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dixcom (公众号:zhidxcom) 文本 |小寒魔影英特尔终于行动了。
1亿美元(超千亿元人民币)收购视觉ADAS巨头Mobileye的背后,是这家处于PC时代核心的工业巨头对于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前景的决心。
如今,百年汽车工业正处于剧变的十字路口。
谷歌、特斯拉、Uber、英伟达等科技公司纷纷举起自动驾驶的锋芒,希望突破百年汽车行业傲慢甚至自闭的产业壁垒。
来一杯奶酪。
当然,这也包括英特尔。
在Google起步较早、Uber拥有庞大的运营平台、Nvidia在深度学习方面实力更强的背景下,英特尔需要进一步加快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推进,而加快推进的最佳方式就是收购一家在相关领域拥有专业知识的公司。
一家有足够积累的公司。
1、Mobileye为何值1亿? 2016年,创业15年后,Shashua和Aviram终于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大厅敲响了上市钟声,筹集了8.9亿美元资金,也创下了以色列公司的IPO纪录。
该公司由计算机视觉大师 Shashua 和商业资深人士 Aviram 共同创立。
前者担任董事长兼CTO,后者则担任CEO,负责公司具体运营。
自2016年成立以来,Mobileye一直致力于通过将计算机视觉技术引入汽车行业来提高汽车的安全属性。
2009年,Mobileye的产品首次搭载在沃尔沃旗下车型上,并在随后的10年里成功取得了行业第一的成绩。
(Mobileye 董事长 Amnon Shashua)Mobileye 为何能在 ADAS 领域如此成功?在与智动智讨论这个话题时,地平线副总裁张永干表示,首先,Mobieye拥有非常强的算法能力;其次,该芯片是Mobieye自己生产的。
他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成为辅助自动驾驶行业中比较先进的公司。
Mobileye的ADAS产品由单目摄像头和自家的EYE Q系列芯片组成。
摄像头捕捉车辆前方的画面,EYE Q芯片进行计算,识别前方的车辆、行人、车道线、路标等交通情况。
信息,有了这些交通信息,Mobileye的产品可以帮助汽车实现前方碰撞预警、车道偏离预警、行人预警、超速预警等ADAS功能。
虽然全球有很多技术人员懂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编写程序让计算机识别前方车辆、车道线、行人等信息,但 Mobileye 的技术强于稳定性。
它在不同的光照条件、天气下运行,并且在车速下都能保持较高的稳定性,甚至可以在没有车道的地方猜测车道线。
另外,预警实际上是通过滴滴的闹钟声音来提醒用户。
通过与整车厂商合作,在预警的基础上连接制动系统、巡航控制系统、转向系统之后,视觉ADAS系统可以让车辆实现更高级的功能。
例如,当碰撞即将发生且用户未进行制动操作时,车辆可以进行AEB自动制动。
在高速公路上,车辆可以自动实现ACC自适应巡航(即车辆自行保持在一条车道上行驶)等。
比如AEB自动制动和ACC自适应巡航,已经可以算是低级自动驾驶了。
驾驶功能,而这就是Mobileye的价值所在——帮助汽车看到周围的路况,然后利用算法和未来的神经网络让汽车知道周围的交通状况并做出适当的驾驶决策。
据Mobileye提供的数据显示,Mobileye预装的ADAS产品覆盖了奥迪、宝马、雪铁龙、福特、通用、本田、现代、捷豹、路虎、日产、欧宝、雷诺、丰田、沃尔沃等几乎所有主流汽车品牌。
共有超过10,000辆汽车配备了Mobileye的ADAS产品。
这1万辆在路上行驶的车辆也是Mobileye非常重要的资产。
通过大量的实际使用场景,Mobileye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并以此不断优化算法,提高识别的准确性。
它还让Mobileye能够扩展单目摄像头的使用场景:例如,可以推断车道线以及没有车道线的行驶范围,通过许多配备Mobileye产品的车辆绘制地图等。
正是因为这种能力Mobileye表示,各大汽车制造商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在拉拢Mobileye进行合作。
2020年2月12日,大众集团与Mobileye签署协议,为其车辆配备Mobileye的REM(道路体验管理)技术——实时地图和定位辅助技术。
2020年8月,汽车零部件巨头德尔福宣布与Mobileye合作。
双方将合作打造L4/5级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并在CES上进行展示。
今年7月,宝马和英特尔宣布将与Mobileye合作,共同打造全自动驾驶汽车。
表面上看,Mobileye似乎在视觉ADAS领域一鸣惊人,但其背后也面临着一些实际问题,包括ADAS市场规模较小。
