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智能价签通过“菜脸识别”,节省拣货时间,成为马成零售技术的最佳试验场

时间:2024-05-19 15:57:41 科技赋能

近日,全球知名科技媒体《Wired》杂志对中国盒马鲜生做了专题报道,其中提到,在超市领域,挂链、个性化推荐、智能收银系统不再遥不可及。

今日记者了解到,盒马目前总共拥有32项授权专利。

近年来,技术创新呈爆炸式增长。

过去三年,盒马有超过32项专利正在接受审查。

能够准确识别不同种类果蔬的“蔬菜人脸识别”技术,能够让店内服务员工作效率提升三倍的吊链系统,不仅在盒马门店广泛应用,也正在成为中国的标配。

零售店。

这背后是一支100多人的科研团队。

“我们希望借盒马之力,将更多科技运用到居民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无论是吊链系统、AI视觉秤还是智能电子价签,盒马都成为将这些科技成果带给大众的最佳方式。

“试验场。

”负责人相关说。

“超高科技超市和最先进的配送中心合二为一”《Wired》该杂志以“阿里巴巴发明了未来的超市”(阿里巴巴创造了未来的超市)为题进行了报道。

在文章中,阿里巴巴的盒马描述是:“一个超级高科技超市和一个最先进的履行中心融为一体。

”他评论道:“阿里巴巴在零售领域发挥了最大的变革作用,这也是许多竞争对手纷纷效仿的原因。

”盒马的技术实力可以从他拥有和申请的专利中看出。

据了解,盒马共拥有授权专利32项,涵盖数据信息处理、物流运输、自助结账等系统和领域。

盒马的AI视觉秤技术已与业界共享。

盒马自主研发的AI视觉秤技术,能够真正实现“蔬菜人脸识别”,可以准确识别一种以上的蔬菜、水果、干货、零食等,且识别时间短。

超过0.8秒。

许多消费者经常在散装果蔬区排队称重,而视觉秤可以将这个等待时间节省四分之一,甚至消除排队的需要。

目前,盒马已与大润发、三江等公司共享这项专利技术。

悬挂链条系统是授权专利之一。

在很多盒马鲜生商店里,消费者都可以看到天花板上有悬挂的链条索道,用于将货物运送到后仓库。

这就是盒马为网上订单设计的“高速公路”。

人类和算法通过 8 个环节进行协作。

平均而言,每个盒马商店的分拣员每天至少少走 0 步,但可以完成 3 倍的工作。

作为其中一项专利,盒马的智能价格标签已经上架。

传统的订单拣选流程完全依赖人工操作,拣货员平均每15分钟即可完成一份订单。

有了智能价签,拣货员可以在4分钟内完成拣货。

当产品上架时,智能价格标签上还会有新鲜度提醒。

未来,正面评价也将出现在智能价格标签上。

科研团队近一半由硕士、博士组成。

“未来专利数量会更多,更多新技术会更广泛地出现。

”一位盒马科技负责人表示,除了已获得授权的32项专利和6项软件著作权。

过去三年,盒马有多达3项专利正在接受审查。

据了解,发明专利从申请到授权一般需要2至3年的时间。

盒马提交的专利申请涉及领域广泛,包括数据处理、商业模式、智能硬件等。

新技术需要大量科技人才。

据负责人介绍,近三年来,盒马的科研人员已超过10万人,其中硕士、博士学位占比46%。

负责人表示,新零售的未来愿景不是数字与实体的对抗,而是高科技商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线上线下无缝融合的基础设施。

强大的科研队伍是建设这些基础设施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