手环和手表为主,功能多样,主要以定位和导航为主。
某节目组最近推出的一款智能手表还配备了亲子对讲、呼叫好友、一键求助、远程监听、家人对话等功能。
有消费者表示,儿童可穿戴设备的导航功能非常实用,可以保证儿童的安全。
除了儿童手环、手表外,其他日常穿戴产品也可以与智能融合。
例如,国外一家科技公司推出了一款可以监测婴儿健康状况的产品。
“智能纸尿裤”就针对这种情况。
尿布通过监测尿布上的细菌活动迹象来完成其“诊断”。
据悉,智能尿布会将尿布上的溶质数据和细菌活动迹象转换成颜色,形成二维码。
家长可以使用智能设备来监控婴儿的健康状况。
智能纸尿裤反映的数据还可以揭示许多婴儿健康问题。
业内专家:技术还不成熟。
尽管儿童可穿戴产品非常受欢迎,但业内人士认为,其尚未进入成熟阶段。
易观国际可穿戴产品分析师徐浩表示,目前很多以定位为最重要功能的儿童可穿戴产品普遍存在定位功能不准确的情况,误差甚至大到半径三四百米。
而且,智能产品的电池续航能力也不够强。
“孩子们通常每天至少上学8个小时,但手表和手环定位8个小时几乎是不可能的。
”他认为,国内很多厂商还没有能力解决可穿戴系统中的这些缺点。
不过,也有消费者表示,一般可穿戴设备都可以定位孩子的位置。
虽然存在一些误差,但知道范围就可以满足正常需求,不需要特别高的精度。
也有消费者反映,“有些儿童智能穿戴设备并不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有点太大了,不适合佩戴。
”消费者认为儿童智能穿戴设备应力求简单便捷,不少设备操作较为复杂。
过于复杂,使用不方便。
徐浩表示,虽然产品还不成熟,但并不妨碍爱孩子的家长对儿童可穿戴产品的热情。
据他推测,到今年年底,可穿戴产品的市场规模将达到惊人的1亿元。
智能婴儿袜采用了一些先进技术,包括使用照明来测量皮肤温度和心率的四传感器脉搏血氧计。
还可以通过加速度计监控婴儿的运动,确保婴儿在床上翻滚时不会伤害他或她的胃。
智能婴儿袜记录的宝宝心率、血氧水平、睡眠质量、皮肤温度、睡姿等数据将直接传输到家长的电脑或智能手机上,让家长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宝宝的健康状况。
婴儿的卧室。
情况。
该设备尚未商用,但制造商已经构建了许多功能模型并通过其网站外包。
儿童互动睡衣 SmartPJs 是专为儿童设计的互动睡衣。
身体上布满了各种各样的圆点。
它的工作原理类似于二维码:家长可以用智能手机扫描这些点,孩子的睡眠状态就可以显示在手机屏幕上。
SmartPJs 智能睡衣售价 25 美元,适合 1-8 岁的儿童。
婴儿睡衣 该产品是Exmovere公司开发的一套具有生物传感功能的婴儿睡衣。
主要适合1岁以下的宝宝。
睡衣配套的传感器可以实时记录宝宝的体温、活动和具体位置,并向监护人的手机和电脑发送实时短信和邮件提醒。
有了这套睡衣,即使宝宝在另一个房间,监护人也能实时监测宝宝的各种情况。
如果宝宝身体不适需要就医,如果饿了需要吃饭,如果尿尿需要换尿布,监护人都能及时收到提醒,能够第一时间赶去处理。
购买儿童可穿戴设备的要点 1、材质安全 既然是儿童可穿戴设备,必然会与儿童的皮肤和身体接触。
儿童皮肤脆弱、敏感,因此可穿戴设备的材料要求相对较高。
例如,智能睡衣、内衣最好采用柔软、透气的材料;手链、脚链等也适合使用柔软无毒的硅胶,避免使用太硬的东西。
2。
操作简单。
操作步骤越简单越好。
比如孩子在哪里,在做什么,状态如何,最好一键知道。
对于一些孩子由老人照顾的人来说,如果设备操作简单,即使不懂IT也能轻松上手。
3。
力求精细化而不是功能过多。
虽然有些产品看似拥有很多强大的功能,但可能无法保证每一个功能都是最好的。
例如,对于一款能够准确定位婴儿的产品,只要定位精度高、响应快就足够了。
无需担心其他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