Mobileye当年总营收仅为3.5亿美元,其视觉解决方案饱受质疑。
、涉及搭载Mobileye解决方案的特斯拉的多起事故、来自自动驾驶/视觉ADAS初创公司的竞争等等——Mobileye也需要寻找合作伙伴。
2. 为什么两家公司要合并?说白了,自动驾驶汽车利用各种传感器来感知车外的交通环境,需要5G通信技术与基础设施和其他车辆进行通信,然后通过判断车外的交通环境来做出驾驶决策。
毫无疑问,这涉及到大量的计算需求,而这正是英特尔、高通、英伟达最擅长的地方。
不过,最重要的是汽车产业规模巨大。
仅一家汽车公司一年营业额就超过万亿元。
再加上汽车后市场和交通行业,自动驾驶技术未来涉及的市场规模高达数十万亿元,芯片巨头为此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2019年10月27日,高通斥资1亿美元收购NXP,创造了半导体史上最大的并购案。
后者今年3月刚刚通过收购飞思卡尔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半导体公司。
通过此次收购,移动时代芯片领导者高通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半导体制造商。
2019年1月4日,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接替英特尔前任首席执行官科再奇,并在CES上发表开幕致辞。
在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中,黄詹勋几乎触及了NVIDIA的起家业务——显卡,并重点介绍了Drive Px系列车载计算平台、车载AI计算机、辅助驾驶系统Co-Pilot,以及与博世、英伟达的合作。
采购公司。
EF与奥迪在自动驾驶方面的合作。
作为PC时代的霸主,英特尔的核心能力就是为各种设备提供计算能力。
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PC市场的增长逐渐放缓。
尽管英特尔也极力在移动、智能设备、可穿戴等领域进行布局,但收效甚微。
因此,英特尔最终瞄准了自动驾驶这个庞大且成熟的领域。
但在自动驾驶领域,英特尔起步并不算太早。
谷歌自 2016 年以来一直在研究自动驾驶汽车,并已积累了数百万公里的行驶里程。
高通收购恩智浦后,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半导体公司。
Nvidia的GPU在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
英特尔迫切需要加快发展,而Mobileye无疑是一个不错的目标。
。
3. 竞争加剧了Mobileye的困境。
一方面,如前所述,Mobileye的视觉ADAS解决方案与车辆的制动、油门、转向系统连接后,可以直接实现AEB自动制动、ACC自适应巡航等半自动驾驶功能。
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的积累,Mobileye拥有大量的实际数据和ADAS开发经验。
这些成果和数据积累无疑将加速英特尔的研发进度。
此外,对于Mobileye来说,自动驾驶领域竞争的加剧也让其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
特斯拉、谷歌、百度、Uber、滴滴等科技公司大举侵入汽车厂商的领地,促使整车厂加快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
几乎所有汽车制造商,如宝马、通用、福特、丰田和本田等大型汽车集团都宣布将在年内推出自动驾驶汽车,而零部件巨头如博世、德尔福、大陆集团、采埃孚等也在努力开发相关产品。
加上Otto、御视、图森等自动驾驶初创公司的崛起,以及MINIEYE、中科慧眼等视觉ADAS初创公司的崛起,后来者正在逼近Mobileye的位置。
与此同时,一些运行Autopilot 1.0半自动驾驶功能的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事故,而这些特斯拉也采用了Mobileye的视觉ADAS系统作为主要传感器。
诚然,强光、弱光、雨雪都会极大地影响视觉ADAS系统的性能。
再加上特斯拉的事故,引起了人们对Mobileye视觉ADAS解决方案的一些质疑。
尽管美国高速公路管理局后来的报告显示特斯拉的系统没有问题,但相当多的制造商仍然坚称激光雷达是自动驾驶的主要传感器。
谷歌Waymo、通用汽车、宝马、福特、Uber等公司的自动驾驶测试车辆都配备了一台或多台激光雷达。
然而,高端激光雷达的价格高达数万美元。
唯一大规模上市的半自动/自动驾驶功能(Autopilot1.0/2.0)的特斯拉,依然选择使用摄像头作为主要传感器,Autopilot1.0使用了1个摄像头,而2.0则使用了最多8个摄像头身体的前、后、左、右。
不过,科技公司和汽车制造商正在想尽办法降低激光雷达的价格。
百度和福特共同向激光雷达公司Velodyne投资5亿美元。
