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索尼 PS VR 与 Oculus Rift 对比评测:谁是更好的 VR 设备?

时间:2024-05-22 10:30:02 科技赋能

Oculus Rift 和 PlayStation VR(原代号 Project Morpheus)可以说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虚拟现实设备。

前者诞生于Kickstarter,2017年被Facebook以20亿美元收购;另一方面,PlayStation VR来自科技巨头索尼,尤其是在游戏领域,是当之无愧的领导者之一。

对于用户来说,Oculus Rift 和 PlayStation VR 哪个更好?我们可以做一个比较。

  设计  很多经常玩游戏的朋友都知道,玩几个小时的游戏是常事,所以对于绑在头上的头盔这样的产品来说,非常轻便舒适。

重要方面。

在外观设计方面,Oculus Rift和PlayStation VR都非常重视这方面。

两者都像眼镜一样,将我们的脸牢牢挡在后面。

消费者版的Oculus Rift在保证足够的舒适度的同时,还没有公布具体的参数,当然也包括具体的重量。

自原型诞生以来,Oculus Rift 在易用性和舒适度方面不断改进,包括多种接口和 USB 连接方式,以及额外的通风口设计,让玩家在玩游戏时不会轻易出现问题。

出汗多却排不出去的问题。

而索尼则采取了不同的风格,看起来更加时尚梦幻,就像《星际迷航》中的道具一样。

索尼巧妙地将护目镜样式融入到 PlayStation VR 的设计中,因此这意味着佩戴 PlayStation VR 时只有眼睛被部分遮挡,而鼻子和脸颊则暴露在外。

索尼在 GDC 上展示了 PlayStation VR 的消费者零售版。

体验者表示佩戴非常舒适,甚至戴眼镜的人也可以直接使用。

此外,各种按钮都可以轻松触摸。

屏幕 PlayStation VR 提供 5.7 英寸 OLED 显示屏,分辨率为 ×p,每个垂直分割的屏幕都有 ×pixel 分辨率。

Oculus已经确认Oculus Rift的分辨??率为×像素,因此每个分屏的分辨率基本上除以2。

同时,索尼为PlayStation VR的5.7英寸显示屏配备了RGB子像素,可以帮助消除图像上的锯齿现象。

屏幕。

为了减轻佩戴者的视觉疲劳,两款产品的屏幕都采用了非常高的刷新率。

Oculus Rift 开发者版的刷新率为 90Hz,而 PlayStation VR 的刷新率是虚拟现实设备中最高的,达到了 Hz。

不仅超越了 Oculus Rift,还超越了另一款流行的虚拟现实设备 HTC Vive。

我们还认为,如果 Oculus 提高零售版 Oculus Rift 的刷新率,这也是个好消息。

最新一代的 Oculus Rift 提供了一定的视角范围,而 PlayStation VR 也有一定的视角范围,其中 Oculus Rift 稍胜一筹。

PlayStation VR在佩戴时,底部总会有一个小缝隙,所以如果你特别注意的话,就会有一点漏光的问题,就会看到自己的脚。

这种感觉有点奇怪。

硬件的所有3D图像都需要大规模的数据处理,因此无论是Oculus Rift还是PlayStation VR,它们都需要完全同步、独立地渲染每副眼镜看到的内容,并保持对用户头部的跟踪。

以及在物理空间中的位置。

而如果帧率下降,就会对目标的判断产生错误的影响。

因此,如何处理足够强大的信号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PlayStation VR还可以额外添加视频信号处理,内置的AMD图形处理器可以进一步增强已经处理过的3D信号。

索尼仍然需要PlayStation VR通过USB或HDMI接口连接到PlayStation 4主机,以完成PlayStation VR无法处理的细节。

此外,PlayStation VR还提供了HDMI接口输出,因此用户可以直接连接到额外的显示器,看看用户体验是否失真。

得益于通过计算机处理数据信号,Oculus Rift 拥有更加灵活的系统和平台要求。

目前,Oculus Rift已经开始与微软合作,第一步支持Windows 10平台,但目前缺乏对Mac和Linux的支持。

Oculus Rift 计算机本身需要相当大的性能,可以对 p/75fps 信号进行 3D 处理。

根据Oculus Rift网站介绍,这种硬件要求基本属于PC的中档性能配置。

如果换算成价格的话,与索尼PlayStation 4主机的价格基本持平。

例如Intel i5处理器、8GB运行内存、NVIDIA GTX或AMD显卡就可以满足Oculus Rift的配置要求。

Kevelopment Kit 2版本的Oculus Rift使用摄像头来跟踪用户的位置,而这套Constellation跟踪系统现在已经达到了精确的程度,可以通过安装在环境空间中的传感器来定位用户在空间中的位置。

