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受到Note 7电池爆炸的困扰,三星在今年的中国国际展上仍然将一半以上的展位资源给了自家机型信息通信展年度旗舰机型,并为Note 7的IP68防水、虹膜识别、S Pen等功能设置了专门的体验区。
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前来体验体验的观众不少,但也不断有笑料“哎哟,小心手机爆炸”、“这就是传说中的爆款产品吗?”……这让三星展台的工作人员表情略显尴尬。
尴尬的。
事实上,尴尬的不仅仅是三星。
纵观今年的通讯展,以往最受观众关注的手机不再是聚光灯下的主角。
参加展会的手机厂商屈指可数,发布的手机新品更是少之又少。
相比之下,智能家居、车联网、无人机、可穿戴设备纷纷入局,增添光环。
VR(虚拟现实)已经成为很多展台吸引人的必备“神器”。
很多体验区都挤满了人。
排起了长队。
作为一年一度的盛会,北京信息通信展可以说是行业标杆。
手机与智能设备、智能家居、无人机、VR等市场新宠的鲜明对比,实际上反映了当今信息通信行业的技术趋势和市场趋势。
在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展位上,记者看到,各种基于高速移动网络的智能硬件吸引了众多目光。
中国电信展出了天翼网关、智能汽车后视镜,中国移动展出了儿童手表和“摩百合”,中国联通展出的智能音箱、智能宠物项圈得到了众多观众的体验和咨询。
燃气表、高清电视、手环、智能血压计等产品仔细观察这些智能设备,基本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娱乐、健康等方面的需求,也占据了非常眼球。
- 运营商展台抢眼地位 显而易见,三大运营商现在正在脱离纯粹的通信管道提供商的角色,希望在未来的综合信息服务领域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华为带来了最新的平板电脑M3和智能手表,中兴通讯专门为Spro智能投影仪设计了电影放映室,诺基亚和上海贝尔展示了最先进的虚拟现实摄影平台OZO,爱立信向观众展示了它可以通过5G云平台平衡和控制的机器人……各种智能设备不断消耗观众相机和手机的存储空间。
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之所以如此热衷于智能设备,目的很明确,就是想在智能化浪潮中抢占入口。
在智能手机时代,智能手机可以说是唯一的入口。
随着物联网和智能时代的到来,一切都可以成为入口,而智能硬件是物联网入口感知层和接入层的核心。
众多行业巨头不遗余力布局VR设备、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正是因为大家都明白:“得者得天下!”此外,更让所有智慧行业从业者高兴的是,这两天,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制定了《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年~年)》。
文件明确提出了专项行动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智能硬件全球市场份额超过30%,产业规模超过1亿元。
专项行动提出了提高高端智能硬件产品有效供给、加强智能硬件核心关键技术创新、推动重点领域智能化提升等三项重点任务,并从以下方面全力推进:政策引导、标准制定、平台建设、生态打造。
智能硬件应用普及。
面对智能硬件行业的广阔前景,这个千亿元市场将如何被打破,谁能最终抢占入口并取得主导地位,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