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高33层的楼盘我买了3次,终于弄清楚了各层的价格分布。
提前了解一下,就不会受苦了。
如果你做出了迷茫的选择,等你搬进去之后再明白就来不及了。
我买过3次房子,总高度正好是33层,但是3次的楼层差别很大。
33层顶层的第一套当时很便宜,但最后因为无法忍受等待电梯的时间而直接出售。
然后我买了第二套公寓。
这次我没有贪便宜,选择了最贵的楼层。
本来以为住贵的就好了,但是迫不及待的搬进去,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接下来的两年里,我生活并研究了高层住宅哪一层住起来最舒服。
2018年我买了第三套房子,简单装修后就搬进去了。
这一次,我由衷地感到自己做足功课后做出的选择比前两次更加明智、更加理性。
33层楼哪一层最贵?去年以来,我所在的一个三线城市楼价屡屡被设定,“地王”纷纷涌现。
可以说,开发商拿地价格一再上涨,好土地却越来越少。
开发商不再愿意建造多层、小高层建筑,取而代之的是高耸入云的高层建筑。
在我们这里,高层住宅拔地而起,蔚为壮观。
最常见的高层建筑基本上都是33层,并不是因为33层不能更高,而是因为国家规定高度超过100米的民用建筑必须设计避难层。
避难层,顾名思义,是在关键时刻使用的,因此在耐火、支撑、抗震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
不花很多钱很难完全满意。
我们普通住宅楼的层高一般在3米左右,33层的总高度为99米,刚刚不到100米。
可以说,这些开发商是经过精打细算的。
虽然高层楼盘的性价比和使用面积不如多层、中层楼盘,但由于资金有限,我买三套房子的时候总是瞄准高层楼盘。
次。
经过前两次模糊的买房经历,第三次买房,我和销售顾问成了亲密的朋友,给他买了两包烟。
我这才从他那里得到了楼层间的价差表。
结合之前两次买房的经验,我终于弄清楚了33楼的价格分布。
总的原则:最贵的楼层是整栋楼高的2/3,也就是22层左右。
单价随着上下层层递减,每层单价下降50-100元/平方米不等。
实际例子:以我的第三套房子的价格为例。
发售前一天,销售顾问给我发了一张差价单,上面列出了每层的房号、面积、单价、总价,一目了然。
。
最便宜的楼层:33楼。
最贵楼层:21层,从22层逐渐递减至25层。
每层单价降低约60元。
27至32层,每层单价下调40元左右。
其中33层的价格直接比32层低了300。
向下逐渐递减:从20层到17层,每层单价降低50元左右。
从16层变为2层,每层单价降低30元左右。
其中,一楼单价比二楼低100元左右。
100平米的房子,总价最高的楼层和总价最低的楼层相差近10万。
老百姓赚钱不容易,一定要擦亮眼睛,明智地花钱。
我们不能像我一样花钱,后悔住在里面直到肠子都青了。
为什么20楼左右的楼层最贵?虽然我们知道公摊很多,拆迁的可能性很小,而且高层住宅小区的容积率还很高,但为什么我们还是选择购买高层住宅呢?原因是,除了像我一样囊中羞涩之外,大家都更喜欢采光时间长、视野开阔、噪音低、私密性好的房子。
如果楼层太高,就会面临夏季气温高、电梯等待时间长、夜间风噪太大、水压低等诸多问题。
选择太低的地板,私密性极差,容易返潮,灰尘高,夏天蚊子特别多。
最麻烦的是,你还会面临下水道倒流的风险。
20层左右,灰尘相对较少,而且不像30层以上那样暴露在阳光下,导致夏天过热。
可以说是通风和采光兼备。
在这样的高度,视野开阔,可以舒适地观赏山景。
往下看,不会感到头晕,也不会产生往下跳的错觉,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
20层左右的楼层具有日照时数有保证、景观丰富、视野开阔、噪音低、灰尘少等优点,常被称为“黄金楼层”。
同样,这样的地板价格也相对较高。
不过,对于很多人来说,其实没有必要急于购买最贵的楼层。
地板一定是越贵越好吗?我是2015年买的第二套房子,当时各地都在去库存,价格很合适,买房的人也没有现在那么多。
