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小米官方宣布,小米手环累计销量已突破100万只,仅天猫“双11”销量就突破10万只。
周三,小米和雷军旗下顺为基金联手京东、纪源资本投资美国可穿戴设备制造商Misfit,其主打产品是高端Shine系列手环。
周四,生产小米手环的华米科技宣布获得1万美元B轮融资,估值3亿美元。
本轮融资由高榕资本领投,红杉、晨兴、顺信跟投。
本周五,小米手环iOS应用正式登陆App Store。
本周,有关小米手环的新闻每天都占据头条。
四个月内,售价79元的小米手环成为中国最畅销的可穿戴设备。
有分析师估计,智能手环的全球出货量仅达到数千万个。
与同期(可能)中国销量最高的智能手机小米4配合,小米手环的销量在前四个月里像火箭一样飙升。
不过,到目前为止,小米手环更多地只是充当了米粉们的玩具。
因此,本周正式上线的小米手环iOS应用也象征着小米未来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的更大野心。
虽然小米手环只是第一代产品,但其制造商华米科技已经开始考虑下一步的国际化,这也是其本轮融资的一个重要目的。
华米科技创始人黄汪表示,新一轮融资的主要目的是招募优秀的国际化人才,扩充团队,为后续产品推出储备力量,为进军欧美市场做好准备。
据悉,华米科技的数据团队位于北京。
在美国硅谷,也设立了办事处,进行一些研发和设计工作。
而现在有更可靠的消息称,小米手环准备明年在美国推出独立品牌的可穿戴设备。
如果这一消息属实,手环或其他可穿戴设备将成为小米第一个进入美国市场的产品。
对于具体品类,华米并未透露详情。
这里需要介绍一下小米手环的制造商华米科技。
华米科技前身为智器科技,在平板电脑、电子书等消费电子领域已经经营了一段时间。
也曾与RK、Amlogic合作,但销量并没有起色。
业内人士透露,智能设备在平板电脑行业的出货量中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去年,Smart Device还推出了智能设备品牌手表SMARTQ。
虽然有小米背景,但智能设备SMARTQ销量一般。
7月11日,距离小米手环正式发布还有11天,智器科技的微博也停止更新。
看来华米科技已经彻底放弃了自己的智能设备品牌。
智器科技推出的最后一款产品是智能手表Z Watch。
据称,小米在看到这款产品后,最终确定了与其合作。
据悉,小米与智能设备的合作敲定后,华米投资了50人的团队来制作小米手环产品。
该项目从今年12月开始,一直到7月22日小米手环正式发布。
据称,双方最初考虑了智能手表产品的方向,但最终因为手表很难佩戴而放弃一天24小时,大多数用户回家后都需要摘下来。
也因为其在运动、健康、医疗等方面的能力不足,只为大众用户制作了更便宜的智能手环。
然而,加入小米这一年,曾经默默无闻的华米,如今估值已超过3亿美元。
不知道有多少国内可穿戴设备初创厂商和创业者看到这个消息后会作何感想。
对于舍不得放弃iPhone的小米手环爱好者来说,本周终于可以用自己的手机尝试一下史上最便宜的智能手环了。
遗憾的是,iOS版的小米手环并没有安卓系统上的大招“屏幕解锁”功能。
据说因为这个功能,“现在雷军忘记带手环就会发疯”。
此外,小米手环App尚未加入苹果Healthkit。
说了这么多,一句话,小米手环iOS版App就是一款被阉割过的App。
现在米粉又可以嘲笑果粉了(准确的说,是果粉中的小米手环粉)。
同样在本周,小米投资了美国可穿戴设备制造商Misfit,该公司以其高端手环品牌Shine而闻名。
Misfit首席执行官Sonny Vu表示,虽然小米在中国市场推出了自己的可穿戴设备,例如售价13美元的小米手环。
但这两种设备都有巨大的市场,价格较低的设备可能会刺激 Misfit Shine 等高价产品的销售。
“购买 13 美元 Mi Band 的人与购买美元 Misfit Shine 的人非常不同。
Misfit 发布售价 13 美元的 Mi Band 当天,也创下了单日最高销量。
如果是一个灯泡或一张纸条,那么价格可能很重要“我并不是说价格不重要,但对于可穿戴设备来说,时尚、设计、品牌和体验更重要,”他进一步解释道。
对于小米除了华米之外投资Misfit一事,华米创始人黄汪表示,已经与Sonny Vu进行了沟通,希望双方能够互相学习、优势互补。
小米副总裁刘德也对媒体表示,投资Misfit只是一种策略。
华米是小米生态链成员,也是兄弟公司。
事实上,小米早前也通过投资或战略合作的方式与一系列国内设备厂商建立了联系,从而逐步在可穿戴领域建立了自己的生态系统。
它与Misfit的交易可能更多的是建立联系,为小米后续在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建立平台铺平道路。
这对于想要成为像苹果一样的全球品牌的小米来说。
颇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