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L3级自动驾驶量产体验是重庆市政府和长安汽车在国家指导下举办的国内首次《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实践进一步确立了重庆在智能汽车应用方面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对重庆打造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L3级自动驾驶技术是“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的分水岭,意味着部分驾驶职责首次从人类转移到自动驾驶系统,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进入自动驾驶新时代。
2020年3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推荐性国家标准。
公示期截止至2020年4月9日,该标准将于2020年1月1日正式实施。
据了解,《汽车驾驶自动 化分级》是我国首个自动驾驶分级国家标准。
它是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的基础标准之一,将为我国后续出台自动驾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提供支撑。
长安汽车牵头制定该国家标准,体现了长安汽车在智能自动驾驶领域的杰出贡献和领先地位。
无法达到解放眼睛目标的L3级自动驾驶是伪L3。
与“PPT发布”不同,长安汽车用实际行动树立了中国自动驾驶领域的行业标杆。
长安汽车L3亮点 长安汽车L3级自动驾驶系统,感知范围覆盖3个外部环境感知度,集成了3个不同物理特性的感知系统。
其中,前端实现5层传感冗余,最大检测距离大于米。
测量精度可达10厘米。
它采用5个毫米波雷达、6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作为主要传感器。
能够有效识别车辆行驶环境中的车辆、行人、骑行者等各种目标和障碍物。
同时,它可以感知驾驶员的视野、疲劳程度等状况,为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它还可以有效识别车道线、护栏、交通标志等信息。
结合高精度地图和ADAS地图的道路信息,可以获得8公里范围内的实时道路信息,实现车道级高精度定位和精确路径规划,可有效保证自动驾驶的准确性驾驶任务。
【摄像头】镜头采集到图像后,摄像头中的感光元件电路和控制元件对图像进行处理,转换成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字信号。
对车辆行驶环境的识别是通过机器视觉技术实现的。
其优点在于分辨率高,能够检测物体的纹理和颜色。
摄像头主要应用于车道标线识别、路标识别、全景图像、前方碰撞预警、车道偏离预警、行人和车辆检测等功能。
【毫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是指利用毫米波与波长为毫米级,即频率为30GHZ-GHZ。
通过测量回波的时间差,经过处理即可得到汽车与其他物体之间的相对距离、相对速度、角度等参数。
运动方向和其他数据。
毫米波雷达最早应用于军事领域,随着技术的提高,逐渐应用于汽车领域。
毫米波雷达具有三大优势:1)探测性能稳定、射程远(米)、环境适用性好。
2)与超声波雷达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
3)与光学传感器相比,毫米波雷达具有较强的穿透雾、烟、尘的能力,并且具有全天候、全天候作业的特点。
【超声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超声波发射装置发射超声波,通过接收器接收发射的超声波来测量距离。
在自动驾驶中,超声波雷达的基本应用是停车辅助预警和盲点碰撞预警功能。
超声波雷达在短距离测量方面具有优势,探测范围在0.1-5米之间,精度较高,因此非常适合低速场景下的应用。
优势背后 长安汽车L3级自动驾驶系统有哪些技术优势? 1.建立自动驾驶软件开发流程(CA-SDS)(包括6个关键里程碑和多类研发文档)。
