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方爆料来看,即将推出的新iPhone似乎并没有配备传闻中的Micro LED显示面板,而是将采用OLED+LCD双显示面板策略,推出中国“定制”版。
索尼是第一个研究并商业化Micro LED的公司,此前有传言称其将在其BRAVIA电视中使用Micro LED。
不过,索尼高管表示,现阶段Micro LED并不适合家用电视,索尼正在将其推广到户外使用。
展示等商业领域。
事实上,Micro LED出现的并不晚。
它总是被讨论和提及,但在消费领域却始终没有找到它的行踪。
究竟为什么? Micro LED实际上是LED的终极进化版。
TFT-LCD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
由于LED具有色彩饱和度高、省电、薄型、轻薄等特点,一些厂家采用LED作为背光源。
2008年,白光LED技术的制造工艺、性能和成本开始成熟。
2008年,白光LED背光模组快速增长,几乎完全取代CCFL,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视等领域。
但TFT-LCD的非自发光显示原理光电效率较低,且白光LED的色彩饱和度不如RGB-LED,主动亮度很难达到户外环境所需的尼特。
这时,直接利用三基色LED进行自发光显示的Micro LED技术开始出现。
索尼2016年发布的55英寸“水晶LED显示屏”采用了Micro LED显示技术。
采用单一Micro LED嵌入方式,响应时间和使用寿命不存在问题,色域高达%NTSC。
你知道为什么苹果总是传出要推出Micro LED手机吗?因为截至今年,苹果已经收购了四家拥有Micro LED专利的公司。
Micro LED具有这些特点。
最常讨论的话题是OLED和Micro LED。
理论上,OLED改善了LCD需要背光模组、黑色水平较差的问题,并且具有更高的对比度。
但OLED也有缺点,那就是必须降低白屏显示以节省功耗,而且OLED的色域水平与KSF或量子点相差不远。
然而,Micro LED是由微小的LED阵列组成。
除了实现高亮度、超高分辨率和色彩饱和度之外,每个像素都可以独立驱动。
它还具有省电、响应速度快的优点。
但它仍处于商业化的道路上。
他的技术瓶颈有两个方面。
一是如何制作更小的单位LED颗粒,二是如何将这些微米级的LED转移到基板上,如何粘合,以及如何驱动电路。
当然,最后一步是如何降低成本。
现阶段Micro LED最适合的应用场景Micro LED的发展还存在很多技术瓶颈,但无论怎样,它仍然有发展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
最有可能广泛应用的场景是可穿戴设备和虚拟显示设备。
智能可穿戴设备。
例如,智能手表的屏幕比较小,屏幕密度要求也比较高。
所以非常符合Micro LED的特性。
它们潜在的差异化功能包括延长电池寿命、降低功耗以及提供更高的亮度以在户外环境中提供良好的可读性的能力。
体验过AR、MR头显的消费者一定最清楚,头显设备最大的发展瓶颈就是真实屏幕的分辨率。
更高的分辨率可以使虚拟图像更接近现实世界。
当然,它有足够的亮度和逼真的色彩表现。
这些面板的质量可能比市场上最好的手机高10倍,比如亮度达到0nit。
只有Micro LED有这样的潜力。
此外,Micro LED还可以用于汽车等环境中的平视显示器,类似于AR显示的一种方法。
会应用在大屏领域吗?当然会。
其尺寸小,可实现高对比度显示,非常适合未来超高分辨率大屏幕电视或显示器。
如果成本降下来,真的可以秒杀各类OLED、LCD显示设备。
总结:Micro LED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新的显示技术的诞生往往伴随着新的供应链关系。
包括上游材料厂商、中游面板厂商、下游品牌终端。
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升级再升级的过程,所以肯定没有办法加快这个过程。
我们只能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