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涵老人的手腕上戴着一款数显手环,它全天不间断地测量他的血压、心率、体温等健康指标。
同时数据同步传输到儿童和医生可以实时控制的管理平台。
平时,孩子可以在客户端“视频探访”,老人“近在咫尺”;遇到紧急情况,老人可以随时随地拨打求助电话……这是在山东潍坊“入户养老”项目中看到的场景。
该项目入围国家发改委“基于北斗的民生保障重大应用示范”,试图打造智慧养老生态圈。
项目负责人李立波告诉记者,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该项目20名左右的客服人员预计将覆盖全市约1万名老年人,“相当于一个人服务8万人”。
高科技+人性化,陪伴您安享晚年。
在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下,李立波并不是唯一一个尝试用科技手段支撑养老生活的实践者。
国内,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品迎合老年人文化娱乐、健康健身等需求,有效融合家庭、社区、医院等养老资源。
对接正在改变传统的养老模式。
造型奇特的“阿帖”随着节奏翩翩起舞,同时播放着传统民歌和现代舞曲,引起了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老人的阵阵笑声。
自从两年前“阿铁”和另外九位机器人兄弟入驻中心以来,它们凭借智能护理、家庭互动、远程医疗等各种“绝活”赢得了老年人的青睐。
在他们看来,“阿铁”人更像是能歌善舞的同伴,而不是冰冷的机器。
在老龄化的时代,“养老”的话题依然沉重。
一方面,年轻人一方面,肩负职场压力,无暇顾及其他事情;另一方面,“空心老人”现象日益严重,我国在宏大的计划中,又将由谁来解决呢?提出打造年销售收入1亿元的服务机器人产业“阿贴”是这一规划的代表作之一,在北京房山延村镇老年服务中心,智能体表就是一个“物”。
老年人几乎每天都会使用,当他们站起来握住手柄时,可以看到血压、血糖等身体指标,这些指标还可以发送到在线信息平台和亲属客户上,供医护人员参考。
家庭成员。
在天津,具有远程控制功能的智能电动康复护理床的应用,不仅帮助老年人和长期卧床不起的人告别了独立翻身、坐起的烦恼,还帮助他们解决了排泄、冲水等问题。
养老到底是“养老”还是“养老”?养老科技给了我们完美的答案。
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乔跃山所言,要利用信息技术创新传统养老方式,推动智慧健康养老。
“关键在于技术创新,技术红利可以改变现有的养老模式。
”对科技养老有深入研究的北京市科技咨询协作服务中心主任李育男认为,“政府和企业要利用科技创新的力量来带动养老产业的发展” 。
“事实上,除了已经推出的科技养老设备外,更多的新技术也在巨大的市场面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政策红利+万亿市场,巨头领跑急于“白痴”的复杂功能,只需按下“想家”远程陪护机器人上的按钮,视频通话就变得像看电视一样简单,还有一个“面对面”的智能老人。
养老平台,让老年人与养老机构、医生、服务人员等实现多方位视频交流。
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的老龄产业博览会上,上述新技术、新设备正在不断涌现。
无疑,刚性市场需求加上政策红利,点燃了企业热情,引爆了科技养老市场。
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政策体系和社会保障。
营造养老环境,孝敬老人,推动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去年2月,《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年)》将智慧养老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释放了超万亿元的市场空间。
于是,被视为增长缓慢的投资领域的养老产业,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科技巨头纷纷涌入该行业。
阿里巴巴在北京布局了“智能网联养老样板间”。
它以智能音箱“天猫精灵”作为中央控制中枢,辅以高清无线摄像头、各类传感器、智能开关、LED智能灯等,老人只需一句话,智能家居控制、语音购物、手机充值、外卖订餐、音频音乐播放等都可以瞬间完成。
今年1月,法国KRG智慧养老公司的SeniorAdom系统落户中国。
该公司负责人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与传统监控设备不同,SeniorAdom系统不需要用户佩戴手环和摄像头,只需将系统与房间内的传感器连接起来。
内部核心算法,用户可获得24小时保障“目前中国养老的格局是‘’,即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
据其总裁张显介绍,深圳兆方投资拥有多个科技养老项目,借助大数据手段,需要为居家老人建立一个智能O2O养老平台:当老人有时。
有需求的,可以随时下单,O2O平台会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通过系统分类匹配用户需求,并及时派出服务人员,提供包括家政在内的上门服务。
、理疗、心理等老年人相关服务。
概念多于现实,智慧养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尽管政策已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推广,但智慧养老仍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涉及标准、技术、模式等诸多问题。
征服还需要时间。
“顶层设计缺失、政策多头、标准不一致,严重制约了养老企业的技术合作和市场拓展。
华领智能养老产业发展中心董事长朱勇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有公司投资近千万元,对某医院使用的医疗信息系统进行改造。
然而,由于缺乏标准,该系统无法在不同的项目中使用。
此外,数据汇总有待加强。
有业内专家指出,智慧养老平台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
平台业务内容丰富,涉及多个职能部门。
经常面临平台数据导入不良的问题。
而且,不同部门导入的数据存在体量大、异构、冗余、互斥等问题。
作为山东唯一一家承担国家“智慧养老”示范项目的企业,蓝创科技董事长李立波的“家庭养老”项目。
虽然理论上可以实现“一人服务八万人”,但如何将理论变为现实,通过互联网构建智慧养老生态圈,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国内智慧养老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还处于市场培育阶段,大多数项目还没有明确的商业模式或盈利模式。
智慧养老更多的是概念而非现实。
长期研究老年病的赵丽红医生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除了需求匹配之外,“养老产业的生存和发展最终取决于市场收入。
如何进行资本运作、资源配置等,需要更复杂的商业模式。
真正启动这个市场。
“而这也是解决退休焦虑、让科技承担起退休生活责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