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据看得见、可查、可测的融资金额盘点了2014年中国最热门领域智能硬件十大投资案例!表现最出色的是雷军的小米科技,涵盖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医疗。
小米的投资遍布各个领域。
在智能硬件领域完全处于垄断地位。
NO.1美的集团12.66亿元(约2.04亿美元) 2019年12月15日,美的集团宣布获得小米科技12.66亿元战略投资,占股1.29%。
小米战略投资美的后,双方将在智能家居及其生态链领域、以及移动互联网业务等多种模式上开展深度战略合作,面向用户极致的产品体验和服务。
近年来,家电行业呈现智能化、销售渠道多元化的趋势。
美的集团紧随潮流,于今年3月发布了M-Smart智能家居战略。
5月,成立美的集团电商公司。
依托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美的正计划从传统家电制造商转型为智能家居创新者。
回顾小米过去的投资,其实更多的是控股。
半年前,硬件创业者也体现了小米强烈的投资态度。
他们想要控股甚至代工——看看它发布的两款产品,小米空气净化器的生产商叫智米,小米手环的生产商叫华米。
小米对美的的投资,以及早期对爱奇艺、优酷的投资,都是基于参与而非控制。
投资理念发生了变化,从杀戮、收购到联手。
未来,随着机制的完善和平台的拓展,小米生态系统“硬件+软件+互联网服务”铁人三项模式的威力将逐步显现。
NO.2 南京物联1万美元 今年7月,中国本土最大的智能家居企业南京物联获得1万美元风险投资。
智能家居是科技界最热门的行业之一。
尽管这个概念已经提出很长时间了,但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
而市场需求尚未大规模激活,智能家居作为一种商业理念仍处于探索期,企业发展还不够成熟。
目前A股市场尚未有智能家居企业IPO上市,投融资市场也在培育中。
成立于10月的南京物联网是一家物联网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各类传感器、控制器等。
此次巨大的融资事件表明资本市场开始越来越关注智能家居。
随着互联网巨头的进入,未来一场烧钱的洗牌战在所难免。
由于南京物联网早在几年前就布局了智能家居产业,其优势也比较明显:据路透社汤普森研究显示,南京物联拥有多项专利,全球排名仅次于三星;此外,与其他企业中,与首次进入市场不同的是,南京五联已实现销售,成为行业内销售额最大的企业。
NO.3 云智声1万美元 今年12月,智能语音公司云智声获得启明创投、高通投资的1万美元B轮融资。
此前,云之声获得启明创投1亿元A轮投资和1万元天使投资。
获得B轮融资后,云之声估值已达2亿美元。
未来,云之声将继续加大研发、产品、市场、品牌的投入,聚焦智能家居市场,打造语音连接的智能家居平台,进而打造中国版“HomeKit”控制家庭自动化设备。
入口。
云智声成立于2019年6月,是一家专注于智能语音识别和语言处理技术的移动互联网公司。
2020年9月,云智声发布“云智声”语音识别公有云,成为继“科大讯飞”之后的国内第二个语音云。
2017年,云之声在资本市场获得高度认可,人气极高。
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目前,云智声语音识别技术主要应用于民用领域。
NO.4 华米科技融资1万美元。
2019年12月,小米手环厂商华米科技宣布获得1万美元B轮融资,由高榕资本领投,红杉资本、晨兴资本、顺为资本跟投。
融资后估值超过3亿美元。
华米科技成立于2019年1月,是一家从事智能穿戴、身份识别、人体数据的智能硬件设备及服务公司。
也是小米生态链中唯一生产可穿戴设备的成员。
其主要产品是小米手环。
早在1月份成立之初,华米科技就获得了小米科技、顺为基金的数千万元A轮投资。
互联网出身的雷军一直在硬件行业争夺空间,而华米科技的成立也与雷军息息相关,成功完成了小米硬件生态链中??的可穿戴设备环节。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底,小米手环三个月内出货量破万台,凭借强大的营销能力和79元的抄底价格,成为目前市场份额最大的可穿戴设备。
市场。
。
小米手环下一步的战略目标是出海,投资者也期待其在全球市场取得不错的成绩。
NO.5 成都乐动信息 1万美元 今年11月,可穿戴设备数据平台服务商咕动获得1万美元B轮融资,由海纳亚洲(SIG)和软银资本共同投资。
3月,咕咚刚刚获得深创投、中信资本1万元A轮投资;早在今年4月,还获得盛大资本1万元天使投资。
