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行业提醒在告诉我们,VR内容创业即将到来。
一方面,游戏、电影、电视剧等内容异常火爆,并逐渐崛起。
另一方面,技术效果实际上还不足以让用户满意。
VR内容还有其他值得抓住的机会吗?我们可以换个思路,看看VR已经布局已久的很多领域的前景。
当然,很多都是to B的,比如房地产、旅游业。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教育。
今天推荐的报告来自海通证券。
报告重点关注VR行业和教育培训行业。
它还考虑了中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和教育支出的比例。
并介绍了中美VR教育发展现状的比较。
以下为总结要点: 1、首先我们看一下整个VR产业链的结构图。
从硬件设备,到应用平台,再到内容制作,无论是老机型的移植,还是新机型的移植,VR都会支持。
行业的增长将远远超过单个行业所能影响的市场价值。
VR最早应用在2B领域,教育就是其中之一。
目前,随着国内相关VR服务设施逐步完善、技术水平逐步过关,VR在教育行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前景广阔。
2、VR在教育产品中的应用主要有五种:(1)创建虚拟学习环境; (二)建设虚拟实训基地; (3) 发展虚拟学习伙伴; (4)模拟虚拟校园; (5)体验虚拟实验。
3.我国学生人口众多。
以国内学校和学生数量为例,教育部测算目前有中高职学校3所,中小学00所,普通高等学校100所,成人高等学校100所,民办学院100所以及国内的大学。
学生总数1亿人,全国职业技术培训机构10.51万个,非学历教育机构6700个。
四、中国居民 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元,同比增长10.1%。
其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元,同比增长9%。
中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从每年1万元增至3000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1.5%。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使家庭愿意并且有能力负担公共基础教育以外的教育方式。
5、2018年,我国有48.8%的家庭每月教育支出在1元以上,也就是说近一半的家庭每年教育支出在0元以上。
其中,29%的家庭每年教育支出为1元以上。
0元以上。
6、随着收入的增加,家庭对教育更加重视,更多的人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大量资金。
家庭月收入低于1元的家庭,只有15%的家庭每月教育支出超过1元,月收入0-0元的家庭,有40%的家庭每月教育支出超过1元;而月收入0元及以上的家庭中,有57%的家庭每月教育支出在1元以上,38%的家庭每月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在1元以上。
可见,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投入和重视程度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7、国家政策支持教育信息化,特别是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近年来,一系列教育信息化政策相继出台。
(一)3月《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以“三通两平台”为重要抓手,全面深化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年计划”。
完善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扩大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加大教育信息化宣传力度。
(2)11月《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到2020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基本实现互联网全覆盖,其中宽带接入比例达到50%以上,具备在线教学环境;各类学校均已接入宽带网络,网络教学环境完备。
有条件的农村学校平均出口带宽应不低于2M,城市学校平均出口带宽应不低于4M。
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学校多媒体教室比例。
分别达到80%以上和50%以上。
(3)5月《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坚持应用导向和机制创新,充分调动各方(特别是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的积极性,并加快实施进度。
形成阶段的亮点真实体现了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高度重视,让广大基层学校、教师和学生切实感受到教育信息化的成效。
(4)3月《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运行管理规范》:系统分两期建设。
第一阶段重点实现项目数据的数据采集、查询、统计、直报等功能,满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日常业务管理和学前教育重大项目监管的数据需求;发布了数据采集系统软件的单机版,这是该系统的第一阶段。
收集学前教育基础数据。
第二阶段重点增强系统业务管理、数据分析和服务功能,实现学前教育机构层面用户直接在线报送动态基础数据。
(5)3月《 教 育 信 息 化 十 年 发 展 规 划(年)》:缩小基础教育数字鸿沟,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持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搭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构建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信息应用和服务能力;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8、目前,国内不少机构和企业正在尝试构想和实现VR+教育。
VR的介入实现了许多过去不可能的事情。
但目前,国内VR企业虽然不少,但其切入领域仍然是游戏和影视。
与国外相比,部署教育VR的企业基数较小。
原因是,从国内外VR的发展历史来看,国内VR在硬件和技术上仍然落后于国外。
国内大部分VR软硬件技术尚未成熟,用户体验不佳,很难一次性将VR大规模应用于教育。
普遍的。
国内几大VR教育团队和公司包括:(1)网龙华宇教育:与ARHT Media合作开发VR沉浸式课堂、VR创客课堂、VR全景体验等。
(2)环宇科技:与云南教育合作局方提供环宇VR一体机,打造国内最大的虚拟现实教学系统。
(3)龙图教育:VR/AR产业化教育课程体系。
(4)乐视教育中心:与新东方合作,实现英语课堂VR教学。
(5)微视酷科技:自主研发IES沉浸式课堂系统。
9. 美国的在线教育以州政府组织的州立虚拟学校为主。
学生通过互联网在线学习相应的课程。
只要完成相应的学分,就可以升级并最终获得相应的学位。
《KEEPING PACE WITH K-12 DIGITAL LEARNING 》数据显示,州立虚拟学校已为26个州的74万人提供在线教学服务,达到在校人口的13%。
在佛罗里达州虚拟学校学习的学生人数甚至达到了48%。
完全在线教学的虚拟学校已达到较大规模,教学信息化程度很高。
学年期间,美国有 25 个州设有州立虚拟在线学校。
随着互联网强大的传播能力,原有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被打破,开放的内容不断增加。
10。
中美VR教育行业对比:对比的意义更多体现在“我们能学到什么?” “新兴产业还有多大的发展空间?” (1)发展现状:我国正处于上升发展期,教育这一类产品发展不多,以3D互动教学系统、飞行模拟训练系统为代表;美国发展迅速,技术领先。
代表产品有虚拟仿真校园、圣安东尼奥联合基地等。
(2)政策:我国开始关注其发展,并推出基于教育信息化的红利政策较晚;美国早在2016年就投入大量资金,支持三位总统启动重点发展计划。
(3)技术:中国起步较晚,技术发展不足,用户体验不足;美国技术领先世界,即将通过清关流程。
(4)教育应用:我国应用并不广泛,仍主要应用于游戏和影视,教育投入较少。
它在美国应用广泛,许多大学和培训机构都在研究和投资中使用它。
(5)未来发展:未来我国将结合教育行业清除技术壁垒,扩大推广规模,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美国优势明显,发展领先,产品遍布全球。
智能内参的观察是:VR最大的特点是沉浸感,而与教育结合时,它能展现出的新优势就是参与性。
这无疑给人们的教育体验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而这可能带来的变化绝不仅限于教育培训行业,其影响可能更大。
回到教育培训行业本身,如何解决同质化问题,如何解决用户面临的痛点,仍然是从业者自身需要考虑的事情。
尽管 VR 令人惊叹,但它并不是万能药。
比如,人们可以长时间学习,甚至长时间看视频,但人们能使用VR多久而不感到不舒服,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换句话说,产品的具体体验需要更加仔细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