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刚刚,腾讯宣布大变!互联网开启下一个时代!

时间:2024-05-22 11:59:32 科技赋能

今天,在20岁生日之际,腾讯宣布组织架构调整方案:在保持深垂直领域优势和特色的同时,保留原有的企业发展事业群(CDG)、互动娱乐事业群(IEG)、技术事业群工程群(TEG)和微信群(WXG);并强调整合效应,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和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

腾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这种主动创新是腾讯迈向下一个20年的新起点。

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战略升级。

互联网的下半场属于工业互联网。

上半年,腾讯通过连接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下半年,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帮助行业和消费者形成新的、更加开放的连接。

生态。

作为一家互联网科技文化公司,技术是腾讯最坚实的底层基础设施。

面对AI和即将到来的5G时代,腾讯将以科技为驱动引擎,探索下一代社交与内容融合。

对于腾讯的组织架构调整,外界既有支持,也有批评。

我明确支持腾讯的这次组织架构变革,特别是新成立的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将腾讯云与互联网+、智慧零售、教育、医疗、安防和LBS等行业解决方案结合起来。

,将帮助腾讯抓住产业互联网的机遇。

告别移动互联网,拥抱工业互联网。

没有永恒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企业组织必须根据行业发展趋势不断变革,以适应发展。

2019年是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分水岭。

为了迎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腾讯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

整个集团根据业务不同分为七大事业群,彻底改变了移动产品与PC产品分离的现状。

例如,手Q、QQ空间归入QQ所在的腾讯社交群组(SNG),手Q游戏归入腾讯互动娱乐群组(IEG),微信独立成为微信群(WXG)等。

让移动端和PC端统一为用户提供服务,减少组织之间的壁垒和层级。

2016年的这一转变,让腾讯迅速从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牢牢获得了“移动互联网的超级门票”。

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人与人、人与服务的连接,更加注重C端用户体验。

腾讯根据产品将公司划分为小组织,可以提高各事业群对市场的敏感度,更快地响应C端用户的需求,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体验,降低大风险。

企业病。

影响。

从年底开始,智能手机销量首次出现全球下滑,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增长放缓。

显然,移动互联网已经全面普及,这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随之而来的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兴起,让IoT(物联网)时代越来越近。

腾讯在业内率先提出“互联网+”战略,并将腾讯的未来愿景定位为“连接一切”。

人与人、人与信息、服务的连接完成后,物联网时代将打通人与物、人与组织、物与物、物与组织的连接。

显然,这些连接必须依靠合作伙伴来完成。

这意味着腾讯必须快速培养提供B端服务的能力,快速向产业互联网靠拢。

2019年12月,马化腾在员工大会上表示:“在管理方面,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内部组织架构。

腾讯现在需要更多的To B能力,必须从内到外进行系统开发。

”物联网时代,最重要的三个要素是数据、计算能力和算法,要实现这三个要素,必须依靠云计算能力,因此,马化腾多次强调“云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云是人工智能的载体”,这凸显了腾讯云的重要战略地位,以更好地拥抱工业互联网。

物联网时代带来的告别移动互联网时代,腾讯调整了组织架构,拥抱B端的华为也在这个时代做出了组织架构的调整。

2017年,华为将组织架构划分为三大业务集团:运营商BG(Business Group)、消费者BG、企业业务BG。

2017年8月,其将云业务Cloud从产品和解决方案部门拆分为Cloud BU,与华为三大业务群密切相关。

商业团体紧密相连。

腾讯云已经具备了独立发展业务的能力,就像一个人成年后离开父母独自生活一样。

他必须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腾讯云的独立性也是如此。

一是业绩快速增长。

腾讯云自2006年快速部署以来,营收每年增长超过%。

一方面,这是由于整体公有云市场的持续增长。

另一方面,也证明腾讯云业务已成为腾讯最具潜力的增长引擎。

据腾讯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受益于支付相关服务和云服务的增长,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1%,位居所有业务增速之首。

