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健康可穿戴设备平台服务商咕咚宣布获得SIG、软银中国共计1万美元B轮投资。
咕咚是国内较早起步的健康可穿戴设备制造商和平台服务商。
其目前的发展战略已从软硬件服务转向体育社交,进军在线健康社区领域。
经过几年的发展,国产可穿戴设备已经完全差异化。
有的仍然像咕咚网一样坚持在运动健康领域发展,有的则进入小众医疗领域。
例如,瑞仁医疗上个月被哈佛基金孵化,进入美国医院进行专业试运营。
受我国医疗体系的制约,可穿戴设备在医疗领域的发展在我国并不理想。
就连九安医疗这样的企业也是首先在美国市场获得发展的。
健康可穿戴设备在中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扩大和环境的恶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全民健身只是口号的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
当用户投资锻炼时,他们需要了解锻炼的数据和效果。
各类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基数逐渐增加,市场需求增加。
因此,可穿戴设备的APP和硬件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其次,健康可穿戴设备的时尚属性带动市场需求。
很多用户觉得可穿戴设备非常时尚,即使运动量较少,拥有一台也很有价值,因为他们可以在社交媒体上炫耀自己的运动活动和数据。
最后,健康可穿戴设备极低的价格也刺激了市场需求。
与美国运动健康器材相比,中国产品具有非常明显的价格优势,降低了普通用户的使用门槛,促进了产品销售。
但可穿戴设备在中国面临着几个比较大的挑战,仍然很难找到快速商业化的道路。
首先,可穿戴设备竞争门槛低,用户迁移成本低。
由于健康可穿戴设备的大众性,大部分产品雷同,产品竞争优势不明显。
这使得产品的销售更加依赖于传统电子产品的销售模式,依靠渠道和市场来铺货。
吸引用户的主要手段是树立品牌形象,并采用时尚的方式来吸引更多的女性用户。
在这种运营模式下,可穿戴设备行业已经成为一个重资产行业,相互竞争的唯一的就是花钱买用户。
但用户的迁移成本却非常低。
大多数用户并不关心自己运动数据的存档,因为它与疾病无关,也不需要存档供医生查看。
而且,即使有人需要,现有的技术也可以很容易地输出,因此用户的迁移成本非常低。
一旦融资资金用完,此类企业在获得市场垄断地位之前很容易倒闭。
这就是为什么此类企业的融资需求非常迫切。
其次,体育社会化的概念很诱人,但体育社会化的需求并不大。
中国的体育人分为两类。
一是老年人,主要在固定场所锻炼。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使用数字产品,因此他们不太可能需要此类设备。
年轻人平时工作比较忙,只能在晚上和周末锻炼身体。
晚上不可能长时间锻炼,他们的社交需求主要体现在周末。
然而,足球、篮球等团体运动需求的人们早已在微信或微博等社交媒体上进行交流,而此类运动本身对可穿戴设备的需求并不大。
只有跑步、步行、游泳等单一运动有这种需求,但这种需求本身是个人活动,不需要社交。
这与医疗设备不同。
慢性病患者的家人和朋友关心慢性病患者的需求,因此这种社交互动可能会发生。
第三,健康可穿戴设备未来盈利模式尚不明确。
目前,健康可穿戴设备厂商主要依靠硬件来盈利,但这并不能持续太久。
平台服务商主要依靠软件来盈利,依靠广告、电子商务等方式。
这种方式应该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取得有限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由于该类社交平台替代微信等主流平台的能力较弱,用户流失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
发展方向。
。
而且,随着QQ推出自己的健康平台,对健康装备社交平台的影响也更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美国健康可穿戴设备的大规模发展是由保险公司和雇主这两个主要支付方的支持推动的。
为了控制员工的发病率,雇主和保险公司会购买运动可穿戴设备服务,指导患病概率较高的员工进行锻炼。
例如,大多数雇主会为肥胖员工购买减肥服务。
这些员工只要每周满足一定的锻炼要求,就可以获得保险免赔额部分的减少。
这直接推动了健康可穿戴设备业务的蓬勃发展。
中国没有这样的付款人。
个人在为可能的健康风险买单时,必然有很多考虑。
市场规模增长相当缓慢。
目前,健康可穿戴设备未来的发展路径尚不明朗,但短期内市场规模仍将快速增长,各企业的融资需求不断上升。
未来,主要依靠获取用户来发展的模式将受到严峻挑战,需要转变思维方式寻找出路。
只有当支付者显着增长时,健康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才会真正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