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智能音箱的发展越来越火爆,不仅仅是因为亚马逊、谷歌、苹果和微软都参与其中。
国内的百度、阿里巴巴、京东、腾讯等也参与其中,各自的产品已经在电商平台热销。
百度智能音箱的变化比较有趣的是,昨天业界爆出消息:曾负责渡鸦工作室的90后百度高管陆成辞职。
一时间,渡鸦创始人、百度智能生活集团(SLG)旗下子公司渡鸦工作室被认为肩负着百度在智能音箱市场的重任。
随着陆成的辞职,也表明百度在智能音箱市场的策略或许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此前有消息称,百度对于智能音箱Raven H高端定位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有不同看法。
事实上,我们可以一窥亚马逊和苹果对智能音箱市场不同定位所带来的销售业绩差异。
因此,百度做出调整也是正常的。
据悉,百度小度家庭智能音箱销量不错,而且这款产品的价格也更加实惠。
这显然符合当前的市场需求结构。
在年底的百度世界大会上,搭载DuerOS系统的智能音箱Raven H惊艳亮相,被定位为百度进军智能家居场景的切入点。
但由于产品价格较高,Raven H的销量并不理想。
百度显然更了解中国用户的需求。
因此,百度随后推出了小度智能音箱,这是一款百度自建的音箱产品,售价89元。
据悉,小度智能音箱由今年3月并入SLG的硬件生态渠道部门生产。
预约的人很多,后续的出货量将决定百度如何进军智能音箱市场。
今年全球智能音箱数量已达1亿台。
据悉,研究公司Canalys近日发布报告称,到今年年底,全球智能音箱数量将达到1亿台,几乎是去年的2.5倍。
Canalys在报告中表示,智能音箱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快速发展势头,预计今年将达到2.25亿台。
亚马逊是智能音箱市场的领导者。
其亚马逊Echo智能音箱市场份额今年将超过50%,但今年将下降至34%。
谷歌也不甘落后,其Google Home智能音箱今年的市场份额预计将达到30%,而去年则升至34%。
苹果的HomePod仅排名第三。
尤其是其市场份额远低于亚马逊和谷歌。
预计今年为4%,明年将达到10%左右。
价格是最大的缺点。
当然,有消息称苹果还计划推出更便宜版本的HomePod产品来竞争。
如此一来,也不难理解百度想要改变其在智能音箱市场的价格定位和风格。
对于用户来说,价格无疑是培育市场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在中国市场。
根据Canalys的数据,美国是目前智能音箱最大的市场。
中国市场的上升势头较为明显,未来该市场的发展也将是整个智能音箱市场发展的主要参考之一。
语音助手与中国市场 事实上,苹果HomePod初期的市场表现并不理想。
最大的原因之一实际上是价格。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语音助手的技术能力仍然不足。
在与亚马逊和谷歌的竞争中,苹果几乎没有价格优势。
虽然苹果宣传其音质有了很大提升,但在语音助手、价格、渠道、市场覆盖等方面几乎没有任何优势,而且用户似乎也不太关心苹果强调的音质问题,这让 HomePod 很尴尬。
有趣的是,语音助手对于智能音箱来说非常重要。
从亚马逊的Amazon Echo、谷歌的Google Home,到微软和Harman Kardon的内置Cortana的Invoke等,都展现了语音助手的魅力。
据悉,苹果很可能在下个月发布一款Siri智能音箱。
值得注意的是,亚马逊在智能音箱市场的独特地位与其持续的创新策略和非常实惠的价格定位密不可分。
据悉,亚马逊正计划将 Fire 平板电脑改造成 Echo。
在中国,智能语音是政府规划的第一波人工智能应用的四个重点领域之一(其他分别是医疗保健、智慧城市和自动驾驶)。
我们注意到,百度、阿里巴巴、京东、腾讯正在加速布局人工智能战略,几乎覆盖了从智慧医疗到自动驾驶(无人机)、包括智能语音在内的一系列“AI+”产业。
百度的AI战略众所周知,百度的目标是将其DeurOS平台发展成为全球占主导地位的对话式人工智能软件,与亚马逊Alexa直接竞争。
目前的布局基本延续了这个思路。
阿里巴巴的智能音箱之旅于今年7月正式开启,目前该公司天猫精灵智能音箱销量已超过1万台。
天猫精灵的AI助手是AliGenie,与亚马逊的Alexa相当。
与Alexa一样,用户可以为AliGenie设置技能,并在阿里电商网站上启用语音购物。
腾讯也进入了这个市场,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庞大的微信用户群。
还记得马哥之前说过要推出语音版的“司机”APP微信吗?其实这也是语音助手的一个应用。
显然,智能音箱甚至语音助手市场的竞争其实还在路上,远未到尘埃落定的时候。
在中国市场,由于亚马逊、谷歌、苹果等进入不足,加上中国厂商的定位策略不同,未来竞争将更加激烈。
百度智能生活集团(SLG)旗下渡鸦工作室的变化,实际上表明这个市场的竞争越来越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