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物联网领域投融资案例并不多,几个项目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
1、人脸识别技术及产品开发商云从科技获得1万元战略投资。
云从科技近日获得嘉都科技及关联方新宇卓安投资1万元战略投资。
投资完成后,嘉都和新宇卓安获得云从科技27%的股权。
云众科技主要从事人脸识别等智能分析算法及产品的研发。
据称,我国人脸识别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75亿元。
在互联网时代,人脸识别的安全性、便捷性和唯一性使其有望成为人与互联网之间的桥梁。
随着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人脸识别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2、面部情绪识别技术开发商Realeyes获得欧盟1万欧元资助。
Realeyes利用图像处理、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等技术进行人类情绪识别和行为反应分析。
目前,Realeyes已经构建了超过10000帧的人脸数据库,每帧最多有7个面部动作注释。
例如,皱眉表示困惑,扬起眉毛表示惊讶。
此外,其他面部特征将被用来帮助情绪识别,使分析结果更有说服力。
这是Realeyes的第六轮融资。
据报道,该公司在2016年获得1万美元A轮投资后开发了“谷歌情绪分析”。
这一情绪分析平台已经被尼尔森、益普索和Toluna等主要研究公司使用。
Realeyes的支持者相信这项技术将会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例如,利用面部情绪识别技术可以提高驾驶员安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警方测谎等。
在业务方面,可以帮助商家监控视频广告并重塑内容。
飞利浦、宝洁、AOL等公司都在使用面部情绪分析技术来分析人们的偏好,以优化视频广告,然后根据地理位置和人口特征进行准确投放。
3、Gamma 2 Robotics获得1万美元A轮投资。
Gamma 2 Robotics 是一家面向企业的商用机器人开发商。
其产品主要应用于安防监控和报警等领域。
4月初,公司获得Foxlink台湾正威集团1万美元A轮投资。
G2R机器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主学习工作环境,判断入侵、火灾、烟雾、水、煤气泄漏等各种复杂情况。
上周国内还有其他几起投融资案例,已多次公布,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从上述投资方向来看,VC们仍在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
近年来,互联网企业、IT企业和创业团队纷纷大力投资人工智能领域。
BAT已经开始尝试在金融、搜索等领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主要集中在商业市场,例如前述的金融、搜索、广告、客户服务等领域。
机器人技术主要应用于各类产品的生产线上。
从消费市场来看,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虽然不多,但也在快速发展。
语音助手逐渐进入各种智能硬件产品,人形机器人也开始在一些教育领域得到应用。
当然,除了算法之外,人工智能在大数据和云计算资源的支撑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谷歌、IBM、微软、苹果、BAT等大公司依靠现有的大数据和计算资源,率先引领了这项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