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周鸿祎与库克同台畅谈科技未来:不会使用GPT的人将被淘汰

时间:2024-05-19 15:55:52 科技赋能

3月25日,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国务院中心开幕,360(60.SH)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与苹果CEO库克、施耐德电气CEO赵国华共同探讨科技的未来。

周鸿祎发表题为《人工智能与未来》的主题演讲演讲中,周鸿祎展示了人工智能绘图生成的自画像和大型语言模型生成的开场演讲。

他将人工智能的发展分为为三式阶段:人工智障、强人工智能、超级人工智能周鸿祎认为,GPT-4已经拥有超人的能力,拥有真正的智能,“GPT是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其意义超越了互联网和iPhone的发明”,并表示GPT将成为一座“发电厂”。

数据是煤炭。

GPT将把“煤”变成“电”,输送到数千个行业。

,所有行业都值得被GPT重塑。

未来,每个行业、每个企业、每个个人都会有一个定制化的GPT。

周鸿祎认为,中国有能力开发自己的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

他表示,中国大语言模型的技术水平与GPT-4的差距只有2到3年。

目前GPT的技术方向已经明确,不存在不可逾越的技术障碍。

中国应该坚持长远主义精神,奋起直追。

中国在场景化、工程化、产品化、商业化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尤其是在知识标注领域。

我国拥有高端知识人才红利,人工智能培训师将成为新兴热门职业。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将给人类带来诸多挑战。

大型语言模型正在成为黑客的帮手,对数字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周鸿祎表示,他对此并不特别担心。

真正值得担心的是它带来的“大安全”问题。

目前,关于人工智能造成的大规模失业的讨论非常激烈。

周鸿祎认为这正在造成焦虑。

他乐观地看待所谓的“失业”挑战。

他表示,人类的决策、情感、想象力和创造力短期内无法被人工智能取代。

人工智能大模型是人类发明的最伟大的工具。

它们的背后是全人类的知识成果。

他们可以赋予普通人更强大的能力。

那些不会提出问题、不会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人,将来可能会被淘汰。

人们。

周鸿祎认为,制约人工智能发展的最大挑战是能源。

应该用人工智能反向帮助人类解决室温超导、核聚变等问题,帮助人类实现能源自由。

周鸿祎预测GPT6到GPT8人工智能将产生意识并成为新物种。

在GPT-3.5问世时,周鸿祎就预言它将长出“眼睛和耳朵”。

目前GPT-4已经具备了看图片的能力,这初步证实了周鸿祎的判断。

随着GPT进化出“手”和“脚”,它可以拥有通过访问互联网API来控制世界的能力。

未来,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可能实现自我进化、系统自动更新和自我升级,或者指数级进化能力,人类将面临不可预测的安全挑战。

演讲最后,周鸿祎畅想,随着人工智能不断发展,人类将实现数字永生,与先贤对话,更好地传承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