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丽娜11月1日自北京报道。
今天(寒风凛冽),微软技术与生态大会在北京召开。
本次会议主要围绕虚拟助手、微软Azure云、人工智能等话题展开。
微软CEO Satya Nadella推出了基于微信的Office个人助理(但没有透露是否是Cortana),还向我们展示了歌声更加柔和的新版微软小冰。
同时,他宣布微软云将全面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微软云Azure将在未来六个月内将容量扩大三倍,Azure Stack混合云、SQL Server等服务将也将在中国市场推出。
此外,微软还推出了全新的量子计算编程语言——跨平台可视化AI编程工具Visual Studio,并宣布微软将为AI开发者提供从数据到开发工具再到服务的全面支持。
。
1. 开场白:ALL WORK,非常好,这很微软。
据微软介绍,参加本次大会的人数超过3万人,在线观众人数超过3万人。
微软云连续三年实现超过三位数的增长,增加了10万名开发者、云合作伙伴,而Office在云上已经拥有1万名企业用户。
一开始,纳德拉以浅色衬衫+深蓝色西装亮相。
他首先提到,未来,包括教育、健康、金融、农业等领域,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将受到数字化转型的影响。
智能云+智能边缘计算(又称云智能+终端智能),这一趋势意味着以下三大趋势: 1、应用跨设备。
未来,同一个应用程序将在不同设备上同时运行。
2.人工智能无处不在。
未来,所有应用、所有设备都将拥有AI技术。
3.新的计算方法/平台。
未来,新的计算方法将更新、更高效、影响更大。
同时他表示,微软并不是为了研发而开发“黑科技”。
微软的愿景是让技术真正帮助人类,帮助我们真正进入现代工作时代。
同时他还提到,微软旗下的招聘网站Linkedin在中国发展得很好。
它不仅让中国人才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也有助于营造职业生态环境。
纵观随后的会议,纳德拉演讲的主题基本都围绕着“工作”,这与微软一贯的节奏非常吻合。
即使偶尔提到HoloLens AR耳机,纳德拉的切入点也是微软的合作伙伴比亚迪。
通过Office、HoloLens AR耳机、微软MR耳机的使用,比亚迪整体赢得了公司工作数字化应用转型的商机。
2、虚拟助手:微信Office微助手+小冰 在虚拟助手方面,纳德拉首先宣布微软正式推出基于微信的Office个人微助手。
您可以在微信中与它对话,管理日常事务、发送邮件、制作PPT等,具体功能如下: 1. 活动提醒 每天早上您的微助手都会向您发送当天的工作安排,比如哪些今天的时间段有安排会议的时间、与客户有约会的时间、需要出差的时间等。
它还会根据你收到的电子邮件向你发送提醒,你还可以直接在对话中与个人助理进行交流,并且它会将这些对话转换为微信中的电子邮件(但纳德拉并没有说这个虚拟助理不是我们熟悉的“微软小娜”)而且,使用API??协议在微信上的同事之间传输文件,将确保它们不会传播到企业之外。
2.自动生成PPT和Excel。
同时,您还可以使用这个微信个人助理,一键生成相应的照片软拷贝(如在会场拍摄的PPT照片、在办公室拍摄的屏幕上的工作表照片)。
这些不可编辑的照片变成了PowerPoint中可编辑的PPT、Excel中可编辑的表格等。
最“黑科技”的是它可以自动分离图片中的背景和文字,让你直接编辑文字。
随后,纳德拉还特意点名赞扬了中国微软小冰团队。
他表示,每年来到中国,他都会对中国小冰团队取得的新进步感到惊讶。
小冰是微软于今年1月开始研究和部署的虚拟人工智能助手项目。
它类似于众所周知的亚马逊Alexa、百度Dumi、苹果Siri。
不过,小冰并不专注于帮你点餐、订票的“助理”角色,而是专注于好玩、聊天、逗人。
用户可以通过微信、QQ、微博、Facebook Messenger、LINE等平台与她聊天。
此前,小冰曾唱歌、主持、做过记者,甚至出版过诗集。
可以说,她是一个非常热爱艺术的女孩。
会上,小冰团队资深科学家、主管袁静也展示了小冰一年来“歌声”的变化。
通过深度神经网络优化,我们可以明显听到小冰今年唱《隐形的翅膀》的声音比去年更加自然。
多得多。
三:微软Azure云将全面加大对中国云的投入。
纳德拉宣布微软云将全面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
1.微软云Azure将在未来六个月内扩张三倍。
扩容后的微软云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更丰富的功能服务和运维保障。
2、Azure Stack混合云将于今年上半年正式商用,Azure Stack也将进入中国。
Azure Stack与戴尔、联想、思科华为等合作。
Azure Stack是公有云的延伸,不仅为客户提供云培训能力,还允许客户在终端上部署。
3. SQL Server在中国正式商用。
SQL Server是微软推出的数据库服务,支持Linux、Windows、Docker版本。
4.从数据到服务,人工智能无处不在。
微软人工智能核心团队负责人、微软人工智能及微软研究院CTO顾卓伦随后上台。
他说,如今,微软已经有数千名工程师在该研究所工作。
加速人工智能从研究到产品的转变。
从图像、语音、语言三个方面来看,微软的进步包括:图像层ResNet神经网络的准确率达到了96%;语音识别错误率降低至5.1%;在语言部分,微软翻译器支持60种语言。
微软在AI领域的投入包括数据、云+端、体验三个方面。
因此,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微软重点推动数据图、云与智能平台、新用户体验三个领域的突破。
他表示,数据是人工智能的核心,在当今的人工智能时代,数据已经成为新的通用货币。
从数据、到开发工具、到服务,微软将为AI开发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包括: 1. AI基础设施。
包括大数据、大计算以及CPU、GPU、FPGA硬件等。
2.人工智能工具。
包括Azure机器学习工具和深度学习框架。
3.人工智能服务。
包括AI解决方案、服务服务、虚拟助手(BOT)框架服务。
5、量子计算编程语言+可视化AI编程工具 会上,微软还推出了全新的量子计算编程语言和跨平台可视化AI编程工具Visual Studio。
首先,这款可视化AI编程工具(Visual Studio Code Tools for AI)是专门针对跨平台、跨设备、可视化编程需求而设计的。
在现场演示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工具在支持Python语言方面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同时其他语言也支持),并且实时视频风格处理和呈现效果也非常好。
其次,纳德拉表示,微软在量子计算研究上的投资已经超过12年了。
这种基于量子物理原理的计划计算新模式将彻底改变人们对计算的理解——只需要几个小时或几天。
到最后,量子计算将能够解决传统技术需要数十亿年才能完成的复杂问题。
为此,微软开发了一种专门针对大规模量子计算优化的新编程语言,与可视化编程工具Visual Studio深度集成,并提供了可以在本地或Azure平台上运行的量子计算模拟器。
微软将在今年年底前向开发者免费提供这些工具,开发者可以注册参与微软量子计算社区。
结论,“认真”的微软也来抢占AI时代了。
人工智能时代,苹果、谷歌、Facebook等新潮科技巨头纷纷进军AI,一向“认真”的微软自然也不甘示弱。
它选择从自己最擅长的工作模式——to B模式开始,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行业客户提供数字化转型商机。
同时,在新兴技术方面,这家科技巨头也没有示弱。
一方面,它很早就布局了微软小冰虚拟助手项目,主打人类情感理解;另一方面,现已推出新的量子计算编程语言,抢占量子计算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