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手表制造商天梭最近在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展上展出了基于T-Touch Solar Expert的新款智能手表原型;瑞士奢华腕表品牌泰格豪雅 (TAGHeuer) 近日也宣布将发布一款将瑞士腕表前卫精准与现代尖端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智能腕表。
瑞士手表厂商的加入无疑将改变智能手表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而随着新老势力的加入,人们也必然会越来越认可这一新产品的价值。
但电子产品固有的快速更新换代使得智能手表的性价比不如传统手表。
花大价钱买一块几年后就要更换的手表,有点“太奢侈”了。
传统手表厂商“抱团”推智能手表 现在最受欢迎的电子消费产品不是手机或平板电脑,而是因为Apple Watch而走红的智能手表。
首先是华为Watch,然后是Watch。
两款备受关注的产品一下子点燃了原本不温不火的智能手表市场。
面对新来者的挑战和威胁,传统手表制造商也在试水可穿戴市场。
近日,瑞士豪华手表制造商泰格豪雅宣布,正在与谷歌和英特尔合作开发一款豪华智能手表。
该手表将采用英特尔的智能手表芯片组件,并运行谷歌的Android Wear操作系统,而表壳、指针、设计和旋钮将来自瑞士。
国际奢侈品牌万宝龙也屏住了呼吸。
万宝龙推出智能表带e-Strap,高调宣布进军智能穿戴设备市场。
在智能手表浪潮的冲击下,LVMH旗下高端手表品牌泰格豪雅负责人也表示,泰格豪雅已经准备推出智能手表产品。
此外,他还表示这款手表将与Apple Watch完全不同。
不仅如此,Mondaine、Alpina、康斯登透露将进军智能手表市场,推出自己的智能手表。
这些设备将非常相似,并且依赖于新的 MotionX 开放平台。
该平台主要针对手表制造商,让后者在其传统手表的基础上添加智能手表“元素”。
开发MotionX平台的瑞士硅谷合资公司Manufacturing Modules Technologies(MMT)表示,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传统手表制造商加入MotionX平台。
MMT将为合作伙伴提供PCB(印刷电路板)设计、防火墙升级、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和云框架,让手表制造商可以专注于纯粹的产品设计。
智能手表对于传统厂商来说也是一个机会。
可穿戴计算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各大互联网、IT企业都在争先恐后地酝酿自己的“可穿戴”计划。
智能手表将成为第一轮“上身”设备。
智能手表如今已经成为各大厂商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市场有多大? Cowenand公司的一份报告显示,生活方式和娱乐类可穿戴设备,包括多功能智能手表、眼镜甚至珠宝,将成为2020年至2020年全球最畅销的可穿戴设备。
预计智能手表将成为全球最畅销的可穿戴设备。
最受欢迎,占 2018 年美国生活方式和娱乐可穿戴设备销量的 60%,到 2020 年将占到 72%。
Canalys 预计,到 2020 年,可穿戴手环的全球出货量将增长 10%,达到 10,000 台,而智能手环的出货量将增长可以运行第三方应用程序的手环和Apple Watch等智能手表将达到10,000台。
市场研究公司BI Intelligence发布了一份智能手表市场预测报告。
预计到今年,全球智能手表产品总销量将达到1万台。
巨大的市场前景吸引了众多IT厂商入驻。
相比之下,如今的传统手表厂商似乎不必像当年的厂商诺基亚那样担心被摧毁。
相反,智能手表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即使渗透率适中,也可能是他们收复失地的好机会。
智能手表的很多功能可能会变得毫无用处。
IT新贵瞄准奢侈品市场,奢侈品牌逆袭IT市场。
从这一点来看,IT产品与奢侈品融合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科技产品更新换代非常快。
两者的产物是否会拥有更持久的生命力呢?智能手表只是细分市场,改变中低端市场格局。
通过将科技元素和时尚元素引入手表设计中,智能手表对于年轻人来说更具活力。
通过将医疗健康元素引入手表设计中,智能手表的功能更加丰富。
这就是我们理解“智能”的意义所在。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智能手表还存在定位不清晰、续航不佳、应用场景不够等诸多不足。
电子产品具有更新速度快的特点。
在设计方面,传统奢侈品有优势。
2017年,智能手表的外观逐渐回归传统。
Moto和Apple Watch都把外观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同时,亮度过高、质感不足也成为智能手表的缺点。
另一个残酷的事实是,从实用角度来看,电池寿命是可穿戴设备必须克服的重要障碍之一。
同样,如果智能手表品牌能够解决电池续航问题,那么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春天或许真的到来了。
对于传统钟表行业来说,今年绝对是一个分水岭。
传统的玩法仍然有效,但如何理解和利用互联网的玩法将是一个问题。
目前,智能手表领域缺乏能够改变整个行业走向的革命性产品,使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备。
但如果没有这样的产品,无论是哪家厂商,都很难在智能手表领域有所作为。
当传统手表厂商进军可穿戴市场时,是带来灾难还是颠覆,最终还是要看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