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Apple Watch 的电池续航时间受到质疑,智能穿戴设备真的能赚钱吗?

时间:2024-05-22 14:10:52 科技赋能

在这次苹果发布会上,最受关注的不是新一代iPhone,而是苹果首款可穿戴产品Apple Watch。

不过,在苹果正式推出 Apple Watch 之前,人们就对其电池续航能力提出了质疑,苹果发言人 Nat Kerris 也表示 Apple Watch 的电量可以持续一天。

显然,一天的续航时间无法满足人们对Apple Watch的期望。

原本以为苹果智能手表的推出可以打破智能手表流行但不普及的现状,成为市场主流。

然而,即便是苹果也无法摆脱智能穿戴的续航瓶颈,更不用说其他方面的设计是否符合市场的预期。

预计。

可见,智能手表乃至智能穿戴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苹果推出智能手表抢占可穿戴市场 苹果发布了一款可以佩戴在手腕上的新品。

与“苹果系列”名称总是以“i”开头的规则不同,这款智能手表被命名为Apple Watch,并将于今年年初推出。

从硬件角度来看,首先Apple Watch最引人注目的元素就是iPhone式的触摸屏和所谓的“数字表冠”。

后者是设备右侧的一个转盘,可以像按钮一样转动或旋转。

按键用于放大和缩小界面;其次,Apple Watch屏幕还有一个名为“Force Touch”的功能,用于识别用户点击屏幕的力度。

Apple Watch 的最后一个硬件元素是 Digital Crown 下方的按钮,它允许用户直接在表盘上快速绘图,然后将其发送给联系人。

语音控制也是 Apple Watch 的另一重要功能。

用户回复消息时只能选择语音或表情。

Apple Watch 配备了重新设计的操作系统,其中包括 Siri 风格的控件,与用户在 iPhone 上使用的 Siri 相同。

据了解,Apple Watch有两种尺寸,并拥有多种特性和功能,例如购物、心率测量等。

不过,尽管Apple Watch集多种功能于一体,但仍然无法掩盖其电池续航的短板。

近日,业内人士表示,苹果新发布的智能手表Apple Watch的电池容量只能维持一天,频繁使用可能会导致电量快速流失。

这意味着新发布的Apple Watch的电池续航时间将低于我们的手机,与传统手表的电池续航时间往往可以长达一年有着天壤之别。

因此,很多人都看空Apple Watch的未来发展。

市场研究公司 IDC 移动设备分析师拉蒙·拉马斯 (Ramon Llamas) 表示:“苹果确实推出了令人惊叹的产品,创造了惊人的销售数字。

不过,我对 Apple Watch 与 iPhone 相媲美的必要性持怀疑态度。

至少目前是这样。

”看来Apple Watch还未能成为可穿戴设备市场的主流,“智能可穿戴市场操作系统已成三足鼎立的趋势”。

从去年开始,各家科技巨头就开始关注它。

等不及苹果“iWatch”的发布,不少人已经开始布局智能穿戴领域。

如今,随着Apple Watch的加入,智能穿戴市场已经成为三足鼎立的趋势。

作为智能手表的早期代表,三星的Galaxy Gear是最早到来的,但时间上的先发并没有给它带来优势。

相反,Galaxy Gear无论在设计还是功能上都未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外观设计缺乏亮点,而且在功能和体验方面,待机时间极短,应用程序少,使用不流畅,一直被用户诟病。

三星将Galaxy Gear在市场上表现不佳归咎于Android系统,因此三星在随后推出的Galaxy Gear2和Gear 2 Neo上启用了Tizen系统。

为了吸引更多的开发者为其可穿戴设备开发应用程序,打造自己的Tizen系统生态系统,三星投入巨资,发布了Tizen系统的SDK。

另一个操作系统是谷歌的Android Wear。

据了解,谷歌发布了Android Wear平台的开发者预览版,以便应用程序开发者可以调整现有的通知以适应Android Wear平台支持的智能手表。

谷歌表示,已与多家消费电子制造商和芯片制造商达成合作关系。

摩托罗拉Moto推出的一款搭载Android Wear平台的智能手表,以其精美的外观设计而闻名。

再加上刚刚发布的Apple Watch,智能穿戴市场正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力量,而这三股力量势必??将在智能穿戴领域未来的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智能手表市场真的有利可图吗?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Apple Watch了。

”然而,随着Apple Watch的推出,其设计并没有取得任何革命性的突破。

甚至可以说,Apple Watch只是将现有智能手机和传统手表的功能堆叠到了一起。

因此,作为智能穿戴的代表作,Apple Watch的设计很难说服人们购买。

这不仅让人们看不到智能手表如何能够像智能手机一样成为必备产品,也让厂商看不到智能手表未来的发展。

方向。

难道智能穿戴市场真的只是概念炒作吗?市场研究公司Juniper Research的数据显示,每年智能可穿戴产品市场规模将达到15亿美元,智能可穿戴设备年销量预计将增至1万台。

智能手表是最早为可穿戴设备开发的产品之一。

据市场研究公司BI Intelligence最近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将达到每年1万块。

按照每块智能手表的售价约为美元计算,届时智能手表市场规模将达到92亿美元。

科技网站AndroidAuthority作者Nate Swanner在另一篇文章中指出,虽然智能手表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但其功能有限,很难取代智能手机。

人们可以通过它查看消息,但不能回复。

它需要通过蓝牙连接到智能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这意味着它不是替代品,而是配件;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普及的今天,Pixel 是吸引用户的关键指标。

智能手表屏幕小、界面粗糙,与此相反。

由于屏幕较小,可配置硬件的空间有限,这也注定了它无法实现过于复杂的功能。

不难看出,当前智能穿戴设备仍处于扩张初期,存在功能单一、缺乏丰富应用、信息交互功能困难、电池续航时间较低等问题。

总之,智能手表甚至智能穿戴产品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成为人们手中的必需品,才能摆脱受欢迎但不受欢迎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