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智能穿戴设备或成O2O发展“催化剂”

时间:2024-05-22 14:34:48 科技赋能

12月2日,“光湖剑”年度大赛南方移动互联网创业大赛20强名单出炉。

从项目类别来看,前20名项目中,O2O类型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无独有偶,在日前刚刚结束的“第四届全球移动互联网博览会暨创业大赛”上,70%的多个报名项目都集中在O2O领域。

事实上,在近两年的移动互联网创业浪潮中,O2O领域已经越来越火爆。

但业内人士表示,这只是一个开始,智能穿戴设备的普及或将成为O2O领域发展的“催化剂”。

  智能穿戴的普及或将加速O2O进程。

中国O2O联盟创始人、“南方微路演”观察团成员迈克表示,O2O的本质是去APP化,未来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普及是新的。

O2O应用场景出现的前提。

然而,可穿戴设备的普及不仅需要基础通信设备的普及,还依赖于材料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突破。

黄良辉同意这个观点。

他所在的团队是佛山市去年底引进的12个市级创新科研团队之一。

专注于“柔性触摸屏”的研发,他是团队核心成员之一。

“移动互联网时代,柔性触摸屏在手机、物联网、可穿戴设备上的应用可能会带来消费者体验的新革命。

”黄良辉甚至认为,未来手机可能会消失,因为一旦手机的功能像其他可穿戴产品中常见的那样,手机的基本功能,比如通讯,就会慢慢弱化。

草根天使协会会长、“南方微路演”观察团成员陈伟伟也认为,便携设备的普及会给现在的O2O形式带来一些改变。

“当线上体验可以通过增强现实等手段来完成时,就和线下几乎是一样的了,而且线下也会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增强现场体验,所以线上和线下的关系就越来越紧密了。

”更模糊了。

”   虽然数据不流动,粘性不理想,但线上线下打通的方式仍然面临一系列问题。

首先,在便携式智能设备的数据分析方面,“各行其是”的现象普遍存在。

黄良辉认为,现在一些便携式智能设备虽然具有多种功能,但相互独立,比如健康数据的检测。

各项检测指标未综合评价。

“最大的难点在于后台数据分析和整理。

“其次,可穿戴设备的粘性不够。

致力于大数据分析在环保领域应用的广东科尼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朱斌一直关注可穿戴设备。

他认为,可穿戴设备除了缺乏大平台之外,还存在粘性不足的问题。

即:满足用户需求的深度不够。

“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测量心率、心跳、血压,知道了这些数据会发生什么?如果没有系统的分析,不足以支撑用户足够的粘性。

” “未来怎么走,目前还没有公开的技术平台和标准还没有确定。

虽然苹果在做这样的尝试,但目前还不清楚大家能否接受。

”朱斌说。

  更广泛的大数据应用虽然可穿戴智能设备迫切需要突破数据分析的门槛,打破壁垒增加用户粘性,但对于O2O来说,大数据的应用范围远不仅限于智能领域可穿戴设备。

朱斌认为,未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是,一些拥有自己门店的传统企业想要走向线上,不仅要依靠电商,还会将传统门店转型为体验店、数据采集窗口。

“收集这些数据来帮助吸引在线流量一定是未来的趋势。

”朱斌认为,大数据将在促进线上线下融合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甚至会改变O2O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