成都乐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今年10月成立。
其产品咕咚是一家软硬件结合的运动健康服务商。
它通过咕咚手环、APP等监测用户的运动、睡眠等情况,并在云端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咕咚自2001年开始进军可穿戴设备领域,推出首款运动监测产品“咕咚健身追踪器”; 2009年,针对智能手机用户推出运动工具APP“咕咚”;目前,新的硬件产品正在测试中。
咕咚手环ROM即将上线。
回顾咕咚的发展历程,从明星PE/VC纷纷投资咕咚的热情支持中,不难看出资本市场对可穿戴市场的看好。
NO.6 九安医疗 1万美元 2017年,九安医疗剥离健康智能硬件部分,成立新实体(暂定名为iHealth Inc)。
同时宣布获得小米科技1万美元A轮投资。
iHealth 是一家位于硅谷的创新医疗公司。
其血压计、体重秤在海外备受好评。
它是苹果的智能硬件合作伙伴。
事实上,它是国内A股公司九安医疗的全资子公司。
iHealth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基于健康大数据的医疗平台和产品,以及血压、血糖测量单一功能的血压、血糖测量产品。
新的独立实体公司将拥有海外公司iHealth以及相关人员、专利和商标。
小米出资1万美元,持有20%股份并拥有董事会席位。
九安医疗持有70%股份,剩余10%作为期权池。
未来,iHealth将成为小米在移动健康领域的合作伙伴。
小米将与iHealth在用户体验、小米电商、云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打造移动健康云平台,成功填充小米硬件集群理念。
医疗硬件空缺。
NO.7极飞科技1万美元 今年9月,极飞科技作为国内最早开始研发多旋翼无人机的公司之一,获得了来自硅谷诚资本的1万美元A轮融资。
极飞科技成立于2007年,总部位于广州,由前微软中国MVP彭斌创立。
随后又引进澳大利亚资深媒体人贾斯汀·龚和中国市场专家易丙红作为联合创始人。
目前,极飞小型无人机已应用于医疗救援、低空物流、安防监控、森林防火、地质勘探、影视航拍、航空测绘、极地科考等行业。
积累了很多用户,也与很多政府、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
目前,第四代物流无人机正在研发中,产品已在澳大利亚和中国进行测试和评估。
尽管国内外无人机市场还存在各种不足,但无论是资本还是普通用户都感受到了无人机的快速发展。
这个市场正在爆炸式增长,智能手机、电子产品等的普及更是火上浇油。
角色。
智能硬件的复兴、航拍市场的崛起、资本的涌入。
多重利好背后,无人机仍然存在无法逾越的障碍,即安全问题和国家政策。
我们希望“名正言顺”发展无人机的梦想能够尽快实现。
NO.8 极米科技、乐行天下1亿元(1万美元) 今年12月,深圳乐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宣布获得天图资本、五岳资本投资的1亿元B轮融资。
此前,乐行天下曾于2018年4月获得五岳资本1万元A轮投资,2020年1月成立之初也获得1万元天使投资。
乐行天下成立于2018年1月,六位创始人来自因机器人共同自主研发电动平衡车并创立了“乐行天下”品牌。
他们是中国平衡车市场的开拓者之一。
其产品乐行行SCV是一款智能出行汽车。
是一款集科技、时尚、趣味、环保于一体的智能体感终端,提供全新的驾驶体验和多种产品应用功能。
成立短短两年时间,已成为平衡车市场销量第一的公司。
2019年8月,智能家电公司极米科技宣布获得创东方、成都技转集团等投资方1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极米科技成立于2018年5月,是一家智能影院产品公司。
其产品包括极米云电影电视、智能投影设备等。
创始人钟波来自电视芯片公司mstar。
资料显示,今年4月,极米科技发布了旗下首款影院产品——超级无屏电视。
它的主要卖点是无屏、智能。
自5月15日发售之日起,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已售出近6万台,销售额达1.8亿元。
创始人兼CEO钟波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供应链整合和市场推广。
NO.9泽普互动融资1万美元。
