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智能跑鞋走“新路”

时间:2024-05-22 17:25:47 科技赋能

跑步是很多人喜爱的运动,跑鞋是跑步的必备装备。

为了保障跑步者的安全健康,各大品牌都在跑鞋中加入了各种新技术,甚至配备了智能芯片来监测运动数据。

近日,李宁公司与华米科技合作,将智能跑鞋带入我们的生活。

生来就以智慧之名奔跑。

7月15日,李宁携手小米手环厂商华米科技发布两款智能跑鞋,高端“烈君”和低端“赤兔”。

据了解,这两款跑鞋之所以被赋予“智能”的称号,是因为跑鞋搭载了华米智能芯片。

该芯片位于右鞋鞋垫下方的凹槽中,在跑鞋的使用寿命期间无需更换。

华米智能芯片通过蓝牙4.0与手机连接,配合小米运动App使用。

手机需搭载Android 4.4以上系统或Apple iOS 7.0以上系统。

同时,智能芯片还具有防潮、防溅功能。

李宁跑步事业部总经理曾翔表示,李宁智能跑鞋与小米运动APP的结合,除了提供距离、配速、路线、卡路里消耗等常规功能外,率先实现前后脚掌落地状态分析和精准踏频监测。

这两项功能是评估跑步质量、预防受伤的重要指标:一方面,跑步者可以根据落地分析的反馈直观地了解自己的跑步姿势,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跑鞋,提高跑步成绩。

跑步姿势,改善跑步姿势。

预防运动损伤。

同时,跑步者还可以根据前后脚掌的监测,有效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步态训练。

另一方面,借助准确的步频监测,跑步者可以在科学的训练指导下逐步提高步频,提高跑步成绩。

同时,他们还可以有意识地缩短步长,减少受伤的机会,实现快速高效的跑步。

好进球。

据曾翔介绍,首款“猎军”车型上市后20分钟内就售出了多双。

他认为,这两款产品的售价足以颠覆全球智能设备领域的定价规则——售价分别为1元和1元。

除了高性价比之外,李宁智能跑鞋采用拥有数千万活跃用户的小米运动APP作为互动平台,主打社交互动体验。

除了定期分享跑步路线、运动成绩、水印照片外,线上还将逐步上线专业训练计划、好友监督挑战、里程积分兑换等社交功能,表明李宁智能跑鞋将融合跑友圈、朋友圈、生活圈等多元互动,开启并引领智能跑步生活方式。

智能运动时代已经开启。

事实上,智能跑鞋并非李宁独有。

此前,耐克、阿迪达斯都曾推出过类似产品,但实际销量并不好。

北京朝阳北路耐克旗舰店的工作人员表示,该店此前曾出售过可以放置芯片的运动鞋。

芯片和鞋子是分开出售的,但这类运动鞋和芯片在两年前就停产了。

无独有偶,阿迪达斯的同类芯片产品目前也缺货。

据其品牌旗舰店工作人员介绍,放置在鞋底的芯片已经断货数月,未来是否继续销售尚不得而知。

据了解,耐克已经搁置了对智能硬件的投资。

该公司于去年 4 月关闭了 Fuel Band 团队,智能手环也在商店中停产。

耐克此举在当时被认为是“明智之举”。

作为运动服饰品牌,开发硬件产品并不是它的专长。

与国际品牌的冷淡结局相比,国产运动品牌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却不断有所动作。

今年年初,°与互联网巨头百度联合推出智能童鞋。

它们通过唯一的芯片连接百度地图,快速定位孩子的位置,方便家长通过手机监控,防止孩子迷路。

5月底,初创公司民虎科技发布了小T智能运动鞋,众筹期间销量为0双。

该公司CEO刘超表示,敏湖科技将把小T的技术授权给多家运动鞋品牌。

不久前,联想还在首届全球科技盛会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上推出了可以显示穿着者心情指数的智能鞋。

这款智能跑鞋内置传感器,可以在手机上显示穿着者的相关运动信息。

穿着者的情绪指数还可以显示在鞋的侧面,并且可以跟踪和分析心率和卡路里消耗等健身数据。

同时,鞋子内置振动垫,可以引导穿着者进行左右振动。

曾翔认为,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智能跑鞋必将掀起“智能跑步”潮流。

主要原因有四:一是近年来跑步被越来越多的人作为锻炼身体的方式之一;其次,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全面进入人们的生活,各种跑步应用被人们广泛使用。

接受并融入日常跑步,智能跑步正迎来成熟的发展机遇;第三,跑步与智能穿戴设备的结合可以释放“无限想象”。

智能跑步可以帮助你炫耀跑步、秀装备、交朋友。

,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第四,智能跑鞋的功能不断丰富和完善,成本不断降低,让更多人轻松拥有“智能跑步新生活”。

您需要什么样的跑鞋?纵观智能穿戴设备市场,虽然前景不断被看好,但目前消费者更多出于“尝试”,很多人购买手环后就很难继续佩戴。

即使是Apple Watch,实际销量也远低于预期。

北京科克体育咨询公司总经理张庆认为,李宁在智能设备方面的尝试值得肯定,但更需要突破的是如何提高用户对产品的粘性。

例如,耐克在放弃硬件后,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产品上。

专注Nike+社区建设。

截至去年年中,Nike+会员数量已达1万人。

当人们使用Nike+系列APP参与运动、互动时,不免会受到品牌的影响,更何况该APP还可以直接访问耐克的购物网站。

也就是说,李宁与小米的合作不仅要带来智能跑鞋,还要像小米一样打造自己的粉丝经济。

目前看来,李宁将合作视为一种技术创新。

李宁本人此前在交大校友论坛演讲中表示,希望通过APP等线上工具将智能鞋获得的数据反馈给研发团队。

,从而提升产品体验。

张庆认为,我们推出智能跑鞋的时候,一定要清楚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跑鞋。

首先,在选择智能跑鞋时,真正重要的是产品的附加值。

就像苹果手机一样,虽然价格偏高,但却提供了其他品牌手机无法提供的使用价值。

这就是苹果占据主导地位的根本原因。

智能跑鞋也是如此。

作为一款可穿戴设备,智能跑鞋被消费者接受的关键在于“智能跑鞋必须具有独立于其他可穿戴设备的价值”。

否则,如果目标用户已经有了手环,为什么还要购买类似功能的智能跑鞋呢?因此,对于智能跑鞋来说,重要的是价格和价值不应该有太大的偏差。

其次,消费者在选择智能跑鞋时,希望寻求运动指导和建议。

目前,市面上所有的手机都可以实现计步功能。

如果跑鞋只注重“计步”等初级功能,很难成为智能手机和手环的替代品。

消费者购买智能跑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

除了计步功能外,它们还可以监控运动过程,并在发现问题时提供解决问题的指导。

第三,选择智能跑鞋时,还是希望跑得自如。

对于智能跑鞋,消费者首先想购买一双“跑鞋”。

无论产品多么智能,舒适性和实用性仍然是第一位的。

另外,跑鞋属于耐用消费品,平均使用寿命~公里。

跑步者通常会选择最优质的跑鞋,以确保自己在跑步时不会遭受运动损伤。

因此,智能跑鞋产品仍需真正提升品质,在外观、舒适度、耐用性、功能性等方面追赶国际品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