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Oband Aurora 智能手表全面评测!极致时尚

时间:2024-05-22 13:55:54 科技赋能

在经历了智能手环的失败以及“表形手环心”的智能手表的不受欢迎之后,可穿戴数码产品迫切需要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在inWatch Fusion发布会之后,“传统”智能手表似乎正在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但这款车型能否超越Moto呢?我们先来看看奥邦极光智能手表的表现。

基本参数·蓝宝石玻璃镜面,铝质表盘,直径38mm(两种尺寸44mm),厚度10mm; · 18mm意大利进口头层牛皮材质腕带、18mm不锈钢腕带; · 内置12颗LED时间显示灯,引导光学材质为12颗施华洛世奇锆石,振动器支持蓝牙4.0,30米防水;机芯采用索尼SRSW纽扣电池供电,官方宣称待机时间为7年,PCBA采用45mAH可充电锂离子电池供电,工作时间为5至7天; ·需要与Hifit官方APP配合,兼容Android和iPhone设备。

开箱&外观评测 这可能是我职业生涯中见过的最大的智能手表包装盒。

这么大的包装,在智能手表中也算是排得上名了。

纯黑色的包装,外层画有概念表腰纸。

仅从概念图中就能发现不少Moto的影子。

正面,用白色线条勾勒出Oband Aurora智能手表的轮廓。

正上方是品牌LOGO。

与LOGO相对应,用肢体语言写出产品名称。

整个车头散发着科技感。

背面有一个完全用英文书写的信息标签。

这是国际航线吗?类似于MX4的书本式包装,当你打开“封面”时,一种失望感立刻从心底升起。

这么大的包装和这么“小”的手表,给人一种很不协调的视觉效果。

透过镂空的包装,手表的全貌一览无遗。

黑色表盘和黄色皮革腕带仅在外观上与传统手表没有什么区别。

打开另一侧的盖子,就可以看到手表的其余配件了。

除了手表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Aurora充电底座。

铝制框架具有类似于 iPhone 5s 框架的抛光倒角。

充电底座内部填充物为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不仅表面光滑,而且强度高,不易损坏。

底座插槽内有四个硅胶触点,可以将手表完美固定在底座中。

底座一侧有一个USB充电端口。

底部有四个气垫,不仅提供足够的摩擦力,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Aurora智能手表还配备了不锈钢腕带。

不锈钢腕带背面有多个卡槽,可调节长度。

由于力臂太短,成年男子无法徒手按下卡扣,因此官方赠送了撬棒和说明书。

还包括 4 个普通生耳。

全家福,包括手表、充电底座、USB数据线、中英文双语说明书和不锈钢腕带。

第一次见面,很难想到“聪明”这个词。

从外观上看,Aurora与传统手表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表盘走纯黑色简约美学设计路线。

表盘上有12个简单刻度和4个罗马数字。

银灰色的指针为整个黑色表盘增添了一丝时尚气息。

表盘上方是品牌LOGO,每个刻度对应的是一颗施华洛世奇锆石。

表框由金属制成,侧面经过倒角处理。

虽然圆弧过渡更加平滑,但是10mm的厚度却无法被掩盖。

表框的一侧有一个传统的时间调节按钮。

由于背面有大倒角,保证了旋钮的易用性。

Aurora手表的背面完全一体化,完全看不到拼接的痕迹。

背面有品牌LOGO和两个铜质充电按钮。

手表与底座连接的渲染图。

表圈上的黑色涂层不稳定,很容易被划伤。

它与腕带连接的外壳非常锋利,可能会割伤您的手。

表带采用皮革材质,外观华丽,质感柔软,手感不错,但整体感觉是宽度与手表不匹配。

表带的连接处已经缝制,腕带上还印有品牌LOGO。

腕带两侧并不过分,切痕明显。

腕带扣由不锈钢制成。

最令人惊喜的是,皮革腕带的表耳采用了可活动的表耳,更换表带极为方便。

整块表看上去还是比较沉稳大气的。

虽然放弃秒针让腕表失去了几分活力,但12颗施华洛世奇锆石的加入,让佩戴效果相当炫酷。

软件和智能功能使用中唯一的交互方式是12个LED灯。

双击表盘即可查看当前运动完成程度,充电过程中可以直观了解充电情况。

防水等级为3ATM,完全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与Aurora手表的外观相比,软件部分逊色很多。

与国际惯例类似的指导界面。

您第一次需要注册一个账户。

仅支持手机和邮箱注册。

尚不支持第三方登录。

验证码之间的间隔为S。

如果手机未能及时收到验证码,如果您想尝试电子邮件方式,则需要等待几秒。

输入个人信息时需要注意的是,账号性别不可修改。

我个人认为数据范围太广了。

身高50cm,体重20kg可以选择。

输入密码后,需要重新登录。

步骤繁琐,用户学习成本过高。

软件主界面可以直观地查看运动和睡眠数据,下拉可以直接进入日历界面。

点击右上角的曲线图标,可在日历和曲线页面之间自由切换。

点击对应卡片即可查看具体数据。

不幸的是,睡眠监测存在重大缺陷。

根据实际测量,晚上1点左右睡觉,8点起床,但检测到的睡眠时间只有2个小时。

可见底层算法存在重要问题。

食补功能有点没用。

国外的食品都标有食物的热量值,但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个功能并不符合国情。

每次看到智能手环、手表应用里的朋友圈,我只能说“哈哈”。

可穿戴数码产品尚未进入寻常百姓家,可穿戴设备面临着众多品牌。

我想在智能硬件APP中设置自己的。

社交的难度是无法估量的,更不用说依靠朋友圈来增加用户粘性了。

设置界面并没有太多新意。

当屏幕演变成LED灯时,功能的简化是不可避免的。

  总结从手环到手表,从智能手表到“传统手表”,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奥邦极光智能手表从包装到外观都让人惊艳。

传统的氛围被完全保留,甚至还采用了一些微创新来提高用户体验。

但这一切并不能掩盖该软件的缺点。

APP的缺点最终成为智能功能的缺点。

幸运的是,这样的缺点可以通过后期的版本升级来解决,但如何解决、何时解决,只有官方才能决定。

0 由于产品尚未上市,评测机为工程机,具体价格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