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鞋厂,一个是电子厂。
当然,各有各的优势和侧重点。
小米旗下品牌米家最近推出了一款智能运动鞋,价格夸张到只有1元。
大家一定还记得去年耐克发布的一款售价万元的内置灯光和鞋带功能的智能运动鞋HyperAdapt Trainer 1.0。
这两款鞋的价格差距如此巨大,那么它们的表现如何呢?小编做了一个对比。
每个人的愿景都不同。
我个人认为,从外观设计上来说,袁的米家运动鞋和袁的耐克鞋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米家运动鞋智能版顺应当今潮流,采用一体式针织鞋面。
此过程不再需要衬里支撑框架。
鞋面基本由针织电控机器完成,可以减少材料浪费和降低人工成本,目前各大运动鞋品牌都在推出此类一体式针织鞋面产品,如Adidas Primeknit、Nike Flyknit系列产品。
除了鞋子之外,米家智能运动鞋产品还包括华米智能酷睿2。
升级版华米智能酷睿2采用可更换电池的设计,配备六轴传感器,可以测量日常步数、里程、消耗和电量。
其他数据。
开启跑步模式后,还可以计算并记录跑步过程中前脚着地情况。
达阵时长、腾空比等专业运动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实时调整运动方法。
米家智能运动鞋产品左右脚分别配备芯片卡插槽。
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运动情况选择将其放置在左脚或右脚上。
米动智信配备CR纽扣电池,还可以连接米家智能家居APP查看更多运动数据。
米动智信的LED指示灯用于电量提示和绑定提示。
目前,需要在手机上下载小米运动APP才能查看米家运动鞋智能版的数据。
HyperAdapt Trainer 1.0 运动鞋的后跟集成了传感器。
当用户穿上HyperAdapt运动鞋时,脚后跟处的传感器就会被激活,鞋子就会开始自动调节松紧度。
用户可以通过脚踝侧面的按钮收紧或松开鞋带。
最终该公司希望取消手动按钮。
与所有智能设备一样,HyperAdapt Trainer 1.0 也依靠鞋子内置的电池来维持系统运行。
每次充满电需要3小时,可连续使用2周。
锂电池和无线充电系统也集成到鞋子中。
锂电池主要为芯片、电机和变色LED灯提供动力。
这款电机用于系鞋带,可提供约 30 磅(13.5 公斤)的拉力,对于鞋带来说绰绰有余。
HyperAdapt Trainer 1.0支持Nike+应用程序,可以帮助用户管理自己的健身数据。
苹果的传感器安装在鞋垫下方,可以测量用户运动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并通过 iPod 读取数据。
它还可以根据您的锻炼强度自动选择歌曲。
看完他们的对比,大家对于袁家的一双小米和一双袁家的耐克无论从功能还是性价比上都心里有数了吧?网友体验评价:@赵明canEDN:说到耐克和小米运动鞋,在使用体验方面我最有发言权(虽然不是这两款……)。
去年小米推出第一代运动鞋的时候,我就买了一双(下图的)。
拿到手后,我拿出里面的“华米智能芯片”,按照说明摆弄了半天,还是无法连接(糟糕?)。
我只能把它们当普通运动鞋穿。
但与我买过的几双耐克鞋相比,我想说这款鞋跑步的舒适度还是低了一些。
所以现在我跑步的时候基本不穿这双了,只是偶尔骑自行车的时候穿。
无论耐克的品牌溢价如何,一分钱一分货。
一个是鞋厂,另一个是电子厂。
当然,各有各的优势和侧重点。
但在我看来,购买运动鞋进行跑步锻炼的首要选择是舒适。
其他运动功能其实可以用我们的手机、手环来代替,没必要内置到鞋子里。
而且,像这样的非医疗级健身产品不需要那么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