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行业有句话:“病理学家是医生的医生”。
临床医生需要根据病理报告决定治疗原则和后续工作。
病理诊断也被称为所有诊断中的“金标准”。
病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在医学的不确定性中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
然而,病理学作为整个医疗体系最重要的支柱之一,依靠“病理学家+显微镜+病理组织切片”的传统诊断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医学诊断的要求。
尤其是现在诊断密集型疾病日益增多,迫切需要实现病理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化赋能“医生的医生”。
从传统到现代病理科利用数字技术加速转型。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以下简称:中大医院)始建于1935年,其前身是中央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经过87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
是国家“双一流”A类、教育部直属“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医院也是江苏省首批通过卫生部评审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之一。
对于中大医院来说,病理科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病理学家非常专业且训练有素。
他们是组织细胞病理变化识别领域的拔尖应用技术人才。
但工作量大、人手不足。
病理科面临的主要问题。
巨大的工作量不仅让病理学家疲于应对,也没有时间让病理学家进行深入的研究工作。
因此,病理学家通常只能根据经验主观地给出最可能的疾病类型,而没有定量指标。
诊断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延误患者的治疗。
面对病理门诊的迫切需求,中大医院选择与戴尔科技集团、913lu0医疗科技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91360)合作,打造数字化病理诊断私有云平台,让医院实现了传统病理向智慧病理的升级,大大提高了识别组织细胞病理变化的准确性。
与传统的显微镜呈现和观察方法相比,利用监视器呈现病理变化,可以通过像素呈现切片的所有病理生理现象,实现病理数据真正的数字化转换,即从模拟环境到电子环境的转换,充分融合数字病理工作在医疗工作流程中,相关医务人员可以通过网络高效参与、评估和协作,具有高度的透明度和一致性,从而推动病理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快的速度、更强的识别能力和更高的效率。
和协作水平。
通过搭建数字病理诊断私有云平台,提升病理分析能力,利用AI技术分析切片,准确、详细、更合理。
它比显微镜分析更快,并且数据存储可以进行长期预测分析。
此外,它为医生提供实时缩放和多角度视图,以实现多区域测量,避免损伤并减少错误,还可以让医生快速访问患者过去的病例。
数据存储可以进行长期预测分析,不断提高病理诊断能力,提高病理诊断水平。
质量,从而为提高医院整体医疗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网络信息中心主任焦云协办研讨会,加快推进数字病理。
2022年5月,随着中大医院病理科一期实现所有胃肠道活检样本的数字化诊断,这也标志着国内病理数字化发展进入了高速轨道的前列。
在中大医院全数字化病理科上线一周年之际,今天,戴尔科技集团联合英特尔、中大医院、91360公司,共同举办了“中大医院数字病理解决方案研讨会”。
活动现场,来自中大医院、戴尔科技、91360公司以及江苏省多家医院的专家共同探讨了数字病理对于医疗数字化转型的意义,并分享了推动行业数字病理的建设实践。
加快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
戴尔科技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吴冬梅出席活动并就病理科数字化这一重点话题发表演讲。
中大医院病理科主任张丽华在致辞中表示,推广数字病理是解决病理资源供需失衡的关键途径:将玻璃切片转化为数字切片,进而进行数字化存储、数字化诊断。
有利于远程诊断、AI定量分析、病理大数据研究等的发展,从而提高诊断效率,减少漏诊和误诊,解决病理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问题。
张丽华,中大医院病理科主任。
针对病理科如何开展数字化转型这一话题,中大医院信息化部主任焦云分享了全流程、全方位、专业化、前瞻性四点实践经验。
中大医院信息科主任焦云表示,数字病理系统对院内病理四大核心科室(科室申请、生产、诊断、科室内部管理)有详细的管理流程;全面意味着病理应用不仅覆盖医院所有手术室、临床科室、体检中心等场所,还覆盖区域病理、远程会诊等业务,同时向员工和患者开放。
专业化是指通过信息化为病理科提供多种类型的报告格式,实现报告结构化、多类型的专科管理,同时遵循CNAS、ISO15189医学实验室等认证标准;前瞻性的是,可以通过无纸化、全流程追溯、闭环管理、数字切片对接和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
反映。
先用后付费、按需定制的医疗数字化正在走向“轻资产”模式。
如今,数字化转型是每个企业业务发展的必然选择。
然而,一次性投资成本过高带来的资金压力,以及前期经营压力与高投入无法匹配,导致资金利用率低一直困扰着不少企业。
就中大医院而言,按照直接采购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传统私有云建设模式,初期资金成本太大。
同时,需要根据病理科的具体工作情况提前规划云平台资源,低估或高估成本。
由于低估而造成金钱或资源的浪费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如何以合理、低成本构建数字病理私有云平台,成为病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必须解决的挑战。
对此,部分大型医院选择基于戴尔的Flex On Demand(FOD)按需计费服务,以更经济的方式构建更高效的病理私有云平台。
中大医院根据实际病理研究和诊断业务应用的具体需求,签订最低使用量承诺。
同时,戴尔科技还高比例提供了50%的额外闲置资源,先付费,按需定制。
这大大降低了一次性投资和管理运营成本,TCO降低11%。
在后续使用过程中,中大医院每月使用费用不超过2万元,每年运营费用降低23%。
,云平台计算和存储成本降低了25%。
这种模式不仅可以让医院获得本地部署带来的安全感,还具有按量付费公有云的轻资产运营优势。
具体到硬件上,中大医院病理科引进了戴尔VxRail P570F超融合和4节点PowerScale A200数据湖解决方案,构建病理数字化私有云平台。
VxRail超融合基础设施高度集成VMware虚拟化软件,并预配置VSphere、VSAN、VCenter等虚拟化组件,使虚拟化环境部署可在10至20分钟内完成。
Dell VxRail采用Intel? 云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在戴尔科技的帮助下,中大医院成功建立了可靠、高效的病理私有云平台。
在减轻病理学家工作量的同时,数字切片成像也大大提高了识别组织细胞病理变化的准确性。
此外,数字病理诊断私有云平台还统一存储文件并提供检索功能,极大方便了日后的快速访问。
它将数字化诊断与医生诊断相结合,真正实现病理数字化、智能化。
FOD灵活付费方案完全契合中大医院在数字化转型发展过程中的混合云建设理念。
通过私有云的部署和公有云的收费方式,中大医院在病理数字化改造项目中的每月支出与每个月的收入相匹配,帮助中大医院尽快实现全病理数字化改造项目的投资盈亏平衡尽可能。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项目负责人史亚翔尊敬的读者,如果您想更深入地了解中大数字化病理转型历程以及戴尔科技的成功案例,欢迎随时咨询我们,获得更丰富的转型经验等详细的行业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