根据IDC 2019年7月发布的数据,腾讯云国内市场份额已超过10%,排名第二。

其次,技术和业务布局领先。

除了业绩的快速增长,腾讯云在技术和业务布局上也占据了行业领先地位。

腾讯拥有自主研发的大规模调度系统VStation,单集群可调度10万个节点,性能超越阿里巴巴飞天。

在CDN领域,腾讯云CDN架构技术、核心组件等方面均基于自研,拥有完整的核心技术。

目前带宽储备达到T,全球加速节点+支撑腾讯云成为亚洲整体业务规模最大的CDN服务商。

在人工智能趋势下,腾讯云集结了腾讯AI Lab、优图实验室、微信AI团队等内部顶尖AI团队,打通腾讯在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的超强人工智能技术能力。

,并与各行业的业务场景相结合。

安全是企业和政府在使用云服务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腾讯是中国最大的安全服务提供商,拥有七个安全实验室。

拥有腾讯云“云、管、端”协同智能安全防护体系。

在本次组织架构调整中,腾讯还将成立技术委员会,通过内部分布式开源协作、加强基础研发、打造技术创新体系等一系列措施,推动更多协作创新,提高公司技术资源利用率。

具有腾讯特色的中心。

效率,鼓励公司内部形成良好的技术研发文化,让技术成为公司业务发展和产品创新的动力和支撑。

在业务层面,腾讯针对游戏、视频、金融、零售、电商、交通等行业的个性化业务场景提供全栈解决方案,充分满足行业云需求。

很多人只知道腾讯在58同城、大众点评、芒果TV、搜狗、哔哩哔哩等互联网公司的云服务中排名第一。

事实上,它在金融和政务方面也全面开花。

比如在金融领域,我们已经服务了100多家金融客户,合作客户包括多家银行、40多家保险公司、20多家证券公司、数千家互联网金融公司。

其中,国有大中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均与腾讯云合作。

图为数字广东中的“广东省事”。

在政务云领域,腾讯云自2016年开始布局政务云市场,先后推出警务云、政务云、工业云、税务云、气象云等不同类型细分。

服务还聚焦云计算、大数据、LBS、安全、支付等核心能力,为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数字广东”是腾讯政务云最典型的案例,其中“粤政”是数字广东的重点项目。

是一个移动政务平台,可以在线办理各项服务,大大减少公民原来线下服务的时间和成本。

腾讯云已经具备了能力,但仍隶属于腾讯社交网络事业群,这阻碍了腾讯云的快速发展。

云服务、人工智能、大数据这些工业互联网时代的基础设施,分散在腾讯内部多个部门。

这导致腾讯云在对外提供服务时调用资源、数据、人力时面临障碍。

无论是亚马逊、微软、阿里巴巴,还是华为的云服务经验,都已经证明,在云计算之战中,必须集中所有火力,攻一处。

因此,需要调整组织架构,将云服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与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相关的业务整合起来,拧成一根绳子,统一对外运营。

这个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不仅可以服务互动娱乐、网络媒体、移动互联网等内部业务群体,还可以服务企业、政府等外部合作伙伴。

综上所述,从腾讯云自身的能力以及制约其发展的问题来看,它也必须走向独立。

腾讯云独立的时机恰逢其时。

很多人认为,与阿里巴巴2011年成立云事业部相比,腾讯云的独立似乎有点晚了。

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企业的发展取决于时机。

太早或太晚都不是好事。

一定要恰到好处。

从市场层面来看,云计算市场刚刚进入爆发期。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日前发布的《中国公有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达8000万元,同比同比增长55.7%。

信通院还预测,2020年中国公有云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000万元。

显然,云计算市场正在呈指数级发展。

增长率,并在未来三年内将增长两倍。

从趋势层面来看,5G网络的商用是工业互联网崛起的开始。

据各大运营商透露的消息,5G商用试验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始,这意味着NB-IoT技术将得到普及,从而迎来万物互联时代。

一直以来,B端核心技术的成熟将促进C端消费产品的生产,而C端消费产品的升级又将推动B端基础设施的升级。

3G带来了智能手机的普及,进而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普及; 5G网络必然会导致物联网网络设备的增加,而用户对网络设备和大数据应用的需求必然会迫使更多的企业和政府将业务放在云端。

因此,5G商用后,云计算市场将出现爆发式增长。

腾讯选择在5G商用前夕调整组织架构,将腾讯云等独立打包成服务产业互联网的新业务群。

这显然是正确的时间!腾讯从来都不是一家靠抓住机遇来实现发展的公司。

一直都是后来的事。

那些在上面的人。

腾讯是一家善于反思自己的公司。

它始终具有在压力下蹲下然后弹回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