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孔令双) 智能手表的残酷现状 在研究人员眼中,智能手表已经成为下一个值得期待的金矿。
Business Insider旗下研究机构BI Intelligence的报告显示,全球智能手表年销量将达到1万台,收入达到92亿美元。
他们预测未来二十分之一的智能手机将与智能手表配对。
然而,在智能手表市场的动荡与喧嚣中,是否还隐藏着真正的机遇呢?因为手机的存在,大多数人不再戴手表。
即使戴手表,也不是为了看时间,而是为了装饰的需要,或者作为身份的象征。
这些手表大部分是由传统机械手表制造商而非科技公司生产的。
价格至少在1元以上,而不是1元以下的塑料感很强的智能手表。
有趣的是,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开始挤进小屏幕。
三星GALAXY Gear在中国已有50多个本地化应用。
与手机上完整的应用相比,智能手表上呈现的这些应用更像是阉割版。
这不能归咎于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因为硬件才刚刚起步。
回顾已经发布的几款智能手表,我们可以看到它们都是在卖概念。
无论是三星的智能手表还是国内厂商的智能手表,都只是半成品。
乐观地讲,随着各家科技公司纷纷试水智能手表,经过不断的试错、先行者成为先烈,智能手表的最佳应用状态就能浮现出来。
人们已经习惯了手机上频繁的通知,但是人们不方便携带智能手机的场合真的需要充满无缝的通知吗?目前,智能手表厂商还没有解决消息通知与用户信息承载能力之间的平衡问题。
人们更喜欢智能手表安静地存在,只有在有真正重要的事情需要吸引用户注意力时才适当地出现。
“半夜三点把你叫醒,只是为了通知你有人转发你的微博,真的好吗?”有人抱怨智能手表的通知功能。
与日益向大屏幕发展的智能手机相比,在智能手表的小屏幕上使用一些应用程序似乎有点反潮流。
在之前功能手机那么大的屏幕面前,很难想象智能手表可以像手机一样被用户反复折腾,重装系统,反复卸载安装大量应用。
由于显示和输入的限制,手表所能承载的应用远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多。
看似热闹的智能手表市场正处于不成熟的早期阶段。
“目前,1.0智能手表厂商没有一家能生存下来,都是过渡产品。
”一位从事可穿戴设备的人士预测道。
安装在过渡产品上的软件应用程序蓬勃发展的机会也非常渺茫。
悲观的原因之一来自于硬件的致命伤害。
几乎每天都需要充电一次的智能手表,其电池续航时间很简陋;作为主力功能的相机配件大多在10000像素左右,远低于当前智能手??机的10000像素标准;高功耗容易产生热量,这对于贴近皮肤的手表来说是一个问题。
至于手表,一点舒适感都没有;即使作为装饰配件,它也有很强的假性和塑料感,远远不如机械表甚至一些电子表或运动表。
传统手表厂商无意涉足智能手表领域,唯恐降低其价值。
三大难点:续航、易用性、供应链。
担任智能手表品牌Pebble首席项目布道师的Myriam Joire表示,目前智能手表领域只有两个比较大的平台,而且两个平台都还很有限。
还有改进的空间。
“电池寿命是一系列技术的关键,如果您要构建可穿戴设备,您的硬件和软件需要非常节能,这意味着选择正确的显示器、处理器和无线通信技术,”乔尔指出。
:“此外,这也意味着你的操作系统需要轻量级。
Android和Tizen不算是基于Linux的重量级操作系统。
你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在Cortex M3或M4核心上执行的实时操作系统”Joire表示,可穿戴设备普及的另一个障碍是充电方式;她认为无线充电将成为使用占用宝贵空间的 Micro USB 连接器的近期替代方案,她还呼吁提供无线充电设备领先供应商之一的 AT&T 正在推动可穿戴设备的增长行业通过支持单一标准。
“在你的身体周围建立一个安全的世界是可穿戴设备连接的可预见的未来,”她说,并补充说,用户还需要信任可穿戴设备制造商:“你必须信任技术世界,把个人数据留给我们,那就是我们可以预测您想要做什么的唯一方法;背景是关键。
例如,Joire 指出,“建立背景和实际的日常用户案例是让智能手表为公众所接受的关键。
三星的 Galaxy Gear 专门致力于将早期采用者转变为技术玩家:“你需要让事情变得简单,并且大多数技术我现在用的还不够简单。
” “如果你希望能够吸引早期采用者以外的客户,请记住,购买智能手表的人希望产品开箱即用,并为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价值。
她总结道,未来的智能手表应该注重尽可能少的复杂功能,坚持提供易用性和开箱即用的实用性。
除了功耗和实用性之外,困扰厂商的另一大问题就是供应链不成熟的问题。
由于无法规模化,供应商目前对可穿戴设备的支持有限,许多设备只能定制。
这也导致了智能手表的成本居高不下。
可供选择的处理器不多,很多厂商都得用手机芯片。
其中,三星的Gear采用双核A9手机平台。
最后的效果并不理想。
有业内人士表示,部分厂商采用了MTK的手机平台。
对于智能手表来说,“卖的人都知道这只是炒作,所以现在做智能手表并不是一件靠谱的事情。
“除了主控芯片外,显示屏也是困扰厂商的重要问题。
专门从事OLED、TFT、E-ink代理商的深圳市爱顺嘉科技有限公司陈军表示,目前可用的显示屏市场上的智能手表产品,小尺寸屏幕大多是1.55英寸、高分辨率的iPod nano屏幕,如果要定制屏幕,最小起订量必须是K,硬成本就要1万元。
他表示,也有客户用电子纸来代替TFT,可以实现低功耗,但电子纸要20美元,成本太高,而且显示效果也没有那么好。
作为T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