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上市前后,市值波动较大,引发人们强烈关注。
事实上,这是人们对小米这样的公司看法两极分化的体现,小米这样的公司既不是典型的制造业公司,也不是典型的互联网公司。
小米的市值已经超过京东,几乎赶上了索尼。
你怎么认为?无论是认可小米模式的人,还是不看好小米模式的人,都无法否认两个事实。
首先,小米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成就是值得肯定的。
其次,小米是一家非常独特的公司。
很难找到比小米成立更早、模式与小米类似的公司。
相反,在小米取得一定成绩后,很多企业开始模仿小米。
因此,没有人可以否认小米的成功。
即使是那些不看好小米的人,基本上也会承认,小米至少是一家市值过亿美元的大公司。
真正引起争议的只有一件事:小米有多成功?小米未来的发展潜力如何?小米模式能否继续证明自己,还是只是昙花一现?人们对小米的看法两极分化。
在小米的支持者眼中,小米或许是一家极具投资价值的“互联网公司”。
即使是1000亿美元也可能低估小米,因此市场一度传闻小米市值将高达1亿美元。
在不看好小米的人眼中,小米只是一家以中低端机型为主的手机厂商,其核心技术控制力并不如市场上的三大巨头。
- 苹果、三星和华为。
1000亿美元的市值是遥不可及的。
作为一家手机厂商,小米市值达到1亿美元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毕竟传统制造业的市盈率从来就不高。
如果将小米视为一家互联网公司,作为国内互联网行业第四名的有力竞争者,甚至有望挑战百度行业第三名的地位。
即使小米市值突破1亿美元,也不足为奇。
小米股价之所以波动巨大,是因为当小米临近上市阶段时,大多数看好小米的人都处于观望状态,小米的估值不断下跌。
小米上市后,看好小米的投资者纷纷行动,市场散户也喜欢跟风。
小米的股票突然又火了,股价一路飙升。
至于小米市值超越京东,紧随索尼,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索尼虽然是一家老牌国际公司,但近年来的发展却并不顺利。
股票市场非常重视公司的成长。
像索尼这样的公司并不受到资本的青睐。
与小米相比,京东属于国内互联网第二阵营的成员。
实力上并没有太大的差距。
每个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每个人超越另一个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作为一家拥有强大互联网基因的制造企业,一家拥有强大硬件生产能力的互联网公司,小米究竟能发展到什么程度,确实很难揣测。
如果小米模式成功,它将成为一家巨头公司。
而一旦失败,很可能两败俱伤。
对于小米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对于投资者来说,风险和回报也不容低估。
因此,未来小米股价继续波动的可能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