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eek可穿戴设备网讯:在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上,长城俱乐部美国总裁瑞德·巴特勒与Misfit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桑尼交谈乌。
Misfit主要生产可穿戴设备。
Misfit在深圳有一个团队,但这个团队生产的不是产品,而是软件代码。
有工程师35人。
未来5到10年,我们将会有两到三种可穿戴产品。
在中国上市。
以下为谈话实录: 巴特勒:非常感谢SonnyVu今天来参加会议,也感谢今天的大家。
我们的会议非常令人兴奋,每个人都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们刚刚谈到了一些可穿戴设备。
每个人都知道你们公司不合适。
SonnyVu:我们成立三年多了。
我们主要生产可穿戴设备。
我目前佩戴的我们的第一个产品还包括运动监测和睡眠监测。
瑞德·巴特勒:贵公司的总体使命是什么? SonnyVu:我们希望让技术变得优雅、简单且可用。
科技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智能首先是最好的产品。
我们不希望人为技术服务,而是让技术为人服务。
瑞德·巴特勒:你们在国际上也发展得很好。
能否介绍一下你们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以及你们国际化发展的成功秘诀是什么? SonnyVu:我刚才说是的,只要有机会我们就会追求。
事实上,我们的第一个产品是在日本和香港发布的。
这是一个产品开发,在15个国家发布,产生了滚雪球效应,我们三分之二的收入来自美国国际市场,很高兴看到我们收入来源的多元化。
国际化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我们特别看好、看好中国市场。
我们稍后会详细讨论它。
瑞德:是的,事实上很多在硅谷创立的公司在中国都不是很成功,但是你们做得很好,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成功。
你的秘密是什么? SonnyVu:我们在中国找到了非常好的合作伙伴。
我们遇到了像京东这样的人,他们对我们非常有帮助。
他们帮助我们设计了网页,并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建议,以帮助我们在中国推出产品。
因为有时候我们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在中国如此成功。
后来我们发现我们在中国的合作伙伴非常好,让我们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和喜好。
我们为他们设计。
后来第一个取得初步成功后,我们又复制了这个成功,找到了很多合作伙伴。
我们始终抱有谦虚的态度。
当我们遇到中国当地的合作伙伴时,我们会宣讲并教导我们,我们在中国市场应该做什么?这样我们就会推出越来越多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
瑞德:你们为中国消费者做了多少产品定制? SonnyVu:我们的产品定制是一个学习阶段,让我们的工程师和设计师能够满足中国消费者并了解他们的需求。
另外,我们在中国也在做一些应用程序的开发。
例如,我们在深圳的办事处负责开发我们在中国的应用程序。
我们的中国设计师、开发人员和工程师在中国和我们位于旧金山的总部进行了广泛的合作。
白瑞德:你们在中国做了很多产品开发。
这是正确的。
你们在深圳有团队吧?有人以为你是中国制造,其实你不是中国制造。
SonnyVu:他们都会询问我们在深圳的工厂。
我们在深圳生产的不是产品,而是软件代码。
白瑞德:未来也会有一些制造在中国。
您将继续在中国建立和扩大您的团队。
SonnyVu:是的,确实如此。
瑞德·巴特勒:你们正在招聘新人吗? SonnyVu:是的,我们在深圳已经有35名优秀的工程师。
我们还在寻找一名技术总监。
在北京,我们正在寻找一名中国业务运营总监。
我们北京办事处的想法是做我们刚刚开始的事情。
我们在社区宣传、传播、品牌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这也是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收到的建议。
瑞德·巴特勒:非常好。
您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各地取得成功的秘诀在于倾听客户的意见,愿意定制,为客户提供价值,并了解不同国家的情况有所不同。
SonnyVu:是的,当我们谈论定制本地化时,我们并不是指提供本地语言的翻译版本。
还有许多其他任务。
瑞德·巴特勒:我们来谈谈可穿戴设备行业。
可穿戴设备非常酷,而且发展非常火热。
如今每个人手上都有 1 到 5 个可穿戴设备。
大多数人也承认,现在可穿戴设备的功能很酷,但它并不能完全改变我们的生活,对吧?这是值得争论的,而且你可能会不同意我的观点,即可穿戴设备直到我们无法离开它们的那一天才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
SonnyVu:我们还处于可穿戴1.0时代,可以追踪、记录,但还不能像手机那样不可或缺。
没有手机,我不可能打电话发短信告诉你我路上要迟到了,但现在可穿戴设备正在经历一个转型期。
消费者希望可穿戴设备具有更多功能。
我们也希望能够使用更多这样的产品。
不管它有多漂亮,它的功能还是不够的。
未来,可穿戴设备2.0将解决以下用途,进一步增强安全性,监控和保护老人和儿童,还可以实现身份识别。
比如,你可以用可穿戴设备作为遥控器来开门、开灯,这在未来会有很大的用处。
Rhett Butler:是的,将您的可穿戴设备与外围设备连接起来,对吗? SonnyVu:是的,人们希望可穿戴设备不仅能够跟踪和监控,还能主动做很多事情。
白瑞德:我知道在可穿戴设备中,在使用第一个月后,要继续使用以便用户能够继续佩戴是一个挑战。
你如何解决这个挑战? SonnyVu:首先,大多数可穿戴产品必须能够摘下才能充电。
这已经是相当困难了。
我们遵守我们的承诺,至少我们不这样收费。
就是为了尽可能的防止人们摘下可穿戴设备。
其次,我们的设备必须佩戴起来非常舒适、舒适。
这是它的物理部分。
另一部分是使其更加实用。
如果只能被追踪,那是行不通的,吸引力也不够。
