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ina介绍:过去六个月,人工智能发展重心逐渐从云端转向终端,伴随着人工智能芯片行业的整体崛起。
时隔数月,智东西首次报道了人工智能芯片全产业链的近百家核心企业,涵盖国内外主要巨头企业、新兴初创企业、场景应用、代工生产等,为您提供全面、全面的人工智能芯片行业资讯。
深度剖析AI芯片行业。
对发展、创新和创业进行跟踪和报告。
这是智能AI芯片行业系列报告之一。
智动智9月25日报道,继9月初在德国IFA上发布麒麟之后,华为今天在国内正式推出了这款AI手机芯片。
与德国发布相比,麒麟的基本参数保持不变。
采用ARM Cortex-A73四核+Cortex-A53四核架构,台积电10nm制造工艺,配备12核GPU、8核CPU,集成寒武纪NPU模块,设计了HiAI移动计算架构等。
详情请参考智动智此前的深度报道(华为麒麟是真正的AI芯片吗?)。
新信息包括: 1)为了在高铁等复杂场景下保持通信和通讯,保证下载速率的稳定性,麒麟采用了4*4 MIMO、5CC CA、QAM等多种技术,并已选定中国、德国、日本对超过40万公里的高铁进行实际测试和优化。
2)麒麟支持双卡、双4G双VoLTE,实现一部手机上的两张卡都支持4G VoLTE高清通话(此前联发科的P23/P30也支持双卡、双4G双VoLTE)。
3)麒麟支持AI降噪技术,采用深度学习算法,从源头上保证声音的清晰品质,有效抑制不稳定的噪音。
特别是对于驾驶场景,当车速很快(如公里/小时)、车内噪音较大时,语音识别率得到提升。
不过,在国内发布会上,并未提及麒麟的合作伙伴寒武纪和雷霆。
寒武纪提供的NPU(神经网络处理)也被正式命名为“麒麟NPU”。
“NPU(Neural-NetworkProcessingUnit)是手机处理器平台新增的擅长神经网络计算的单元,专门用于处理模式识别中的语音、图像(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应用 除了AI功能的现场体验外,还有超高速图像识别、智能萌脸等展示区,展示麒麟的能力。
在AI、摄影、通讯、游戏等领域,如:1)物体识别和卡路里计算让AI摆脱网络限制,你可以在手机本地打开“智慧眼”。
镜头前的羊角面包和其他物体可以识别食物的名称并计算卡路里。
2)聪明可爱的外观。
该区域展示了麒麟AI美颜功能。
站在指定区域,可以自动检测人脸并进行美化。
它还可以每3秒改变不同的动态效果。
即使你在镜头前移动,AI美颜也能精准贴合。
3)自动回复和情绪识别。
麒麟可以实现文本实体提取、情感识别、智能自动回复等功能。
例如,如果你在聊天中输入文字“我今天工资发了”,它会自动关联“”表情,如果你输入“战狼2”,它会自动推荐观影信息。
。
4)除了上面提到的借助AI实现的智萌之外,麒麟还支持硬件人脸检测,针对不同肤色、帽子、眼睛、面具、遮挡、侧脸等各种复杂人脸场景进行优化,提升人像摄影体验,让人像摄影更加美丽自然。
5)AI降噪。
通过深度学习算法,麒麟可以有效抑制噪声并增强语音信号。
汽车噪音场景下的语音识别率从80%提升至92%。
华为麒麟在德国发布冉冉升起的“AI芯片”十天后,苹果也在新总部举行了年度发布会。
自主研发的A11 Bionic被用在新款iPhone 8/8p和十周年纪念手机iPhone X上。
这款A11 Bionic芯片还配备了专门用于机器学习的硬件——“神经引擎”。
随着苹果和华为的进步,专用AI处理单元可能日益成为智能手机芯片的发展趋势。
毕竟,在生物特征识别、图形图像识别、用户习惯学习等方面,对机器学习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大。
然而,不稳定的网络带宽(你还记得Prisma早期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生成图像)、个人隐私、功耗比等问题也在推动集成专用AI处理单元的手机芯片的发展。
搭载华为麒麟的Mate 10手机要到10月16日才会正式发布,而iPhone则在3日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