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Lina 在去年 10 月的 Oculus 开发者大会上,Facebook CEO 扎克伯格向世人展示了 VR 虚拟形象的奇妙想象力。
在一段时长约10分钟的视频演示中,扎克伯格的二维VR图像不仅带领两位同事穿越了海底、火星、Facebook办公室等VR世界,还回家观看了宠物狗Beast并与他们互动。
他。
我的妻子打了一个VR电话来秀恩爱。
仅仅20天后,同样创建VR虚拟形象的科技初创公司ObEN宣布获得1万美元A轮融资,由中国东安集团投资部门领投。
与扎克伯格演示中展示的二维 VR 图像不同,这家成立于 2006 年的公司可以通过自拍照重建你的脸部三维模型,还可以根据简短的录音合成你的声音。
据说他们也在开发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阿凡达思维。
未来,他们想要创造一个“看起来像你、听起来像你、像你一样思考”的超级化身。
日前,智动智通过电话采访了ObEN首席执行官Nikhil Jain,谈到了ObEN的前世今生以及他们即将推出的一款应用。
1.ObEN的诞生。
我第一次见到 Nikhil 是在北京举行的 HTC Vive X 演示日会议上。
ObEN成立于2017年,除了去年11月获得1万美元融资外,ObEN还在去年年中从众多公司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终入选HTC Vive X孵化计划的33家公司之一。
公司位于洛杉矶,上海办事处正在筹建中。
公司现有员工约28人,其中博士学历占75%。
包括国外知名大学(如伯克利)的员工和国内大学(如清华)的员工。
当我问起他第一次涉足虚拟形象的原因时,身为父亲的尼基尔告诉我,每当他因工作繁忙而出差时,家里的孩子总是打扰妈妈,不愿意睡觉。
出色地。
从那时起,尼基尔就希望能有这样一个可以陪伴、哄孩子入睡的分身。
大约三四年前,Nikhil通过Idealab经理的介绍结识了ObEN的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兼COO Adam Cheng。
郑毅是百合网联合创始人之一,也是一位与Nikhil有着同样想法的父亲。
两人一见面就一拍即合,经过近10个月的讨论和筹划,ObEN正式上线。
Nikhil Jain 和 Adam Cheng2,VR 是表面,AI 是内部。
尽管是 HTC Vive X 项目的 33 家孵化公司之一,但与 VR 相比,ObEN 更愿意强调其 AI 属性(例如计算机视觉、语音特征提取和合成)。
等),VR只是应用场景之一。
具体来说,用户只需用手机拍摄一张正面照片并上传至ObEN,即可根据照片重建3D虚拟人脸(照片角度越多,重建效果越准确) )。
如果你花2-3分钟阅读指定的文本,ObEN将能够在机器分析后合成你的声音。
在HTC Vive X-day展示演示中,他们还展示了给头像加身、戴墨镜、换衣服等一系列社交应用场景。
目前,市场上已经实现了一些合成语音的应用。
例如,导航软件中使用的名人语音包是通过提取声音特征来合成的。
基于照片重建3D头像的技术也正在被一些团队开发。
例如,曾经在深圳罗湖研发“刷脸”通关系统的清华团队正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当被问及ObEN在市场上的优势时,Nikhil表示,有些公司可以3D重建人脸,有些公司可以合成语音。
ObEN的优势在于它结合了3D人脸重建和语音合成,使得合成的虚拟图像更接近人类。
下一步,他们会继续研发如何让这个虚拟形象看起来像你,听起来像你,能够了解你的习惯、喜好,并按照你的方式思考和行动——听起来有点《黑镜》 S02.E01的含义——但这是一个非常未来主义的想法。
《黑镜》还是3.技术实现与商业变现在Oculus开发者大会上,扎克伯格的头像应用场景始终与Facebook的本质——社交互动密不可分。
然而,ObEN 的野心并不止于此。
在商业模式实施方面,ObEN采用B2B2C和B2C两种解决方案。
据Nikhil透露,对于前者,ObEN目前正在与房地产、娱乐、医疗等相关公司洽谈合作,并将在第二季度左右(最快3月底)公布合作厂商及结果。
同时,还将公布to C应用方案。
该应用将不限于VR/AR/MR耳机。
手机用户也可以使用。
不过,这款C端应用的具体方案,是否收费、收费方式仍在最终确定中。
即将公布的应用及合作厂商,不仅是ObEN成立以来交出的第一份商业应用成绩单,是公司对上一轮投资者的交代,也是下一轮投资的资本。
轮融资。
ObEN的野心其实不小。
虽然创始人之一是美籍华人公司,但他们的目标市场并不局限于中国和美国。
“我们的目标是全球市场,并将虚拟图像带给每个人。
”除了应用程序设计简单易用且不受文化差异影响外,ObEN 的合作伙伴中还拥有许多全球性公司。
ObEN团队合影及结论:ObEN不定位VR公司的策略是否正确,我们拭目以待。
在智能手机数量极高、VR头显硬件普及率较低的背景下,束缚自己的定位无疑不是明智之举。
基于单张图片的3D人脸重建技术属于计算机视觉和人脸识别领域的人工智能。
事实上,这项技术国内外早已研发,但一直没有大规模商业化。
在Facebook的VR视频展示中,我们看到了虚拟图像在社交应用中的奇妙想象。
尽管ObEN的野心并不局限于社交,但就目前而言,除了社交之外,化身并不是严格必需的,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产品体验是否足够优秀、建模效果是否足够精准、应用是否足够有趣、能否精准定位用户兴趣点、打通其他领域的虚拟形象需求等等,这些都是问题ObEN需要思考。
我们期待ObEN第三季度发布的产品;我们希望ObEN能够为虚拟影像找到新颖的行业应用,真正“把虚拟影像带给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