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很少接触华为荣耀的插头。
因为自从发烧以来,我通常对手机厂商推出的插头不太感兴趣。
毕竟,与HIFI厂商推出的插头相比,一般来说,手机厂商推出的高端插头、插头无论有多少口号,整体定位都比较低。
然而,自从小米推出耳塞和耳机以来,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将耳塞作为周边产品推出市场,甚至将曾经的高端耳机变成了白菜价产品。
市场上,华为荣耀就是其中之一。
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带来了华为荣耀的一款插头,说是环铁结构,我就拿来试用了这款华为荣耀环铁的首创之作——AM。
收到插头已经两周了,已经运行了大约一个小时。
基本上是开放的。
听起来整体声音都变了。
这个改变我会在稍后谈到声音时讨论。
我们先来说说外观。
这里简单总结一下: 1.这是一款专为手机设计的插头。
它有一个四级插头。
右耳线上有一个 MIC、一个通话按钮和一个音量调节按钮。
2、面线应防止缠绕,减少听诊器效应。
3.耳机外壳采用塑料材质,呈不规则圆角矩形形状。
入耳管偏转了一定的角度(后来看了网上的介绍,说偏转了50°)。
外观是相当主观的。
我个人认为不够时尚,但这就是仁智的问题。
4.配件就是几个硅胶套,不过我个人不太喜欢原来的硅胶套,因为比较薄,所以换成了自己用的海绵套。
外观简单总结一下就是,这是一个简单的手机插头,佩戴尚可,但不高端。
说完了外观,再来说说声音。
声音以QLS QA直推为主,SONY低端MP3为辅(主要测试低推下的表现)。
我只简单解释一下,不会做详细的AB。
和说明。
我们先来谈谈烧机。
为什么我先提这个呢?因为老化前后的变化确实不小。
当我第一次拿到它时,我插入了 QA 并聆听。
感觉整体偏干,中频不饱满,分析得不错,当时就明白了。
与手机配套的插头强调语音通话,所以优先考虑声音的清晰度,但音乐性可能会差一点。
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声音的厚度慢慢的就出来了,并不显得很大。
变得更薄了,到了小了,声音的整体感觉就恢复到正常水平了,甚至还稍微厚了一些。
推力要求,由于主要针对手机,相信大家都明白,荣耀圈铁是一个比较容易推的插头。
无论是QA还是SONY MP3,都能使其拥有正常的声音。
除了声音密度和低频方面有一些差异外,但整体三频能量分布没有太大区别,因此可以视为推力要求不高的插头。
最后说说声音的三频等方面。
毕竟声音是大家最关心的,所以最后再说。
据官方介绍,它是Knowles的动铁和mm低频动圈的组合。
即动铁负责中高频,动圈负责中低频。
一开始感觉中频有点单薄,所以怀疑这个动铁+动圈组合是否存在圈铁组合频段连接的通病?凹的比较严重。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表现逐渐打消了我的疑虑。
也许是因为动圈单元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了。
RUN逐渐展现出自己的能力,让中频变得更加饱满。
经过一定时间的磨合,我终于可以对荣耀圈铁做出一个相对合理的评价了。
简单来说,荣耀圈铁就是一款更适合人声的塞子。
分辨率一般,人声也很贴耳,一般发烧的人都可以使用。
人声比较舒服,同时高频也比较宽松,不会因为动铁的加入而感觉尖锐。
声场规模不大,但比较规则。
低频部分在不同的演奏者身上表现不同。
在QA上,显得比较集中、有力,但纹理表现一般。
在SONY MP3上,显得有点肥大(当然大法本身的风格比较宽松)、模糊。
Glory Circle Iron的声音最大的弱点是动态不太好。
整体声音流畅、平静。
听古典音乐时,显得异常平淡,难以表达其应有的宏大气势。
当然,对于一款价位耳机,我们不能苛求它,因为它各方面都很出色。
因此,总体来说,荣耀圈铁的性能具有一定的特点,符合其定位。
它对推力要求不高。
很简单。
如果听人声或者普通的流行歌曲,可以做出更好的表现,只要不是复杂的歌曲,都可以正确表达。
我用一句话来表达:这是一首简单的小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