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智能手表!场景时代的残缺之美

时间:2024-05-22 15:43:34 科技赋能

无论是正在进行的MWC还是年初的CES,智能手表都是人们最关注的热点。

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和定位系统,这五大科技力量相互关联,未来25年互联网将进入场景时代。

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可以说是未来场景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的可穿戴产品还没有为未来的使命做好充分的准备。

智能手表的不完美之美。

从联想在CES上发布智能手环,到华为在MWC上发布像Moto一样好看的智能手表W1,再加上盛大Geek、图曼、Weloop等独立公司在这一领域持续发力。

品牌和国内厂商正在快速进入智能手表市场。

虽然最受关注的苹果iWatch即将推出,但就目前来看,智能手表还只是第三种手表,短期内还无法触碰传统的传统手表。

我几乎拥有了一辆我一直梦想的摩托。

去年9月,我去美国出差。

去之前我就和朋友商量买两辆Moto,其中一辆是给他买的。

但因为当时没有货,所以放弃了。

在Moto出现之前,我已经购买并试用过很多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产品,包括Nike+智能手环、Jawbone UP、小米手环、盛大极客智能手表、联想智能手环等,但这些产品都没有十全十美的。

Nike+是比较早进入可穿戴市场的产品。

为了使用它,我特地购买了支持Nike+的耐克跑鞋。

Nike+ 用起来不太舒服。

它需要用户注册并登录Nike+官网。

该网站非常慢并且有很多限制。

最要命的是它对社交平台的支持太差,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整合一塌糊涂。

我在 Jawbone UP 和小米手环发布时就购买了这两款产品,并获得了很多使用体验。

不过腕带产品整体功能都非常相似,比如睡眠监测、闹钟、计步器等,我很早就买了Jawbone UP。

我还和朋友去美国出差去了百思买。

我觉得无聊,就买了一个来玩。

回国后,被很多同事“占领”了半年之久。

他们玩腻了,然后我就明白了。

灰色的大号正好适合我的手腕。

为了每天走一万步,以前我会特意提前下公交车或地铁去散步,并仔细填写饭后消耗的热量。

不过,市面上类似JawboneUP的产品太多,其设计虽然方便佩戴,但也容易造成其他不便。

例如,传递衬衫时,手环大部分时间暴露在外面。

最具杀伤力的是小米手环,售价仅为79元。

小米手环的价格约为国外同类品牌的1/10,性价比足够。

小米手环让很多非小米手机用户也加入了米粉的行列。

小米手环与小米手机配合使用还可以实现手机解锁等高端功能,是一款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市场上的产品价格有高有低,但质量却参差不齐。

这是我第一次体验盛大极客智能手表。

当时,第一代产品仍然是方形屏幕,但第二代产品却是圆形屏幕。

盛大Geek是国内智能手表的积极探索者,但在工业设计和生态链方面仍需更加成熟。

联想的智能手环是为数不多的具有心率监测功能的可穿戴设备之一。

我也是第一批试用用户之一。

去年10月19日雾霾中的北京马拉松和今年1月3日的厦门马拉松我都用它来监测运动轨迹和心率。

但美中不足的是,这款联想智能手环的双击操作方式在实际运动时非常不方便,而且屏幕亮度不够,导致户外显示效果不佳。

我也接触过、玩过Moto。

待机时间和屏幕不见了,这让我这个处女上升的人很不舒服。

腕带产品还好,因为它定位简单,没有前辈可以挑战,所以目前腕带产品的形态已经比较成熟,但智能手表就不一样了。

人们总是将它与传统手表进行比较,或者将这个品牌与那个品牌进行比较。

总的来说,市场上没有一款智能手表是完美的。

智能手表≠手表变智能 即使万众期待的Apple Watch发布,缺点依然存在,那就是待机时间。

以前的手表或手链大多都放弃了初衷——忘记了自己的职责。

尤其是智能手表,连最基本的时间都无法显示。

如果不能彻底改变待机时间的劣势,那么智能手表再华丽也只是废话。

行业的缺陷太多,迫使苹果不得不拿出手表模式,只显示时间。

这是一个让人吐槽的亮点。

这看起来很有趣。

虽说是智能手表,但是可以显示时间吗?看看时间而已,手机在手,何必自欺欺人去买苹果电子表呢?在本届MWC上,华为发布了一款智能手表。

这款产品无论是选材还是款式都最像传统的手表。

不过,一款在外观上如此接近传统手表的产品,还是让人感到非常担心。

为什么?首先,IT厂商的品牌与手表之间还没有完美的结合,目前已经浓缩为奢侈品行业。

二是人们购买产品的需求不明确。

关于第二点,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

他们通过手环记录自己的运动轨迹并监测心率。

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健康的生活,但可穿戴设备当然应该做得更多。

,它需要与大数据、社交媒体等技术互联,而不是仅仅表面上取代瑞士手表。

除了尚未进入核心应用市场外,智能手表和手环的品牌粘性也不得而知。

当然,我的担心可能是多余的。

对于某些品牌的粉丝来说,他们可能会毫不犹豫地购买这个品牌的所有东西,比如水果面、米粉。

但华为的粉丝、联想的粉丝、其他品牌的粉丝是否会花真金白银还很难说。

智能手表或可穿戴市场应该走向何方?还在等瑞士表厂发力吗?还是IT巨头与健康巨头的联姻?未来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