索尼 PlayStation VR 还使用摄像头进行跟踪,包括抬头和前后跟踪。

在去年的 GDC 上,索尼表示 PlayStation VR 上的 LED 追踪器数量已从 6 个增加到 9 个。

  声音和控制器声音是 VR 体验中最容易被忽视,但也是非常重要和微妙的部分。

索尼作为拥有众多知名音箱、耳机产品的科技巨头,在声音方面自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PlayStation VR采用专门的3D声音引擎,以三维方式呈现游戏中的音效。

如果戴上耳机,包括天台上的直升机或者脚下的楼梯,都可以带来非常真实的现场体验。

消费者版的Oculus Rift集成了耳机系统,同样可以带来混合音频体验。

在去年的GDC上,Oculus表示将开放声音系统的SDK,让开发者能够针对不同的内容为用户带来真正沉浸式的音频体验,并且声音可以从多个方向进行包络传递。

在控制器方面,PlayStation VR控制器可以像剑一样挥舞,而Oculus Rift将受益于与微软的合作,每台Rift都将配备Xbox One无线控制器。

此外,Oculus Rift还拥有自己的专用控制器,看起来就像迷你版的手柄,可以让玩家在虚拟现实世界中通过手势进行交互。

Oculus Rift 控制器作为可选配件出售,价格尚未公布。

游戏很高兴目前有很多游戏支持PlayStation VR。

首次发布将免费提供《The Playroom VR》。

这是多个VR小游戏的合集,包括《怪物逃亡》、《猫和老鼠》等玩法。

亮点展示这是一款VR多人游戏。

目前预计到年底将推出超过50款PlayStation VR游戏。

主要游戏包括《鹰眼》(育碧开发)、《EVE:瓦尔基里》、《头球大师(Headmaster)》、《Rez无限》(音乐游戏)、《RIGS:机械化战斗联盟》等。

《直到黎明》正在开发新的VR版本,《铁拳7》、《皇牌空战7》、《死或生沙滩排球3》、《最终幻想14》等游戏已宣布支持PlayStation VR。

许多欧洲、美国和日本的主要制造商已经加入了PlayStation VR的开发。

至于Oculus Rift,刚刚在GDC上宣布了30款首发游戏,售价从4.99美元到59.99美元不等。

其中包括《星战前夜:女武神》、《精英:危险》、《赛车计划》、《ADR1FT》、《伊森卡特的消失》、《EVE:瓦尔基里》,当然还有《三维弹球FX2》等传统和休闲游戏。

此前,Oculus Rift预计,到今年年底,市场上将有超过20款游戏与Rift头盔兼容,其中包括超过20款平台独占游戏。

而且,Unity和SteamVR公司均表示将兼容Oculus开发平台。

  价格和发布日期 这两款虚拟现实设备的价格和发布日期非常接近。

其中,Oculus Rift预计将于今年3月开始接受预订。

预购价格为美元(约合人民币),并将赠送几款免费游戏和一个Xbox One无线控制器。

索尼的PlayStation VR将于今年10月推出,但价格较为平易近人,只需美元(约合人民币)。

同时,索尼还将推出美元(约合人民币)套餐。

除了 PlayStation VR 之外,它还将提供耳机、PlayStation 相机、两个移动控制器以及《PlayStation VR世界》 和 《Playroom VR》 的免费数字下载。

  总结 在PlayStation VR和Oculus Rift的比较中,没有明显的赢家,两家公司暂时都遵循相同的发展道路。

Oculus Rift目前需要改进的是功能而不是形式。

需要重点改进Oculus Rift的硬件和外观设计。

反观索尼,从一开始就在设计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所以在外观方面只需要进行细微的调整即可。

目前,索尼已经为 PlayStation VR 提供了专用的音响系统,因此这比在音响设备方面没有太多选择的 Oculus Rift 具有一定的优势。

至于屏幕这个最重要的参数,PlayStation VR的OLED屏幕到目前为止已经解决了很多问题。

接下来是生态系统。

Oculus Rift采用PC作为游戏平台,具有更好的兼容性和灵活性,用户无需购买游戏机即可使用;而PlayStation VR则必须依赖于PlayStation 4游戏机,虽然受众较小,但游戏玩法更加稳定。

总体来说,两者的游戏体验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到底选择PlayStation 4还是PC作为游戏平台取决于用户自己的选择。

毕竟,大多数消费者在决定购买哪款产品时,还是要参考自己已经拥有的平台,是PC还是PlayStation 4。

接下来我们会看到,无论是Oculus、索尼甚至HTC,他们都会为用户推出各类产品。

推广策略多种多样,用户要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