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家电企业的崛起,惠而浦的家电业务被迫萎缩。
惠而浦最新财报显示,该公司本财年第一季度利润为1万美元,同比下降38.56%;营业收入49.11亿美元(约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1%。
美的集团、格力电器、青岛海尔一季报营业收入总额分别为1亿元、1亿元、1亿元,形成鲜明对比。
最近,惠而浦甚至将旗下压缩机公司恩布拉科集团折价卖给了一家日本公司。
有着辉煌历史的美国巨人。
美国家电巨头惠而浦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2000年,它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扭动式洗衣机,人类告别了手洗时代; 2010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扇双折门。
冰箱; 2009年,为“阿波罗11号”登月计划定制全球首个太空厨房; 2008年以年销售额1亿美元位居全球白色家电第一。
但以上的一切都已成为过去。
如今,惠而浦的业务能力正在逐渐萎缩。
根据权威市场研究机构欧睿国际发布的全球大型家电品牌零售额数据显示,全年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中国海尔、韩国LG和韩国三星。
一度位居榜首的美国惠而浦已跌至第四位,占2018年全球家电品牌零售市场份额的4.7%。
甚至最近,其压缩机公司恩布拉科集团(Embraco Group)以2018年的价格出售给了一家日本公司。
折扣。
不少业内人士将此解读为惠而浦因全球市场家电业务萎缩而做出的战略调整。
定位失利巨亏 对于年度亏损的原因,惠而浦回应称:从营收来看,产品销售价格下降,高端产品结构改善未达到预期。
成本方面,由于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渠道费用投入过多。
惠而浦还存在多品牌混战、定位不清晰的问题。
2016年惠而浦收购合肥荣事达三洋时,惠而浦中国宣布旗下四个品牌差异化明显:惠而浦定位高端,三洋、帝朵定位主力品牌,荣事达主打高性价比。
惠而浦(公司)曾表示,旗下四个品牌差异化明显:惠而浦定位高端,三洋、帝朵定位主力品牌,荣事达主打高性价比。
然而四年过去了,惠而浦品牌仍未闯入高端品牌阵营。
过去,惠而浦进入中国市场时采取的低端、低价产品策略严重损害了其产品形象和声誉。
完成对合肥三洋的收购后,虽然我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截至目前,还没有太大的改善。
质量问题和售后服务也是惠而浦被诟病的原因。
前不久召开的TMT行业35次质量报告会上,部分项目不合格的企业被曝光,惠而浦榜上有名。
惠而浦的质量问题最终是受到其长期的低端低价产品策略的影响。
与国内家电品牌相比,外资品牌售后服务整体较差是普遍现象。
一方面,国外品牌知名度较高,但本土化能力较差;另一方面,外资品牌本地化售后服务网点较少。
最后,智能制造和智慧生活是当前家电行业的热门话题,也是家电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惠而浦向信息化、智能化、互联网化的家电业转型非常缓慢。
智能生活、智能家居投入不够。
惠而浦的产品普遍智能功能较低,不能迎合很多高端消费者和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