今年1月,泽普互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获得GGV纪源资本、君联资本、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欣欣心元等投资方1万美元B轮融资。
今年1月,泽普互动获得君联资本1万美元A轮融资;今年2月,还获得九合创投数百万元天使投资。
泽普互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月,是泽普科技(成立于美国加州硅谷圣何塞的公司)的子公司。
主要为智能手机平台设计和制造运动和健康传感器配件。
),是一家专注于可穿戴设备、软硬件集成、动作捕捉的技术服务提供商。
其GolfSense是一个软硬件结合的高尔夫服务平台。
它提供了便携式高尔夫动作辅助训练系统,通过捕捉挥杆数据帮助高尔夫爱好者不断优化自己的动作。
不。
亿航、活乐科技、蚁视科技、乐源数码、三奶爸、松鼠互联网、极柔等10万美元。
回顾全年,智能硬件市场持续升温,互联网、IT等行业、家电巨头和各类初创公司纷纷涌入。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也开始觊觎智能硬件行业,不惜真金白银入局。
因此,统计全年的投融资案例,融资在万美元量级的智能硬件公司已有10余家,包括亿航科技、活乐科技、蚁视科技、乐源数码、三奶爸、松鼠互联、至尊科技等。
亿航科技今年12月获得纪源资本1000万美元A轮融资。
成立于今年1月,是一家由来自中国和美国硅谷的飞行器爱好者共同创立的智能无人机公司。
到目前为止,其主打产品只有Ghost智能无人机。
据悉,Ghost无人机预计将于今年1月底前发货。
此前,亿航科技已获得乐博资本杨宁、知名天使投资人徐小平以及专注于初创公司的投资机构PreAngel的数百万人民币天使投资。
活乐科技今年12月获得1万元A轮融资,由大辰创投、IDG资本、StarVC共同投资。
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专业从事智能投影设备研发和生产的高科技公司。
创始人为胡振宇、陈兴波。
其总部位于深圳。
2020年9月,活乐科技发布首款转型之作——坚果G1智能家庭影院,现已开放开发购买;融资金额主要用于人员招聘、产线扩张、供应链完善等模块。
安视科技于12月获得红杉资本1万美元A轮融资。
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专注于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立体视觉领域的高科技公司。
创始人为秦政,总部位于北京。
AntView拥有全球领先的可穿戴显示和虚拟现实技术。
全球首款自主研发的虚拟现实套件ANTVR KIT于2019年5月14日在美国KICKSTARTER网站开始预售。
今年8月AntView获得数百万元天使投资。
本轮融资可视为资本巨头红杉正式将触角伸向虚拟现实蓝海。
乐源数码今年10月获得英特尔投资1000万美元B轮融资。
成立于2018年5月,是一家致力于可穿戴智能核心技术及云端开发应用的创新科技公司。
其智能手表业务涉及智能养老、健康管理、时尚运动三大领域,服务于智能养老、个人健康和户外运动实现终端服务,产品包括FashionComm智能手表、蓝牙手环等。
今年5月获得中晶电子1万元A轮投资。
这位三个孩子的父亲今年8月获得高榕资本1万美元A轮融资。
公司成立于2018年4月,专注于制造和销售与家居环境和儿童健康成长相关的智能硬件。
创始人为戴赛英、陈海滨、宋亚男、李宏毅。
“三奶爸”率先为儿童家庭研发专属空气净化器。
核心产品。
2019年10月21日,《三个爸爸》在京东众筹平台上线后第29天,众筹金额突破1万,成为中国首个千万级众筹。
松鼠互联网成立时获得兰驰创投1万美元A轮融资。
当年7月在中关村成立。
创始人兼CEO为80后天使投资人杜雪泉,联合创始人余锐、林伟、曹真三位。
是一家高新技术创新型企业。
其首款产品是一款名为“松鼠相框”的软硬件智能设备,于12月8日在京东众筹平台上线,预计今年1月正式上线。
今年7月,吉柔获得了联发科和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投资的1000万美元A+轮融资。
它成立于今年10月,是一家智能路由器制造商,创始人兼CEO王楚云。
2017年7月,旗下首款路由器产品集翼正式发布; 11月,发布第二代产品JiII、JiYiS、JiSat等。
2020年1月,季柔获得明石资本黄明明数百万元天使投资; 2020年10月,获得纪源资本、创新工场数千万美元A轮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