我们需要能够让它成为一个可以控制不同东西的按钮,成为一个遥控器。
这更有趣。
例如,我们在美国就使用过这个功能。
你可以打开灯,或者打开你的音乐列表等等。
这更有趣。
所以我们也在寻找合作伙伴。
例如,如果我按一个按钮,一辆车来接我,那就太好了。
这样会方便很多。
瑞德·巴特勒:这非常令人着迷。
当今社会,用户越来越担心隐私和安全问题。
我们今天追踪的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是用户应该担心的吗? SonnyVu:安全和隐私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有时我们还需要考虑人们的动机。
为什么人们需要记录他们行走的步数?这里的风险并不明显,而是数据的风险。
瑞德·巴特勒:我们来讨论另一个问题,就是 Apple Watch。
最近宣布这是一款非常好的产品。
您认为这款 Apple Watch 将如何改变可穿戴行业? SonnyVu:首先,我们的压力很大。
许多智能手表或可穿戴设备制造商都感受到了压力。
当然,这款苹果产品的价格是不同的。
在中国可能是美元,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买得起,因为它相当昂贵。
如果我想要在手腕上有一个屏幕,我希望它是一个漂亮的屏幕,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想要这样。
也许这样的手表并不适合所有人,也许只有一部分人喜欢。
。
尽管有成千上万的人使用智能手表,但即使每个人都买得起,也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这种款式。
瑞德·巴特勒:你们最近发布了一款针对 Apple Watch 的 APP,对吗? SonnyVu:我们目前正在测试这个应用程序。
我们有一块智能手表,我们想对其进行一些计算,然后与一些数据进行交互。
这就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
另外,我们在看另外一部分用户,另外一类用户,也许他们愿意花50块钱去获取一些其他的信息。
白瑞德:Apple Watch推出后,有人说可穿戴设备行业将会整合。
对于这样的评价你怎么看? SonnyVu:我想也许几年后,如果本地用户的情况不断发展,然后市场不断成熟,这款手表也许能够拥有除了追踪之外的一些其他功能。
现在,如果你只能数步数,那么光靠言语是不够的。
瑞德: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功能。
市场现在很拥挤。
Misfit作为一家公司的定位是什么?与其他公司相比。
SonnyVu:我们的功能差异相对较小,例如心率和计步,以及它们对饮食的影响。
但我们希望我们的设备不需要充电。
例如,它们一次可持续使用6个月,这样人们就可以一次佩戴几个月而无需充电。
我认为我们的设计仍然被很多人认为是设计最精美的产品,因为它非常漂亮。
我也很高兴人们喜欢我们的产品。
瑞德:有些人可能会在您上一轮融资中发现这个话题很有趣。
小米、京东、纪源资本去年底向你投资了4000万美元。
我们先来说说小米和Misfit之间的关系。
你在竞争。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是如何合作的? SonnyVu:小米实际上是我们公司非常好的朋友,我们也喜欢他们在硬件方面做出的产品。
如果我们能做到,我们一定会做到。
我们处于不同的领域,处于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
当然,我们现在寻找合作伙伴,特别是中国合作伙伴,并不是因为我们需要更多的钱。
相反,我们愿意寻找了解我们、能够帮助我们瞄准中国客户、知道如何吸引中国客户的公司。
我认为小米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成功。
对于京东来说,我们很高兴得到他们的支持。
我们在京东平台做得很好,我们也希望继续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而且京东的团队也知道如何联系客户,这也是我们选择与他们合作的原因。
瑞德·巴特勒:4000万美元似乎不需要更多的钱。
您认为您将如何花这笔钱?他们对于5到10年内对你们公司的这部分投资有何期望? SonnyVu:我们现在有动画和其他产品。
未来我们也会在中国推出新产品。
未来5到10年,我们将有两到三种可穿戴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市。
我们还有很多本地产品。
现在还将新增两款新产品进入研发进程,今年还将发布两款本土新产品。
我们还需要找到特别有吸引力的高科技和前沿技术,能够帮助我们实现一些质的改变。
瑞德·巴特勒:看来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我们的观众中有很多在中国公司工作,有些是中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他们想要国际化并走向全球。
贵公司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遇到一些挑战。
中国企业走出去也面临一些挑战。
您对中国企业有什么建议吗?国际化的时候怎么做? SonnyVu:当我们想要国际化时,我们并不仅仅依靠设计方面来取得成功。
我们之所以在设计方面取得成功,也是我们想向大家推荐的一点是,当机会出现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抓住它。
不要错过机会,所以你必须说YES,同时让你的产品尽可能本土化,适应当地市场的文化和环境。
例如,对于中国的产品,我们必须针对中国市场,因为中国客户的需求与美国客户的需求不同。
瑞德:不要把自己逼得太高,而是等待这个市场邀请你,同时为这个市场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尽可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SonnyVu:当然,我并不是要观望。
一切都没有改变。
我们必须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
瑞德·巴特勒:非常感谢 Sonny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