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研究机构Canaly发布报告显示,今年Q2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1万台,同比增长8%。
其中,中国企业小米排名第一,出货量1万台,同比增长17%;其次是 Fitbit,出货量为 10,000 台,位居第二;而苹果则跌至第三位,出货量为 10,000 台。
部门。
可见,小米在智能穿戴领域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
小米自发布第一代手环以来,陆续推出了小米手环光感版、小米手环二代等产品。
截至今年4月,小米生态链公司华米科技宣布,小米手环全球市场累计出货量已突破1万台。
作为国产品牌的领头羊,华为和小米虽然都保持了竞争对手的优雅姿态,但从手机转向智能可穿戴设备。
在手机领域,小米虽然曾经有过辉煌,但这毕竟已经过去了。
现在华为的势头已经超越小米。
在它们互相厮杀的手机圈里,小米仍然不可避免地被抛在了后面。
但在可穿戴领域,不得不说华为确实比不上小米。
小米在可穿戴设备市场非常活跃,但华为却给人一种轻微的蔑视感。
为什么是这样?产品定位 对于可穿戴设备厂商来说,想要在市场上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有自己的特色。
例如,苹果主推高端智能手表,功能丰富、价格昂贵、品牌效应强; Fitbit主推专业运动手表/腕带,价格和功能落在三者中间;而小米手环的主要特点就是生存性价比高。
,就是用简单粗暴的价格战方式来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2020年7月,小米手环在小米年度发布会上亮相。
这款售价79元的智能手环包含了免输入密码解锁手机、监测运动量、睡眠质量、智能闹钟振动唤醒等诸多实用功能。
一经推出,就赢得了市场的良好反馈。
从此,小米也迎来了国产智能手环发展的新时代。
随后,小米手环已升级至2代,拥有显示屏、步数和心率传感器,并可与App联动。
价格极具杀伤力。
截至今年4月,小米生态链公司华米科技宣布,小米手环在全球市场累计出货量已突破1万台。
有些人可能会将小米手环的高出货量简单地归因于定价,但我认为这对小米手环本身来说是不公平的。
商品与消费者互动的两个主要因素是商品价值和商品定价。
通俗地说,产品的价值是指它有什么功能,能给用户带来什么。
我们以小米手环在可穿戴市场的定位为例。
智能手环严重依赖手机。
它的功能无非就是运动和睡眠数据统计、来电通知和手机屏幕解锁等。
当我们将手环与智能手表(例如Apple Watch)进行比较时,不可否认的是后者具有更丰富的功能,例如更大的触摸屏、短信/微信显示等。
但是,作为手机的延伸,小米手环没有那么多与手机重叠的功能,凸显了它的性价比。
这也是整个可穿戴行业的发展瓶颈:我用手机就能解决,为什么还要你们昂贵的设备?因此,我认为小米更加精准地控制了产品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平衡。
与小米手环主打性价比不同,华为智能穿戴则针对高端商务人士。
说实话,华为之所以有信心定位高端商用市场,与华为强大的技术支持息息相关。
然而,华为还是走错了路。
我们都知道,去年下半年以来,可穿戴设备遭遇“寒潮”,坏消息不断。
甚至有业内人士感叹:可穿戴设备已死。
产品定位同质化以及智能手机功能的延伸是可穿戴设备市场下滑的原因。
华为手表可以进行运动监测功能,小米手环可以满足这样的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消费者为何不选择小米呢?战略决策 小米确立生态链战略,引入众多合作伙伴,诞生了电商平台米家有品。
小米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有着很强的营销基因,这一点相信手机行业的人都看到了。
不过,在可穿戴设备领域,小米并没有完全复制手机行业的营销模式。
尤其是小米,不仅通过推出新功能吸引了消费者的关注,也为小米手环积累了不少人气。
这并不夸张。
号称在智能穿戴领域崭露头角的小米,确实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小米的平台战略或许刺激了专注于自身发展的华为。
华为还想发展线下智慧生态体验中心。
与小米相比,华为的营销要令人满意得多。
当然,这也不排除华为多年来形成的品牌形象和技术积累带来的厚重。
目前,华为的“店面”将面临诸多挑战。
例如,智能硬件产品技术和供应链还不成熟。
智能硬件市场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
没有井喷趋势,市场竞争激烈,利润低。
事实上,华为的营销有号召力但没有爆发点,不利于可穿戴产品的推广和销售。
早在2017年,荣耀就发布了首款智能手环,名为:“华为荣耀手环”。
今年还发布了一系列智能硬件:荣耀手环3、荣耀体脂秤、荣耀声音精灵。
华为终端将聚焦手机领域,拓展更多智能硬件产品。
现实情况是,智能硬件行业的发展并不顺利,大多数智能硬件公司已经破产或正在破产过程中。
以智能手环为例。
华为荣耀手环销量逐渐下滑。
智能手环经历了行业大洗牌。
智能手环鼻祖Jawbone已经倒闭。
市场领导者 Fitbit 继续报告裁员,且销售疲软。
可见,华为运动手环、荣耀手环3等智能穿戴产品虽然在某些技术方面领先于小米手环,但其智能穿戴产品却很难成为重磅炸弹。
我认为小米手环在中国如此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小米手环的价格非常有竞争力。
目前,小米手环已成为全球销量最高的可穿戴产品。
因此,在可穿戴领域,华为和小米谁在争斗还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