所以我买房的时候几乎可以买自己想要的楼层。
我从上到下看了一遍。
吸取了上次贪便宜的教训,这次直接选择了价格最高的21层。
交房后,搬进新家是一件高兴又兴奋的事情。
但住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1、等待电梯时间长。
我的第二套房子有一部电梯和两个房间。
如果我想下楼,电梯正好到21楼,那我就只能等电梯到负1层了,它才上来接我。
如果我赶上早晚高峰时间,而楼上的邻居正好一起上下班,那么到了那里电梯可能会友好地打开,但当我起床时,它会提醒我超载了。
有时它不会停止,我必须等待下一个。
家里的老人来我们家住了一段时间,感觉非常不舒服。
用他的话说,天上不了,地下也上不了。
他整天窝在家里,不想出去。
2、夏季水压不稳定。
虽然我买的房子不是一线品牌,也算是知名品牌开发的社区,但我还是高估了他们的品质。
小区内的水管经常因水压过高而爆裂,尤其是在夏季。
一个夏天它们会爆裂三到四次。
晚上,他们还要提着大水桶下去排队取水洗澡。
住在同一栋楼里,我无奈地看着18楼以下的居民下楼纳凉,而我却要下楼去取水,这让我心里特别不平衡。
3、听不到鸟鸣花香。
在21楼,听不到早晨的鸟鸣声,也闻不到春天的花香。
每天只有呼啸的夜风陪伴着我。
至于第二间公寓,我住在17楼。
早上醒来,我能清晰地听到鸟儿的鸣叫声,非常悦耳。
这才是生活应该有的样子!买房时如何选择楼层?不同的人在买房时有不同的优先考虑,做出不同的选择。
因此,在选择地板时,一定不能只根据成本来选择地板。
您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适合您家人的楼层。
1、开发商、地产商更青睐优质开发商的楼盘。
小开发商的房屋、水管、暖气管质量令人担忧。
后期入住时间较长,很容易出现房屋质量问题、爆管问题,严重影响居住的舒适度。
一套好的房产会给你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一套糟糕的房产可能会让你美好的生活变得糟糕。
2、电梯和老人首选两户两部电梯,其次是三户两部电梯。
不买两户一部电梯,拒绝三户一部电梯。
电梯使用非常频繁,总高度达33层。
每层有2至4户,也就是100多户。
如果电梯拥堵,你平时的心情也会拥堵。
如果家里有老人,不要选择6层以上的房子。
如果电梯停电,连回家都会成问题。
3、照明与噪音 有孩子的家庭一定要注意房屋的照明,这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健康。
良好的采光不仅与楼层有关,还取决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和前面建筑物的高度。
比如我选择的大楼与前面的大楼距离是70米,前面是一栋18层的小高层。
我买的是17楼,采光很好。
不要买靠近马路的房子。
在同一小区内,选择靠近小区的建筑,避免路上车辆的噪音。
4、性价比如果没有看过销售顾问发给我的价差表,我绝对不会知道同一栋楼的不同楼层之间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如果资金有限,建议列出你最看重的三点,然后寻找符合这些要求的楼层。
简而言之,买对的,而不是买贵的。
结论 我已经在17楼住了两年多了。
我在各方面都感觉非常舒服。
我买了三次房子,终于买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楼层。
不过,很多地方的习俗是避开数字4、7、18。
然而,我们这里的数字17的谐音是“升”,意思是一步步变得越来越好。
不知道你的房子买在哪一层。
住在里面感觉如何?欢迎大家留言分享。
33层的建筑应该是比较常见的,不高也不矮,比较符合大家的口味。
事实上,开发商一般有两种选择,要么建造超高层住宅,要么建造中层住宅,基本不会选择低层住宅;这里所说的超高层住宅是指35-50层,很多中层住宅是25-33层。
