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简单聊聊智能手环的发展历史和未来趋势

时间:2024-05-22 13:56:04 科技赋能

智能手环给人的印象还停留在学生时代运动品牌配饰的层面。

当时更多的是作为配饰佩戴,以展现活力和时尚,佩戴者基本都是运动人士。

主要是手环的材质多为塑料。

智能手环的诞生主要是记录人体运动、健康监测、培养良好、科学的运动习惯。

随着方案的升级,延伸至活动反馈、运动、睡眠监测等持续监测功能。

据调查,日本精工在2008年推出了可编程手环,被视为智能手环发展史上的首款产品。

鉴于当时的产品开发受众与现在的智能手环受众存在较大差异,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这款产品被排除在智能手环的范畴之外,但谁也无法抹去它存在于智能手环的事实。

智能手环的历史。

直到2018年Jawbone UP一代的发布,智能手环的基本功能和方向才初步确定。

UP一代没有太多功能。

只是用来简单记录运动情况。

它最大的亮点是睡眠监测,这在当时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然而,作为一家蓝牙厂商,Jawbone的首款智能手环并没有取得成功,因为产品存在缺陷,该产品被匆忙下架,直到一年后产品优化升级后重新推出。

2016年,Fibit还发布了具有类似功能的智能手环Fibit Flex。

与 Jawbone 不同的是,Fibit 始终以计步器起家。

随着Fibit Flex的出现,它凭借低廉的价格和数据的准确性迅速占领了大部分市场。

Fitit Flex迅速风靡全球,率先共享数据,打造全新运动社交圈,建立智能手环和社交圈的新玩法。

然而,第一个尝试的人不一定会成功。

就像 Jawbone 一样,它最终也会失败。

因产品质量问题召回并持续研发优化。

Jawbone UP和Fitit Flex这两款智能手环虽然各有不足,但它们无疑是比精工的“智能手环”更加原创的产品。

同年6月,百度与咕咚联手发布新产品;怀科技发布了Lepao手环,耐克发布了FuelBand,基本延续了Jawbone UP和Fibit Flex手环的套路,包括运动记录和与朋友分享。

快速发展期,国内外众多科技公司竞相发布智能手环新品,智能手环已进入爆发期;华为手环B1、UP24、微软手环等无数智能手环的推出,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锻炼习惯。

(附2020年全球智能手环TOP50)2019年智能手环的基本情况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虽然品牌很多,但功能都差不多。

智能手环虽然不是精密监测仪器,但其核心部件主要分为运动传感器、电池、存储芯片、蓝牙通信模块、振动电机、显示屏、体动记录仪八个核心部件,技术要求较高。

基本上各大厂商都是一样的,让用户没有期待,或者说在技术上没有更多的突破。

许多厂商将重要的核心部件重新定义为外观设计和可玩性,希望通过不同的概念来吸引用户。

有趣的智能手环Lively Wearable智能手环设计感很强。

对于这样一款时尚的手环,你不会认为它是一款专为老年人设计的智能手环。

除了常规手环的基本运动检测功能外,更突出的是老人紧急求救功能。

刷刷手环主要专注于公交、地铁、小额购物等智能手环支付。

它们拥有智能提醒、睡眠监测、计步等功能,再加上时尚的设计,很快就获得了年轻人的支持。

DuDo智能手环是宗教信仰的入口。

它采用优质原木作为产品主体,款式多样。

它将传统佛教与智能技术相结合。

通过手环,你可以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来分享和学习佛经吗?独一无二的黑马。

从产品的设计来看,你绝对不会意识到这是一款智能手环!创意满分!备受女性喜爱的June防晒手环内置紫外线传感器。

当佩戴者暴露在紫外线下时间过长时,它会通过APP同步数据提醒佩戴者,并且可以针对不同肤色给出不同的防晒建议。

未来趋势 据相关机构预测,目前智能手环的技术和架构能够满足当前用户的需求,并且每年都会增加。

年后,如果厂商不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或者改进产品以实现差异化,市场出货量将会回落。

市场细分已成态势,聚焦老年人健康管理、女性美容管理、生活服务等各类生活场景。

定位明确、技术突破,不少厂商都在努力研发智能手机。

环形市场将自己的领地划分为四分之三英亩。

激烈的竞争下,人们期待更多具有黑科技的智能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