谷歌Waymo最近也宣布大幅降低了激光雷达的成本。
虽然激光雷达无法完全取代摄像头成为自动驾驶的唯一传感器(因为雷达无法识别车道线、路标和红绿灯),但随着其价格逐渐下降,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中的地位也会逐渐下降。
上升,这意味着Mobileye等视觉解决方案的价值也会相应下降——Mobileye此时推销自己就是其自身价值的最高点。
4、英特尔收购Mobileye的影响 自动驾驶汽车涉及感知、决策、控制三大环节,涉及车载计算、车载通信、传感器融合、驾驶决策等多项技术——制作。
对于英特尔和Mobileye来说,合并是英特尔的计算、通信、软件等能力与Mobileye的视觉感知能力整合的过程。
其未来可以看到的商业模式之一就是向整车厂商销售软硬件一体化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在这样的商业逻辑下,英特尔收购Mobileye可能会对整个自动驾驶行业产生影响: 1、英特尔获得了自动驾驶领域的入场券。
自动驾驶系统涉及多个模块。
通过与Mobileye的绑定,英特尔-Mobileye推出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将不可避免地使用英特尔的处理器、5G通信模块和驾驶决策软件,而这整个系统将出售给整个汽车制造商。
2、将竞争从销售计算模块转向集成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竞争。
芯片巨头此前的想法是向汽车厂商出售计算设备,比如高通的A车载平台、英伟达的Driver Px2车载平台等,英特尔收购Mobileye后,芯片巨头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向软硬件一体化方向发展。
计划继续前进。
3、加快自动驾驶技术落地。
尽管科技公司和汽车制造商正在努力降低激光雷达的成本,但这个过程需要时间。
当所有人都在谈论2020年实现自动驾驶上路时,视觉解决方案是最快的实施方案。
5、行业大佬观点:下大棋之道 一位长期关注半导体行业发展的人士认为,英特尔收购Mobieye代表着英特尔战略转型的完成,拥有三驾马车数据中心、5G、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基本建立。
与以前不同,英特尔不再等待数据洪流的到来。
相反,它积极押注杀手级应用,并在人工智能的本质问题“3C”(计算、通信、控制)上采取了直接行动。
地平线机器人创始人余凯认为,英特尔收购Mobileye将为英特尔在自动驾驶领域赢得至少五年的竞争机会。
Mobileye在前装车领域已经拿下了1万辆,这意味着英特尔通过收购已经有了这样的积累和自制力。
这并不容易,因为壁垒太高。
此次收购使英特尔成为这个千亿美元市场的领导者。
原本处于领先地位的英伟达或许不得不接受从领先者变成了第二强的事实。
它值1亿美元吗?当智喜与国内ADAS领域的企业家谈论这个话题时,他们认为很值得。
原因是,对于英特尔来说,Mobieye是为数不多的自动驾驶门票之一。
双方可以通过经验、团队、数据等优势互补。
至于Mobieye的视觉自动驾驶方向与目前流行的激光雷达自动驾驶技术方案之间是否存在优缺点,创始人认为,激光雷达的成本可能真的无法快速降低,而视觉的上限识别度需要比激光雷达高很多,人类通过可见光来驾驶和观察世界。
不过,现在视觉的瓶颈在于大脑,但人工智能会越来越发达。
6. 结论——英特尔在自动驾驶上下了大赌注。
收购战尚未结束。
不言而喻,汽车行业面临着智能化、互联化、共享化的浪潮,自动驾驶成为非常重要的技术突破之一。
在宣布收购Mobileye后,英特尔首席执行官科再奇在内部电子邮件中表示,未来推动汽车行业前进的是计算和数据,而不是马力。
为此,英特尔还做出了一系列安排,包括收购为自动驾驶汽车芯片提供安全工具的公司Yogitech和汽车OTA升级技术公司Arynga。
收购了计算视觉软件公司Itseez、收购了深度学习初创公司Nervana Systems、收购了机器视觉公司Movidius等。
此外,英特尔还将其相关部门整合到ADG自动驾驶事业部,推出了面向自动驾驶汽车的新品牌Intel GO,整合计算、通信、FPGA等软硬件平台。
加上此次收购Mobileye,英特尔正在自动驾驶领域集中更多精力,为下一个十年的技术浪潮做好准备。
(展示了Xilinx在汽车电子领域的部分解决方案)也有观点认为,英特尔收购Mobieye将加速高通收购Xilinx。
后者也是覆盖自动驾驶领域的半导体巨头,在多传感器应用方面拥有强大能力。
其技术能力和丰富的经验,包括雷达、光探测和测距(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系统,使其在与片上系统(SoC)供应??商竞争时具有优势,并且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半导体采购浪潮中具有优势。
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