低层住宅为十层及以下。
33层左右的中层住宅,哪一层最贵?每层房屋的结构基本相同。
除朝向、户型、大小不同外,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看似差别不大,但还有很多路要走!我们先来看看: 1、对于不同售价的33层住宅,开发商一般每层的注册价格都不同!也许我们从售楼处了解到的是平均价格。
事实上,并不是每个楼层、每个户型都按照平均价格出售。
通常底层和顶层的价格是最便宜的,这可以反映在开发商房产的注册价格上。
从9楼到3楼,价格会呈现下降趋势。
每降低一层,价格降低50-100元/平方米;从10层到20层,价格会呈现上涨趋势。
每升高一层,价格就会呈现上涨趋势。
从20层到28层,价格也呈现上涨趋势。
从29层到31层,价格呈快速下降趋势。
到了32/33层,价格会下降。
掉很多。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开发商定价最贵的楼层是25层左右,那么为什么25层左右是最贵的呢?原因有很多:(1)视野很好,比较舒服。
大城市里,到处都是房子、汽车,人流量也很大。
25层几乎有70到80米高,会给人一个新的视角。
一些老旧住宅楼的高度只有20至30米,25层以上和以下楼层的视野有保证;如果你的阳台视野被其他楼层挡住了,你会有一种很沉闷的感觉。
(2)采光充足、空气好的房子,一定要有充足的采光!采光不好的房子住起来会很暗,住久了会感觉昏昏沉沉的。
高度在25层左右,采光基本没有问题。
避免了老房子的遮挡,也不会被小区内的花园遮挡。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空气相对比较好。
大城市肯定会有一定的噪音、交通和人群,也会有大量的灰尘。
25层基本避免了灰尘层,空气就会得到保证。
(3)有安静的居住环境。
如果住的楼层较低,电动车的喇叭声会很清晰,会影响睡眠。
25层左右,楼下的声音基本听不见,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相对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在追求品质生活时,安静的居住环境尤为重要。
因此,33层左右的中层住宅最贵的是25层左右。
还有很多好处,远远超出上面列出的优点。
如果有能力,可以买更好、更贵的东西,这样以后的生活就可以过得更舒服。
目前,新开发的楼盘大多为33层。
哪一层最贵?比较同类型同朝向的公寓,更笼统的说法是天空层和底层(底层和顶层)最便宜,中层最贵。
如果细分的话,天空层和地下层一般为2至6层,26至33层,而底层(2~6层较便宜的主要原因是建筑物采光较差。
如果层与层之间的距离较远)建筑面积小,被植被、绿化遮挡,采光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同时底层蚊虫较多,湿度比较大,影响景观的观赏。
再看阳台,大部分被地板、植被、绿化所覆盖,此外,底层也受到噪音干扰,对家庭生活影响较大,虽然顶层(26层至33层)噪音干扰较少,不受噪音影响。
受上面住户的打扰以及上下电梯时,比较安静,不受蚊虫和湿气的困扰,景观视野开阔,但顶层夏天很热,冬天则很热。
很冷,而且节能效果不是很好。
即使采取保温措施,居住体验与低层住宅相比仍然一般;如果开发商顶层不采取防水措施,很容易出现渗水、裂缝等情况。
,那真是惨不忍睹,还不包括停水停电对生活的影响。
所以顶楼还是比较便宜的。
除去天空层和底层后,7层到25层的价格更贵。
中层没有低楼层的缺点,也没有高楼层的缺点,但有高楼层的优点,包括噪音干扰少、视野开阔、采光好。
空气好等,7到25层之中,楼层越高。
,单价。
越贵。
其实严格来说,楼层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很明显,但确实是天楼和地楼比较便宜,中层比较贵,而且中层越高越贵。