长安汽车自主研发并完成了L3级自动驾驶系统的核心技术开发,拥有所有系统算法的全部自主知识。
财产。
2、完成数万次场景匹配测试和10000公里测试里程。
3、在特定电子围栏内(包括典型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在交通拥堵场景下,有可能长时间脱开脚、手、眼睛,直至系统提示接管。
支持的最高车速为40公里。
/h(系统根据周围环境的安全风险,动态调整交通拥堵情况下自动驾驶的最高速度,可支持最高速度40km/h)。
如果用户在被提醒接管后仍不接管,则将实施风险缓解策略,车辆将减速并停止。
(1)解放眼睛:拥堵情况下,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自动驾驶。
解放了驾驶员的眼睛后,驾驶员可以玩手机或者看车。
手动驾驶模式下有限的娱乐功能允许驾驶员使用。
(2)跟随启停:拥堵路况自动驾驶过程中,系统会实现车辆跟随前车减速、停车、再启动。
停车3分钟内,可自动启动跟随前车。
(3)前车切入的安全处理:拥堵路况自动驾驶过程中,当相邻车辆切入本车前方时,系统自动调整车速,与切入车辆保持安全距离。
4、在特定电子围栏(包括典型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中,当车速高于40km/h时,脚和手会长时间脱开,要求用户监控前方,驾驶员使用过程中可以触发开关。
变道(即驾驶员打转向灯后,车辆自行变道)。
如果提醒接管后用户仍然不接管,系统将执行风险缓解策略并缓慢减速停止。
(1)拥堵向不拥堵过渡:前方拥堵缓解且前车车速超过40km/h后,系统维持车辆速度和转向控制,并提醒驾驶员恢复监控前方道路环境。
状态监测系统确认驾驶员眼睛恢复监测后,将继续在自己的车道上平稳行驶。
(2)安全转弯:接近弯道时,自动调节至安全转弯速度,保持安全行驶。
(3)自动限速:系统自动识别限速信息,并根据设定巡航速度与限速的相对关系,自动将限速设置为目标巡航速度。
(4)驾驶员触发变道:当车速高于50km/h时,驾驶员打开转向灯后,系统监测变道的可行性,并控制车辆自动变道至相邻车道。
转向灯的方向。
变道过程解放了驾驶员的手脚,但驾驶员的眼睛不能离开,需要对行驶环境进行监控。
(5)智能建议变道:当车速高于50km/h,检测到车辆跟随前车并长时间减速(实际速度小于设定速度) ,系统主动提醒驾驶员变道至可用的目标车道。
驾驶员确认后会自动变道。
在变道过程中,驾驶员的手脚将被解放出来,但驾驶员的眼睛不能离开,必须保持对行驶环境的监控。
5、无论低速还是高速,系统都会动态识别驾驶员的状态。
早在2017年,长安汽车就意识到自动驾驶技术的重要性,并开始对自动驾驶进行整体布局和规划。
它开始组建团队并启动开发自动驾驶汽车的项目。
2016年,基于智象平台开发出前向碰撞预警、车道偏离预警等功能原型; 2003年,基于逸动平台开发出自适应巡航控制、自动紧急制动等功能样机; 2007年,基于CS35平台开发出具有自动驻车、高速制动等功能的样车。
具有自动驾驶、自动变道等功能的自动驾驶原型机; 2018年,长安汽车成为首家实现公里级自动驾驶长距离测试的汽车厂商; 2017年,长安汽车实现L2级IACC综合自适应巡航、APA4.0全自动泊车国内量产启动; 2019年,长安汽车实现APA5.0全自动遥控停车系统量产,实现一键遥控停车无忧。
截至目前,长安汽车已掌握10多项核心智能技术,70多项智能功能已搭载在量产车型上,其中超过21项为国内首发。
在自动驾驶领域,长安汽车先后实现中国品牌“七个第一”:率先实现公里级长距离自动驾驶测试、率先实现自动驾驶核心技术APA4.0量产、率先实现自动驾驶核心技术APA4.0量产。
第一个达到APA6。
0高级别自动泊车功能,率先实现核心自动驾驶技术IACC量产,国内唯一获得中美两国智能汽车测试牌照的中国汽车企业,首次公开展示L4级自动驾驶(福州数字中国峰会)。
国内首家实现半开放园区L4示范运营,提供最后一公里出行解决方案。
国内率先开展L3级自动驾驶量产技术测试。
此外,55辆长安汽车还创下了2016年全球首次“最大规模自动驾驶汽车巡游”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荣誉,创造了中国品牌的传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