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ter 投资 Muzik 社交耳机。
耳戴式设备是下一个趋势吗? 2019年1月上旬,Twitter通过旗下风险投资部门Twitter Venture投资了高端智能耳机公司Muzik。
这是 Twitter 对硬件公司的第一笔投资。
Muzik 此前已获得超过 10,000 美元的投资。
Muzik 的第一副耳机是一款高端耳机,售价 1.99 美元,旨在与苹果的 Beats 耳机竞争,将于 5 月上市。
当然,据今年1月以来的消息显示,Twitter并不是唯一一家试图进军耳机领域与Beats竞争的科技巨头。
不久前,外媒报道称,联合科学公司业务开发高级副总裁 Adam Mathis 在接受 Wareable 网站采访时透露,谷歌正在开发一款入耳式可穿戴设备,可与 Google Glass 增强现实产品搭配使用。
使用。
苹果收购 Beats 已经一年多了。
耳机这个产品品类似乎越来越受到科技巨头的关注。
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美国著名科技博客ValleyWag编辑欧文·托马斯在文章中指出:“我认为这可能是对一种全新电子产品的一场豪赌,我们暂且称其为‘耳戴式电脑’吧。
”他认为,可以佩戴在耳朵上的设备比其他可穿戴设备更有发展前景。
欧文·托马斯提出了“耳戴式计算机”的概念来解释他对可听设备未来的猜想。
它们看起来类似于耳塞和耳机,但它们试图将自己与手机断开,完全依靠自己将我们与新闻、娱乐内容和其他用户联系起来。
与其他可穿戴设备一样,耳戴式设备必须附着在人体上。
但耳戴式设备具有更大的市场潜力。
智能手表并不适合所有消费者。
耳戴式设备比谷歌眼镜等“面部电脑”更有吸引力。
“事实证明,谷歌眼镜让佩戴者看起来很奇怪,很难被整个社会接受。
”但耳机就不一样了。
几乎每个人都可以使用它,而且使用地点和场合也有限制。
也小很多。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耳机听音乐和/或打电话,问题是,这些设备还能用来做什么?”耳戴式设备可以做智能手机已经可以做的事情。
他们可以比智能手机更好地执行诸如发送警报和通知之类的事情。
耳戴式设备可以感知佩戴者的身体状况,通过皮肤采集佩戴者的心率等生理特征信号。
“如今的蓝牙设备必须与智能手机配合使用,但无线网络技术发展非常快,各种智能设备很快就能相互通信。
这意味着配备蓝牙功能的心率监测设备可以连接佩戴者自己的。
他的心跳声传到了他的耳朵里,”欧文在文章中说道。
与欧文在文章中的愿景相比,Twitter 对 Muzik 的投资实际上是利用新一代可听设备来连接不同的用户和娱乐服务。
当然,这不仅仅有新一代终端设备的幻想,更有其背后深刻的商业理性。
对于 Twitter 来说,音乐服务已经成为一项重要业务,而音乐是讨论最多的话题,粉丝最多的也是音乐家。
虽然没有明确的方式从音乐服务中赚钱,但 Twitter 对 Muzik 的投资是合乎逻辑的一步。
Muzik 耳机内置社交媒体功能。
这一设计主要帮助用户在Twitter、Facebook等社交网络上分享他们正在听的音乐。
因此,Twitter之所以投资Muzik,是希望通过简化音乐分享流程来增加对音乐粉丝的吸引力。
当然,正如欧文·托马斯的文章所提到的,显然耳戴式设备的功能不仅仅是社交共享。
它们甚至可能成为独立于手机的新型智能主机。
过去,智能终端从PC转移到手机,其包含的服务也扩展到移动、LBS和语音三个维度。
可穿戴设备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机交互的发生方式。
由于可穿戴设备更贴近人,因此增加了人体综合感知和意识动态的维度。
在人机交互方式和云服务方面也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在欧文看来,可听设备的发展潜力无限,拓展空间巨大。
近日,国内知名投资机构联想星投副总裁吴秉建在接受36氪采访时也表示,未来的智能主机往往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个行业,而是多个行业,而且它可以承载很多行业。
应用程序。
和内容,下一批杀手级应用将会诞生。
过去,微信、百度地图、美团等杀手级应用是从PC端到手机端出现的。
创建这些应用程序的部分原因是它们巧妙地利用智能手机的特性来完成以前在 PC 上无法完成的任务。
同样的,当新的智能终端出现时,它们也应该能够完成一些以前手机上无法完成的任务。
这些可能在新一代耳戴设备上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